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基本属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央视推出又一大型纪录片《超级工程II》,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展现了中国的五大“超级工程”:珠港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如果说,《舌尖》带给我们的是味蕾刺激和人间温情,那么《超级工程II》则带来更多的是视觉冲击和科技震撼。
材料一 2016年国庆期间《超级工程II》再次来袭,片子主题就盯四个方向:路、桥、车、港。从立项到调研、拍摄、再到后期制作,都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但如何超越第一季,玩出新花样?主创团队进行了周密的设计:采用国际化语态,用全系列的视角站在第三方中立客观的视角上去审视和纪录事物,这样更客观,更容易让人信服;做大数据可视化的尝试,采用后台编辑的海量数据计算。做了《中国的用电分布图》《中国66万个最基础行政单位的分布图》等不到十张大数据图示;另外,这次大量的采用了航拍等技术,通过航空摄影、水下摄影、特效摄影、动画合成等多种视觉表达方式,力图给观众带来新体验。看完之后,你会发自肺腑地叹一声:It′ so cool(太酷了)!
材料二 总导演李炳接到拍摄《超级工程》任务时就确定《超级工程》要反映的是中国现在的科技成就,要给予的是视觉冲击和科技震撼。拍摄思路是“咱有事说事,牛不牛那要看亮的家伙怎么样。所以片子里大家就别想看潸然泪下的场景了,全片拍得都是干货。”但如果都是单纯地叙事,直接的介绍技术,又会“干”的有点噎得慌。于是该片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参与“超级工程”建设的普通人,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情感和梦想,鲜活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和付出,使得这一部科学工程题材纪录片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相信这部纪录片既能将给海内外观众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又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中国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角度分析说明《超级工程II》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知识分析说明《超级工程》的摄制思路。
(3)作为高中学生,请你从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民族精神两个角度为《超级工程》宣传设计两条广告语。
2017-02-08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云南昆明第一中学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四次一轮复习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