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课外阅读。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部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1.概括文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
2021-09-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抽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2 . 读句子,完成练习。

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1.这句话写出了“我”_____________的心情,作者把这种情感融入到了具体的_____________之中。
2.用上这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写写你心情不好时的情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8-2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理解

汤姆预演绿林(节选,有删改)

就在这时,树林里绿色的林荫道上隐隐约约传来一声锡皮玩具喇叭声。汤姆迅速地拖掉上衣和裤子,把背带改成腰带,拔开朽木后面的灌木丛,找出一(     )简陋的弓箭,一(     )木片的剑和一(     )锡皮喇叭。片刻之间他就抓着这些东西,赤着脚,敝着怀,跳出去了。他很快在一棵大榆树底下停下来,也吹了一声喇叭作为回应,然后踮着脚警觉地东张张西望望,他瑾慎地——对想象中的同伴说:

“稳住,好汉们!听号声再行动。”

这时,乔·哈帕出现了。和汤姆一样,他精心装备,轻装上阵。

汤姆(     )喊道:“站住!来者何人,来经许可,竟敢闯进谢伍德森林?”

“我乃皇家卫士戈次勃恩的至友,走遍天下,所向无阻。你是何人,竟敢——竟敢……”乔·哈帕(     )地大喊。

“竟敢口出狂言,”汤姆说。他是在提示哈帕,因为他们全凭记忆,在背这些话。

“你是何人,竟敢口出狂言?”

“我吗?我乃罗宾汉是也,你这匹夫马上就会知道我的厉害。”

乔·哈帕(     )地说:“哈哈!这么说来,你真的是那位名扬四海的绿林好汉喽?我正想与你较量较量,看看这林中乐士归谁所有。接招!”

他们各持一把木片的剑,把身上多余的东西都扔到地上,两人脚对脚呈对峙(zhì)状站立,开始了一场“两上两下”的酣战。

1.请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三个错别字,分别抄写并改正在下面的图形里。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3.选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描写;第二到九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描写。(填序号)
A.语言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4.请细读选文,把下列表示神态的词语选填进文中的(     )里。(填序号)
A.兴致勃勃                 B.气势汹汹                 C.故作镇定             
5.同学们,你小时候有没有做过类似的游戏或其他游戏?想一想,简单地把你做游戏的过程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01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理解。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圆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又是怎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正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块亮光,好像是太阳光,于是他放下风筝线朝它摸索着走了过去。他把肩和头从一个小洞中探了出来,竟看见宽阔的密西西比河正从下面滚滚流过!如果碰巧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也就找不到这条通道了。他又讲述了他怎样回去找贝琪,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而她却让他别拿这些无聊的谎话来烦她,因为她很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他还讲了自己如何费尽口舌说服了贝琪,当她摸索着爬到洞口,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时,怎样兴奋得不得了,简直就要高兴死了。他还说自己怎样先爬出洞口,然后又帮助贝琪爬了出来。他们是如何坐在那里高兴得大声哭了起来,一些人怎样乘着小船打那儿经过,他俩又是怎样呼喊着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遭遇。他也描述了起初这些人如何不相信这荒唐离奇的故事,因为他们说:“你们是在河的下游。离那个峡谷里的山洞有五英里远呢。”然后他们就将他俩扶上船,划到一户人家,给他俩吃了晚饭,让他们歇息了两三个小时,随后便把他们送回了家。

1.这段文字选自美国作家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__》。
2.同样表示“说”的意思,选文中出现了多种表达。请至少再找出4种写在横线上。
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汤姆的历险过程。
冒险探路,找到出口→(      )(      )
4.你觉得选文中的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至少写两点)
5.读完整本书,我们知道汤姆还是个热爱自由、有正义感的孩子,请分别结合事例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