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判断题 | 适中(0.65) |
1 . 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也有生活的影子。《桥》《好的故事》都是小说。( )
2024-03-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 . 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凸显人物特点没有关系,可以省略。 _____
2024-02-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3 .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      )
2.《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
3.《竹节人》中老师没收竹节人,表现了老师不苟言笑、威严无比的形象。(      )
4.《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      )
5.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时间。(      )
2023-10-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判断题 | 适中(0.65) |
4 . 判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史学界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2.在《月光下的木头人》一书中,浮云是一个小男孩。(      )
3.《来不及说出的友情》一书中,盛欣怡担任补习班的临时班长。(      )
4.《老师,我想您》一书中,卫卫老师觉得,书在哪里心在哪里,笔在身边心里踏实。( )
2022-12-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以《桥》为题目是为了赞颂老支书无私无畏,用自己的生命之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生命桥。(        )
2.小说虽然都有虚构的成分,但是却都有生活的影子。(        )
3.高尔基是苏联最伟大的文学家,著名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海燕》是他的著名散文,我要抽空读读。(        )
4.《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以及桑娜夫妇美好的心灵。由此可以看出小说会借环境描写凸显人物形象。(        )
5.“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写的是三国时期周瑜的外貌。(        )
6 .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狼王梦》的作者是沈石溪,还著有《第七条猎狗》。____________
2.《狼王梦》是一部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可以毫无遮掩的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为一体的原生态生命。____________
3.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从西海龙王那抢来的“定海神针”,取经路上屡建奇功。____________
4.白龙马本是龙王三太子,因为纵火烧了太上老君的明珠,被贬蛇盘山。____________
2021-04-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7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故事说明了只要认真模仿别人,就能学到真本领。(     )
2.《红日》《红岩》《赤色小子》《海的女儿》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     )
3.《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作的演讲。(     )
2021-03-2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部编版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六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8 .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
2.《狼牙山五壮士》是沈重写的一篇记叙文,故事的主人公是马宝玉和葛振林。(     )
3.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
4.《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
5.《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
2021-02-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22
9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划“√”,错的划“×”。
1.《书戴嵩画牛》中,“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这句中的“之”指的是杜处士。( )
2.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
3.“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跌跌撞撞”这些词语都与戏曲有关。( )
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在柏林》《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小说是他的代表作。( )
5.阅读文章时由于阅读目的不同,读者所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
2021-01-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0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草原》一文,作者一是把景物和感受融合起来写;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得体可感。(     )
2.《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通过正面描写战争的环境,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阴影。(     )
3.《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
4.《宇宙生命之谜》告诉了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道理。(     )
5.《穷人》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话描写,突出了渔夫夫妇生活的艰辛和贫穷。(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