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3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课外拓展。

如果你被原谅过

①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她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亲爱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为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事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

②当天晚上,返回旅馆之后,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伦敦三年,她在英国兼职打工,也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③第一天上班,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要松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撞倒了杯子,“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④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原以为顾客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女儿,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女儿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⑤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这静谧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1.“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女儿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如果你被原谅过”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④段分别记叙了什么事情?是采用什么顺序记叙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写道:“此刻,在这静谧的夜里,我眼眶全湿。”为什么“我”眼眶全湿?
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2 . 现代文阅读

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 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 光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③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簌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

④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 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⑥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⑦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而来。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⑧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有一幅 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 下,屋中桌 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 编织毛衣。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他们默默相伴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 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终无语,竟是最深情时。

⑨读唐诗宋词,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⑩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 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1.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至少答出3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第④⑤段的“好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素颜如雪”为题,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举一例简述你心目中的“素颜如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真题

3 .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   表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②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③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④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⑤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⑥“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⑦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⑧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⑨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⑩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眷顾   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店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怂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让女店主感到“走运”的事。
①遇到了懂得自己心思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⑥自然段是对女店主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女店主__________的心情。
5.㉔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我”歉疚的是“____________”;“我失落的又是_______________
6.短文写女店主,却多次写到了那棵香樟树,结合文章内容想想两者之间的联系,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你觉得什么是“走运”,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9-11更新 | 161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2023六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冰雪人民币

她在冰天雪地里提着包等出租车。一辆一辆从她眼前开过去的车都没有空车标志,这样的天气打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

她在几个人的争夺中胜出。

拉上她的司机一开口,她就听出他是郊区农民,车上还散发着浓浓的烟味和汗味混合的气味。放在平

时,她一定会换一辆车。

冰雪阻碍了车的速度,车用了比往日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

她以要投诉车内气味为理由少给司机10元钱,司机和她激烈争吵了10分钟。

她像一个受害者又像一个获胜者。

车在冰雪中继续爬行。

一种快感让她感到轻松。轻松时刻她才发现她的包随着被她骂的司机走了。

她呆住了,包里的人民币有10万元!

她找到她能找到的所有人,别人说你没记住车牌号光凭气味恐怕是找不到了。想碰碰运气,可以站在原地等。

夜比以前任何一天早来了许多。冰雪几乎要把她变成冰雕。

一道光柱熄灭,真的有辆车在冷得透不过气的夜里停在她面前。车门里飘出她熟悉的气味。

司机递给她的是她的包,包还是那么沉。

她冻僵的手从包里颤巍巍地抽出一沓人民币给司机。

司机不要。她的眼泪流出来,在脸上结成了冰。

司机向她伸出手:“你把刚才少给我的10元钱还给我。”

雪又下大了。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以“冰雪人民币”为题,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A.这样的天气打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车门里飘出她熟悉的气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塑造出租车司机的形象运用了什么方法?请任选其中一个相关语句,谈谈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465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22 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与欣赏

重识钱江潮

张抗抗

大潮出现的时候,远远一条闪亮的白线,在江的下游缓缓向上游平移,像是一根测量地平线的银尺。猜想钱塘江水原本顺流而下奔涌入海,一江清泉进了东海,搅出些咸味,心生悔意,像是嫁出去的女儿,在婆家待得烦闷厌气,夜夜思念自己的出生地,每日总要挤进杭州湾口的喇叭筒里,回头来探访母亲。都说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海水与江水的混血儿,却生出些叛逆的性情,偏要一日两次折返西行。因是逆流而上,江道渐窄,水和水就一滴滴纠缠、一层层叠加,满怀再生倒走的狂热。

银线渐近,传来隆隆的吼声,豪情万丈;望得见潮头上你追我赶的浪花,溅起白色的水雾,如同一排并肩行进的火车头,齐齐喷着蒸汽,步步逼来。更近,忽而变成了一大群白色的野马,从左岸到右岸,密集得没有一丝缝隙,脚踏洁白的雪地雪原,义无反顾地朝着上游奔腾……此时脚下的江面却是出奇地安宁,柔情万种地静静守候,只等那威武健硕的壮汉投怀入抱的那一刻,以大海覆盖了江河的身体,江海相遇的激情,掀起翻江倒海的排浪。它们拥抱热吻之时,雾凇雪涛银妆素袍壮美华丽,一瞬间从你脚下哗然而过,只顾往前奔去,身后扬起黑烟黄尘,一片污泥浊浪泥沙俱下。

原来,这日日溯水而上的钱江潮,奔腾的动力不在海中,而是来自高远的天穹。月亮才是操纵着它命运的神灵,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上恋人。

潮头跃过,再看岸边脚下的围堰,一块块巨大的花岗条石,竖着插入堤岸,一层砌一层呈阶梯状,铜墙铁壁一般坚固,好似一道隐入水中的百里长城。历史上,塘堤一次次修筑一次次被潮水冲垮,海水倒灌为患一方,统领修塘的官员无颜见父老乡亲,曾有多人自愿投水殉职。在一代代海宁人的血肉之躯上,鱼鳞石塘终于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建成,从此将万钧之力的钱江潮锁于江中。这石塘有多厚重坚固,就知大潮的力量有多威猛。

出了盐官的观潮亭不远,十余里江堤通达顺畅。车子很快追上了刚刚经过盐官的潮头,赶到了潮头之前,人与潮水并行,保持同一速度,或前或后,亦步亦趋。江风吹来,洒开细碎的水珠,身上头发上都是潮水的湿气;左侧是起伏的江面,身子像被潮水整个托举起来;海水急剧地向前推进,一丈一丈地吞没了江水,如一艘所向无敌的巨轮,在水上冲锋陷阵。侧望老父,竟是一副如痴如醉的神态。那一米多高的水墙,横着移动推进,起起伏伏,潮过之后,在江面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漩涡。这一场海水企图置换江水的搏斗,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直至六和塔下,气数用尽才见胜负。

(选自《浙江日报》,有删改)

1.选文中,杭州湾口是什么形状?(     
A.半圆形B.喇叭形C.三角形D.正圆形
2.第4自然段中“海水倒灌为患一方”这一现象结束的是什么时间?(     
A.明朝万历年间B.清朝雍正、乾隆年间
C.民国时期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3.选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A.由近及远B.从上到下C.从左到右D.由远及近
4.下列句子中,与“大潮出现的时候,远远一条闪亮的白线,在江的下游缓缓向上游平移,像是一根测量地平线的银尺”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潮头上你追我赶的浪花,溅起白色的水雾,如同一排并肩行进的火车头,齐齐喷着蒸汽,步步逼来。
B.一块块巨大的花岗条石,竖着插入堤岸,一层砌一层呈阶梯状,好似一道隐入水中的百里长城。
C.海水急剧地向前推进,一丈一丈地吞没了江水,如一艘所向无敌的巨轮,在水上冲锋陷阵。
D.这一场海水企图置换江水的搏斗,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直至六和塔下,气数用尽才见胜负。
5.有人认为,“一瞬间从你脚下哗然而过,只顾往前奔去”这句话中的“哗然”一词用得十分巧妙,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哪个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438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与欣赏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她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黄河的汹涌奔流,也不像长江那样逶迤绵长,她很小很小,总是静静流淌。有时她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有时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波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极了。

早晨的小河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事物。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一切都显得那样有生气。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吹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夜晚的小河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圆圆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风儿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了。 

家乡的小河啊,在我的心中,你真美!

1.小河在早晨是怎样的?(         )
A.活泼B.可爱C.迷人D.安静
2.“她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3.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A.空间顺序B.时间顺序C.逻辑顺序D.事情的发展顺序
4.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
A.早晨的小河是迷人的。B.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C.她很小很小,总是静静流淌。D.家乡的小河啊,在我的心中,你真美!
5.“圆圆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句子运用什么修辞?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画横线句子中“生气”是什么意思?请你也用它写一个句子,词语的意思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会第一段画“﹏﹏﹏”的句子的描写方法,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喜欢这条小河吗?联系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1更新 | 402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荆赞》,完成练习。

荆赞

①我爱游西山,尤其爱在炎夏游西山。当你刚走进山区,便有一股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这香气来自哪里?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它来自一种并不引人注目的灌木。这灌木一丛丛、一簇簇,到处都是。荆的枝条挺拔,枝叶茂密;它的叶柄长,叶面呈掌状分裂。荆有一股略带辛辣的浓烈香气,闻了使人陶醉,每次游山归来,荆的余香总是缭绕不散。

②荆,不但给人以香,还给人以甜。炎夏,正是荆花盛开的季节。满山荆花满山香,招得蜂来蝶往。这是放蜂的好季节,蜜蜂所采的荆花蜜洁白如乳,香甜可口。荆花蜜的采制当然有蜂的     ,可也不能忘记荆花的     啊!

③荆,可以说它浑身是宝。它的枝条细长而柔韧,可以用来编篓。它的籽可以入药,主治风寒感冒、胃气不和等症。就是它的叶子,也是制造蚊香的一种主要原料呢!

④荆,具有预强的生命力。它见缝插针,悬崖陡坡,山巅谷底,都有它的立足之地。它不怕晒,不畏寒,不惧贫瘠和干旱。它生机勃勃,代代繁衍,在数量上,它也占了山区灌木中的大半。

⑤荆,是很有一点儿精神的。它不用人播种,不用人浇水,不用人施肥,不用人剪枝,却给人以香甜,以枝叶,以自己的一切。荆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礼赞吗?

1.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第②自然段的横线处。
A.功劳 B.劳累 C.功能 D.辛苦
2.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短文的过渡句是(        
A.荆,不但给人以香,还给人以甜。
B.荆,可以说它浑身是宝。
C.荆,具有预强的生命力。
D.荆,是很有一点儿精神的。
3.短文第③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分别写了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想象画面,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荆的精神值得我们礼赞,请谈谈你对这种精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385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草原》《2丁香结》练习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珍珠泉》,完成习题。

珍珠泉

吴然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xiānɡ)嵌(qiàn)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jué)草,那悄悄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蕨草宽大的叶片,有的能拂到水面,花儿们却只是静静地投下自己的影子。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难道是有许多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水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为去追一只小鸟,或者忙着扯路旁的一朵小花。   

(选自《和花朵说悄悄话》,有删改)

1.文中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什么?(       
A.一堆石头B.一座房子C.一眼清泉D.一座小山包
2.人们为什么给这眼清泉取名为“珍珠泉”?(        
A.因为泉底有许多美丽的珍珠。B.因为潭底冒出的水泡似珍珠。
C.因为泉水清澈得可以看见珍珠。D.因为泉水像珍珠一样宝贵。
3.第2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青褐色的石头、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A.为了说明珍珠泉水很凉。B.为了说明珍珠泉水很脏。
C.为了说明珍珠泉水很深。D.为了说明珍珠泉水很清。
4.请找出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390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 》《2走月亮》练习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飘香的生命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段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人心脾             (  )零             (  )
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补充成语。
(    )醒悟                           激荡(   )
默默(    )                           (    )之门
4.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和“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22更新 | 1938次组卷 | 29卷引用: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

香椿树上的鸟巢

汤湘华

①那时,乡下的飞鸟很多,世椿家那株特别高大的香椿树竟招来了一些喜鹊,更奇怪的是还招来了越来越多的乌鸦。喜欢玩弹弓游戏的小世椿怎么也舍不得用废纸卷成的子弹打那些个飞鸟,他对小伙伴说:“都是可爱的小生命呢,小鸟没了,它们的妈妈会哭的。”

②民间流传喜鹊是一种吉祥鸟,它喳喳的叫声对庄户人来说是欢快的、悦耳动听的,甚至还会产生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繁殖的时候,那些可爱的喜鹊不辞辛劳,一趟趟衔来枯枝、烂泥,在香椿树上筑巢。第二年又总是重新筑巢,再孵化新生的一代。就这样,香椿树上的鹊巢越来越多。

③而那些令庄户人(憎恶 讨厌)的呱呱叫个不停的几只乌鸦也飞来了,民间流传这是一种不吉祥的鸟,听到它的鸣叫是晦气。特别是阴雨天或黄昏,那拖长带点嘶哑的鸣声,似乎有点凄厉得使人不寒而栗)。对付的最好办法是大声地呸呸几下,再使劲吐上几口唾沫。这些个乌鸦,也到香椿树落户了。它们坐享其成地住进了喜鹊舍弃的老巢,心安理得地在里面孵化自己的下一代。好心的乡亲前来驱赶,父亲(劝阻 阻拦)了他们,笑着扬声道:“真是鸠占鹊巢呢!”“不是一个林里的鸟儿却不争斗呢,怪可爱的。”母亲在一旁大着嗓门说。

④随着喜鹊繁衍(yán   yǎn),新巢不断增多,乌鸦也成双成对飞了过来,于是不到两年工夫,这树便成了许多喜鹊和乌鸦共同栖息(   )的场所了。它们相安无事地结为友好睦邻,一年四季的朝夕相伴使这两类鸟成了好朋友。

⑤世椿家的香椿树,改变了乡亲们对乌鸦的世俗看法。

⑥庄户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这两种鸟,除去孵化小鸟、哺育雏鸟,也都是日出飞去觅食,日落飞回自己的巢穴。

⑦小世椿最爱看众鸟归巢时的情景,那实在是太美、太动人了。

⑧当一只、两只、三四只小鸟相继出现在落日的余(晖 辉)里时,天边霎时涌现出一片片归林的鸟儿。它们由四面八方向一块聚拢,朝着巢湖边的村镇、山林一路高声鸣叫着飞去。它们飞行得相当急切,一组组的行列整齐不乱,在天空形成黑压压的一片。无法分(拼 辨)出是喜鹊、乌鸦或其他的鸟类了。一种百鸟鸣叫的亢奋雄浑,一种百鸟归林的磅礴气势,使你整个心灵为之震撼了。当那些不知飞了多少路程的鸟儿落在香椿树上的巢里时,兴奋的喜鹊、乌鸦鸣叫得更欢了,连村子里的鸡也跟着叫了,狗也跟着吠了,家里也热闹了,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⑨在喜鹊和乌鸦的大合唱一浪高过一浪,又终于偃(yǎn)旗息鼓后,天黑了,夜静了,巢湖的涛声又起了,成了小世椿最好的催眠曲,他像是躺在母亲的怀抱慢慢地睡着了。

⑩世椿家的香椿树成了村子里最独特、最美的一道风景。

(本文摘自《梦中的香椿树》一书,略有改动。本书是一部传记作品,讲述了安徽百岁抗战老兵徐世椿的人生传奇故事,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1.选择文中合适的字词或读音打“√”。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不寒而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偃旗息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故事情节,从文中提取关键词,将小标题补充完整。
喜鹊筑巢→______________→成为朋友→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世椿家的香椿树,改变了乡亲们对乌鸦的世俗看法。”乡亲们对乌鸦原来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后来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
5.第③自然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题目是“香樟树上的鸟巢”,作者为什么花了很多笔墨来写众鸟归巢时的情景呢?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12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