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2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为讨论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所作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共识,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这说明(       )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20更新 | 6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多校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联合考试(一模)政治试题
2 .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创作的一部政治理论著作,书中首篇文章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调查研究的“五字诀”,即“深、实、细、准、效”。当前,为贯彻落实二十大要求,全党要以“五字诀”为重要遵循,大兴调查研究。下列对“五字诀"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深”——深入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
②“实”——作风要实,办实事,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准”——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④“效”——要见实效,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漫画:“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他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到阳光。”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

①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促使事物向有利方面转化
②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促使事物向有利方面转化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④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复杂多样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03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一模政治变试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诗歌,是诗题和诗句的统一体,“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有些诗歌是即兴而作,诗人有感而发,赋诗之后再为其立一标题,有的诗歌则是因题而起,诗人先定立诗题,然后围绕题目构思诗歌的格律和内容,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知识,分析“赋诗”和“立题”之间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哲理与右图漫画寓意最吻合的是(       

作者:郑辛遥
A.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C.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D.矛盾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2024-02-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近年来,针对太湖流域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国家水利部根据水量调度工作机制方案建设“引江济太”工程,以丰补枯,增加流域水资源供给;以动治静,抑制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改善流域水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引江济太”工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问题,调度方案取得成效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

③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推进太湖流域水治理

④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这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4-02-08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一模政治变试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与人文传统、人文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发现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这需要人文底蕴的涵养。中国科学院在“中国天眼”2021年重要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一段来自宇宙深处的“声波”触发了人们的想象与思考,科学与人文产生了奇妙的碰撞。事实上,从发现引力波到“看到”黑洞,从古生物探秘到现代基因突破,剖开层层专业术语就会发现,科学研究在增进人们知识的同时,还是人们认识世界、理解自身的桥梁。

艺术人文并不妨碍科学研究,往往还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许多科学家也是优秀的作家或艺术家。如今,现代学科高度分工,在科学、艺术两方面均取得高成就难度很大,可很多科学大师依然热爱艺术。爱因斯坦曾这样阐述艺术和科学的关系:音乐创造和物理研究的起源不同,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未知的探求。

当前,我们正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探索未知奥秘,攻克“卡脖子”难题,都需要促进科学与人文融合。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应如何处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材料二   “空间站全面建成”,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三十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其中“神舟十五号”任务是202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六次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神舟十五号”任务既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你对“‘神舟十五号’”任务既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的理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不断升级的过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供给侧和需求侧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促使供给更充分地满足升级的需求、需求更高效地引领供给升级,形成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相互匹配、动态平衡的局面。

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压力之一就是需求收缩,只有通过扩大内需,促进供需平衡,才能稳住宏观经济大盘。针对我国中长期扩大内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供需平衡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纲要》出台的必要性。
9 . 价格上涨、服务打折、体验下降……一段时间以来,共享经济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用户消费痛点日益显现,引发了不少争议。作为新的经济形态,共享经济不能故步自封,应强化精细化运营理念,重视消费体验、推动模式创新,平衡好用户增量和发展质量的关系。上述材料对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启示是(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看待共享经济的发展
②在彻底否定旧的经营策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新
③应积极分析和把握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共享经济的内部矛盾是实现其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在东北考察时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材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②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二者相互联结
③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面对复杂事物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又要兼顾次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