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湖南 高二 期中 2022-05-11 1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毛泽东于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延安讲话》)和习近平在201410月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北京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艺性质和意义的理解认知。在现代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个讲话给予了妥当的理论处理,二者虽然所处的社会语境有很大不同,但其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场。

两个讲话的人民本位意识,首先表现在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基调上;其次,还表现在二者在语言表述上平民化的修辞与话语策略,极少采用专业词汇,而是采用口语聊天的形式,通俗易懂。

两个讲话的民族本位意识,主要表现在二者均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外来文艺,对外来文化、文艺观念及其作用和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反思;在主导性质和方向上,具有强烈的本土文化意识。在中国化本土文艺话语建构成熟之前,中国文艺话语要么打着欧美国家文艺话语的印迹、要么打着俄日文艺话语的印迹,与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犹若云泥。

《延安讲话》发表之前,俄苏话语成为左翼文艺界的主流话语。《延安讲话》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强化革命叙事中农民阶级叙事。《延安讲话》极力提倡工农兵文艺,把那种对外来文艺观念硬搬和模仿行为斥之为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延安讲话》成功破解了文艺理论现代发展中的话语移植困局,并以之作为话语阐释符码,成功建构了中国现代第一个本土化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北京讲话》之所以重视文艺发展中的民族本位意识,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发展面临民族文化自强的迫切要求,且其社会文化语境比20世纪40年代更为复杂。由于缺乏中国化的思维和理论根基,中国文艺学者成为苏联文艺话语、西方文艺话语的兜售者,他们用外来话语对中国文艺对象所作的似是而非的研究分析,很难解释清楚中国文艺的艺术性质和艺术特征,更难以解决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或难题。《北京讲话》中的文艺民族本位意识既顺应了世界大势,也顺应了国人民心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求。

《北京讲话》民族本位下的本土意识较之《延安讲话》论证得更为丰富,也更为充分。《北京讲话》以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阐释符码为基本叙事单位,使中国精神得到了呈现。《北京讲话》不仅要求文艺创作主体在艺术理论和观念的理解上要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还要求文艺创作主体在形式和技巧的认知上摆脱对西方文艺创作经验的迷信、依赖,从而在文艺创作活动中提升艺术创造的核心技术,锻造文艺领域里的中国芯

两个讲话强调中国文艺发展中的民族化、中国化或者说去洋化,要求中国的理论工作者立足中国文艺的实践,概括、提炼出中国化的文艺理论,并以之对中国文艺的发展及其审美价值作出理解、解释、认识、评价。

基于人民本位和民族文艺独立性立场的《北京讲话》将对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延安讲话》为解放区建构了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艺现实,其后就涌现了以《小二黑结婚》为代表的农民文艺作品,成为理论创造现实、引导文艺创作实践的典型例证。《北京讲话》为21世纪的中国人民建构了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艺现实,假以时日,未来中国文艺界必定会有表现中国梦的辉煌作品问世。

(摘编自张清民《两个文艺讲话的话语意义分析》)

材料二: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文艺界知名人士很多,社会影响力不小,大家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断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安讲话)极力提工农兵文艺。坚决反对中国文艺借鉴俄苏话语,进而破解了文艺理论现代发展中的“话语移植困局”。
B.《北京讲话)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与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发展面临民族文化自强的迫切要求紧密相关,
C.《北京讲话》强调了文艺发展中的民族本位意识,这有利于改变中国文艺研究的现状,有利于解决文艺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D.《北京讲话》使“中国精神”得到了呈现,是因为它把“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阐释符码作为基本的叙事单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都要面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两个“讲话”虽所处社会语境不同,但都对此问题进行了理论处理。
B.两个“讲话”都强调了中国文艺发展中的民族化、中国化,但从对中国文艺实践和发展产生的影响角度来看,《延安讲话》要比《北京讲话》小。
C.两个“讲话”都强调根据国情进行文艺创作,《延安讲话》鼓励文艺创作者围绕农民阶级叙事,《北京讲话》鼓励文艺创作者围绕“中国梦”叙事。
D.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我国当前要想得到高速发展最重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文艺的民族本位意识的一项是(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B.鲁迅的《彷徨》
C.好莱坞拍摄的《花木兰》D.梁晓声的《人世间》
4.材料二习总书记的讲话体现出了“人民本位下的民族文化立场”,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天

鲁迅

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

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的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

你……你你又在想心思……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她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心愿也许过了,偏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在何小仙对面坐着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此时已经开好一张药方,指着纸角上的几个字说道:

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

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他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拔他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她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柜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冢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她现在知道她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她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她是粗笨女人。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她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她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维生,半夜不熄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一线希望。
B.在丈夫死后,单四嫂子所有的寄托、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宝儿身上,宝儿已经从仅是她的儿子变成了她活着的意义,她的“明天”。
C.面对死去的宝儿,面对丧子的单四嫂子,王九妈、老拱、蓝皮阿五的表现说明他们对单四嫂子没有真诚的同情,更多的是看客心态。
D.何医生要的药材,非要在贾家的店里才有,说明何、贾两家在经济利益上存在连锁关系,正是他们的为富不仁夺走了宝儿的生命。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灯火辉煌的咸亨酒店和灯光昏暗的单四嫂子家,两家相映相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小说通过侧面描写手法刻画了何小仙的形象,如“指甲足有四寸多长”“他中焦塞着”等的描写说明他是一个还算有实力的医生。
C.“店伙”“王九妈”“老拱”等人共同构成了更为广泛的社会环境,描写他们体现作者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深刻揭示主题的目的。
D.小说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宝儿的描写,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那个黑暗的社会和冰冷的世界。
8.单四嫂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这篇写于1919年前后的收集在《呐喊》中的小说叙述了一个悲惨故事,却以“明天”为题,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探究。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除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寻权知开封府。三年五月,范仲淹以吕夷简执政,进用多出其门,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进曰:洛阳险固,而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以问夷简,夷简对曰:仲淹迂阔,务名无实。仲淹闻之,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弊。且曰: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诉仲淹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仲淹对益切,由是落职,知饶州。集贤校理余靖上言:仲淹以讥刺大臣,重加谴谪。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请改前命。疏入,坐落职,监筠州酒税。馆阁校勘尹洙上疏曰;仲淹忠谅有素,臣与之谊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夷简怒,斥监郢州酒税,寻改唐州。馆阁校勘欧阳修贻书责司谏高若讷曰:仲淹以非罪逐,君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怒,上其书,修坐贬夷陵令。时朝士畏宰相,无敢送仲淹者,独龙图直学士李纮、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之。或以诮质,质曰:希文贤者,得为朋党,幸矣!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以誉仲淹、靖、洙、修而讥若讷。四年十二月,地震,直史馆叶清臣因上言:顷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天下之人咋舌,不敢议朝政者二年。愿陛下深自咎责,详延忠直敢言之士。书奏数日,仲淹等皆得近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庆历党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
B.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
C.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
D.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
B.汴,五代(梁、晋、汉、周)和北宋以之为都,常称“汴梁”“汴京”,今为河南省开封市的简称。
C.新莽,一般指新朝,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而建立的朝代。国号为“新”。
D.徙,本义指由上而下的移动,文中指贬谪。古代表示贬官的还有“贬”“窜”“除”“陟”“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招致吕夷简不满。
B.在迁都之事上,吕夷简进言范仲淹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关系,推荐进用的都是朋党,范仲淹上四篇论反击,因言辞激烈被免官。
C.集贤校理余靖向皇帝上书,认为皇帝将范仲淹贬逐,将会使天下人不敢言事,结果触怒了皇帝,皇帝将余靖贬为监筠州酒税。
D.范仲淹被贬,与他亦师亦友的尹诛上书皇帝,自称是朋党,请求皇帝将自己贬职;馆阁校勘蔡襄心中不平,作《四贤一不肖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
(2)或以诮质,质曰:“希文贤者,得为朋党,幸矣!”
14.欧阳修被贬夷陵令,与范仲淹被贬有什么关联?请简要说明。
2022-05-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登滕王阁

彭孙遹

客路逢秋思易伤,江天烟景正苍凉。

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

高士几回亭草绿?梅仙一去岭云荒。

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逢秋”照应题目中的“秋日”,也交代了“思易伤”的原因:自古逢秋悲寂寥。
B.第二句作者触景生情,客中逢秋令人伤感,江天一望,苍凉的烟景,让人倍感凄凉。
C.颔联中“依然”“终古”两词,歌颂了滕王阁周遭的景色始终如一、不曾改变的美丽。
D.这首诗以情驭景,思致清婉,层次井然。从诗中可窥见作者绵丽俊逸的诗歌风格。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