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4-22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 以下选项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宗庙之事,如会同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以乱易整,不武
2022-04-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名校
2. 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如善遇之          击沛公于坐
B.失所与,不知          还也
C.具告                  其无礼于晋
D.越国以               肉食者
2022-04-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吾得事之
A.老吾,以及人之老B.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C.既东D.邻之,君之薄也
2022-04-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A.敢以烦执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是寡人之过也D.吾属今为之虏矣
2022-04-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之从洛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B.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C.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D.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代爵位名,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低一等。韩信、周勃等人都曾被封这一爵位。
B.公,对人的敬称。秦末刘邦起兵于沛,大家称他为沛公。
C.高帝,为“高皇帝”简称,是开国皇帝的谥号之一。谥号是一种带有褒贬色彩的称号。
D.崩,是古代对帝王和王后的去世的称呼;卒,原本是对大夫死亡的称呼,后来成为死亡的通称。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足智多谋。他仔细分析敌方情况,献计刘邦,并亲身利诱秦军将领,趁秦军防备懈怠之时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功勋卓著。他献计大败峣关下的秦军,破除项羽疑心,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D.张良淡泊名利。在高帝封赏有功之臣,想把齐地的三万户封赏给张良时,他婉言谢绝了重赏。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3)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9.当高帝给张良三万户封赏时,张良为什么婉言谢绝?
2022-04-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咏菊》是《红楼梦》第38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深受诗魔影响,黄昏时分,漫步菊篱,独自倚石沉思吟诵。
B.颔联紧扣“咏菊”,写出秋霜、菊香的情境及主人公对月吟咏的形象。
C.颈联转入抒情,“自怜”“素怨”“秋心”写出了诗人寄寓菊中的愁情。
D.尾联写到陶渊明品评菊花,以“千古高风”提升了整首诗的抒情格调。
11.大观园诗社活动中,《咏菊》公评第一,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佳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