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11月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为安理会成员常驻代表准备了一份纪念品——鲁班锁(图),并向外宾们介绍道:“鲁班锁就像和平一样,拆开容易组装难,破坏容易重建难,贸然下手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它也像安理会当前面对的难题,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采用科学方法,保持耐心信心,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中方期待安理会成员、广大会员国像各班锁的各个部件那样,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安理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鲁班锁,也叫八卦锁,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工匠鲁班为考教幼子而发明的一个榫卯式益智玩具。传统鲁班锁由六根木条组成,十字立体拼插,内部凹凸咬合,完全是靠自身的结构连接支撑,外观严丝合缝,可拆可装,看似简单却变化无穷无尽,在阴阳卯合、榫卯结构的穿插中,蕴藏着“和而不同”的君子思想,蕴含满满的“东方智慧”。

随着时代发展,鲁班锁从“六子联方”到六十多根木条组成,从选择紫檀、花梨、酸枝等名贵硬木为材质,到采用嵌银丝、雕花等工艺……穿越千年的东方魔方正形成文化大产业,焕发新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和文化的知识,谈谈“东方魔方”的魔力所在。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中国代表的介绍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
2024-01-11更新 | 869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以来的十年,面对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党就必须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今天为什么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3 . 2023年春节期间,某电视剧爆火激起了网友的“二创”热情,部分网友未征得剧中演员同意,使用AI换脸技术把其照片,经过深度合成算法处理秒变《熊出没》主人公。从而获得较高流量,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技术进步,有些技术侵犯人身权利应禁止
B.要着重看待AI技术的潜在风险,做好预案,避免类似问题产生
C.保持创新创作热情,可使人类的期望通过技术进步全部变为现实
D.在技术运用发展中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让技术真正造福人类
2023-09-2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素养测评政治试题
4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但也要要看到黄河保护治理形势的复杂和严峻。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量十分有限。黄河流域又被称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但开发模式相对落后,造成水资源过度开发,产业结构倚重倚能,部分地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风险隐患较多。材料中运用的辩证思维方法有:(     
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坚持整体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明中国力量

【传承文明】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成为热门“打卡地”。然而,不少人对考古缺乏了解,有的以为考古就是“挖宝”,有的认为考古离自己很远。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把考古现场变为“大众课堂",开展别开生面的“模拟旧石器考古发掘”公众考古活动。考古人员在马圈沟遗址前的广场空地处,模拟预埋两处古人类文化遗址,把参与者分为考古队和社会公众队两组,各挖一处。考古队基本复原了模拟遗址的原始状态,现场的“火膛”和大块石头,让人能构建出古人类生火、打制石器等场景;社会公众队虽挖出一批模拟打制的石器,但模拟遗址的原始信息基本被破坏。考古专家称:“考古不仅仅是土里‘挖宝’,还要获取遗址的全面信息,应按照旧石器考古发掘方法来操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把考古现场变为“大众课堂”对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

【复兴文明】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向往统一、天下一家、同源共祖的历史认同观念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进程,各民族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铸就了连续不断的中华文明。

1840年鸦片战争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遭遇了难以疼续的深重危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上创造了新的更大辉煌,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改造,为中华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华文明遭遇深重危机仍能焕发强大活力的原因。

【发展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强,连续组织实施莫高窟、长城、大运河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的修缮、展示、阐释工作,文物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测量历代长城总长度21196.18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058处,中国世界遗产56项,浙江良渚、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等一批重要遗址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余项文物出入境展览成为中外人文交流“国家名片”,40余家文博机构赴24国实施44余项联合考古。

2023年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贺信中指出,中国愿在联盟框架下,同亚洲各国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围绕“保护文化遗产,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9-0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检测政治试题
6 . 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材料一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湿地保护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并开展相关执法检查。202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


(1)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结合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知识,谈谈应如何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2023-09-02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必须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合作。这是因为(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分析矛盾普遍性               
④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5更新 | 168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模式表现出“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治理不力等带来的后果,虽然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是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千年智慧,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科学认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由。
2023-08-17更新 | 122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超市购物小票作为购物凭证有一定用处,但网络上有传言称,购物小票中双酚A严重超标,这种物质有极大的致癌风险,因此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长时间接触,尤其是手上出汗或有油的时候。其实,每克小票中的双酚A含量仅为0.0139g,消费者一天接触几张购物小票,致癌概率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要认识到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要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要抓住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消除不利的联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体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