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法布尔的故事

       )蟋蟀的住宅(       )是法布尔写的(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有一次,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他全然不觉(jiào     jué)察。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在普温斯教(jiào     jiāo)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下地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仍看他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一天的功夫,就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zhònɡ   zhōnɡ)了邪!其实法布尔是在                )。

法布尔活了90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十九世纪有名的科学家。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3.给第三自然段的横线补上合适的内容,写在横线上。
4.文中写了法布尔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什么问题?请你动脑筋自己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学习成果监测语文试卷(一)
2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木偶戏(节选)

布袋木偶产生于明朝。因布袋木偶头部连在布袋上,艺人用手伸入布袋内操纵木偶,故称“布袋戏”。明清至今,流传于闽南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布袋木偶是把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表演时,艺术家把手伸进这布袋型的衣服里,食指套进木偶头腔内,大拇指和另三个指头套进左右两个衣袖里,靠着灵活自如的手指掌控,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经典传统剧目有《大名府》《雷万春打老虎》等。布袋木偶分为泉州的南路和漳州的北路两大流派。

关于布袋木偶的起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明代嘉靖年间,泉州有秀才,姓梁名炳麟,因屡试不第,颇为灰心。这年,他再赴省城福州会试,问卜于九鲤仙公庙,当天晚上梦见仙公执其手,题上“功名在掌中”五个字。梁炳麟醒后,以为神明指示有“掌握”和“易如反掌”之意,不料再次名落孙山。梁秀才认为神明戏弄自己,遂断绝仕意,以其满腹文史知识为材料,在乡里说书为生。一天,他偶见提线傀儡戏的演出,略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掌代线操作,而木偶操作更见灵活。梁炳麟于是用裨官野史的记载编造戏文,演于乡里之间,以抒胸中愤懑。但读书人的脸皮薄,他又采用“隔帘表古”的形式表演,也就是隔着帘幕,做有表演性的说书。孰料就此轰动,到处争相聘演,声名鹊起。梁炳麟这才悟出神明所示“功名在掌中”之意,而俗称“布袋戏”的掌中戏也就流传了下来。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1)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
(2)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                              (         )
2.从文中找出布袋戏是怎样表演的?用“ ”画出来。
3.文章第1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木偶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说说你对“功名在掌中”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什么问题?请你动脑筋自己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习成果监测语文试卷(一)
3 . 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作者)写的《北京的春节》一文。“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的“又”字让你想起前文中还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春节期间的高潮。
2.文中画“        ”的部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元宵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3.画“      ”的部分中,“一律”“清一色”“通通”等能否替换成“都”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所属名著分类。
林冲        贾宝玉     诸葛亮     宋江          孙悟空
林黛玉     唐僧        吕布        鲁智深       曹操
《水浒传》:__________《红楼梦》:_______
《三国演义》:________《西游记》:________
2022-10-2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学习成果监测语文试卷(一)
4 .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选自《燕子》)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拢(        )          平添(        )       生趣(        )
2.选文中的“赶集”是指(          )(填序号)
A.各种花开、草木长叶的景象。B.人们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3.选文中轻风、____、柔柳、____、草、叶和____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2022-10-07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学习成果监测语文试卷(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课内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话题转换B.表示语意递进C.表示解释说明
3.文段运用了什么样的句式开头?说说这样开头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1.选文是《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故事的________(起因   经过   结果),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明普罗米修斯坚强、勇敢、永不放弃
B.表现普罗米修斯倔强、固执己见
C.表明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D.表明普罗米修斯敢于坚持正义
3.将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日夜”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变化的句子和描写江面景象变化的句子。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多,心情_________,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