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7 道试题
1 . 近期公布的《海北州传统村落创建和保护发展工作方案》指出,在坚持“保护优先、发展利用,规划引领、分类施策,活态传承、突出特色,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现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全州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发展利用的目标任务。这说明(     
①以点带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保护传统村落的关键
②传统村落是人们的精神故乡,应尊重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③保护和发展利用传统村落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现了以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3更新 | 704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西画指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西画包括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铅笔画等许多画种。传统的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画竹,几枝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西洋画则不然,凡物必有背景,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

西洋画注重透视法,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竟同真物一样。中国画则不然,注重意境,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

国画大多以黑白色为主,以单一的墨水来绘出一整张画。国画擅长以黑白两种颜色相搭,虚实结合,以有限的物质激发观者无限的想象,给观者带来十足的精神享受,这就是国画的魅力所在。

当代画家在厚重的中国传统绘画的浸润下,借鉴西画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无数绘画佳作。



(1)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分析正确区分中国画和西画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想象的知识,说明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2024-01-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中)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五)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个人如此,国家亦是如此。

材料一   由于公共资源的稀缺性,人们为了获得某种安全感,或为了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都会倾向于过度使用该公共资源,从而导致公共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损害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倒如,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而疯狂囤积物资,结果是整个社会出现物资的“虚假短缺”;为了享受高速免费政策,很多人纷纷通过高速出行,结果发现大家高速公路变成了蜗牛公路;一些经济实体为了自身安全或利益,把废弃物排往公共区域或公共空间…….这些现象概括起来就是“公地悲剧”。

材料二   当前,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冷战结束后,美国追求绝对安全,四处出击,成为全球动荡之源。基辛格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对一个国家而言的‘绝对安全,,就是其他国家的‘绝对不安全’。”与美国相反,我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1)“公地悲剧”实质上是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的问题。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说明政府应当如何预防“公地悲剧”的发生。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批判美国的“绝对安全观”。
4 . 灯泡的发明曾被认为是骗局、外科消毒法曾被人们拒绝、疫苗刚出现时曾受到抵制……今天,它们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还在不断更新。材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联结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 . 202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行满10年。10年来,一揽子开创性政策相继推出,一系列突破性实践深入开展,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上海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要遵循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到特殊性的认识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政治试题
6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曾在“之江新语”写下《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文章,“深”要深入群众;“实”是作风要实;“细”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准”要善于分析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对调研成果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见实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用创新思维提出的解决办法具有独特性        ②“细”要求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整体”
③调查研究工作要“准”要运用矛盾分析法        ④“深”使得调查研究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4·四川自贡·一模
7 . 城市生活, 既需要整洁有序的环境,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商务部号召加快试点建设便民生活圈,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找到城市形象的“面子”和市民需求的“里子”之间的平衡。这体现出(     
①求真务实精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②抓住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城市治理问题的关键
③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实现城市“面子”与“里子”的平衡
④城市治理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3-12-19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普高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试题
8 . 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同志根据战情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取得四渡赤水战役胜利的关键因素
②四渡赤水战役把握矛盾的同一性促成了矛盾的成功转化
③前几次战斗的失败是取得四渡赤水战役胜利的必备条件
④防止战役向不利的方面转化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进入新时代,我国以更大力度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得到“不一样的收获”。以下劳动教育活动与相应哲理依据分析正确的有(       
①组织学生田间插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奖励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关键部分统率整体
③举行厨艺比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开展油面筋新制法试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今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推动东北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意见》指出,东北地区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要坚定信心,充分发挥东北比较优势,推动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论证上述《意见》的正确性。

材料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东北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某班政治学习小组搜集了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和讨论。

发展定位:全面对接东北全面振兴国家战略,聚焦推动东北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践地等四个发展定位。

生态优先:以绿色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探索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旅游发展相统一,使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

◆协同发展: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协同实施,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提升东北地区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为推进新时代东北地区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2)根据以上内容,阐述东北地区应如何通过系统优化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