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 高一 开学考试 2022-09-05 10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立碑

朱顺社

王家滩的王圣老汉骑着自行车,在县城跑了三道街,问了五次路,拐了八道弯,傍晚时分,才找到县自然资源局周英汉局长的家门。

王老汉想批一块地。他批地不是自己用,而是想为死去的村支书吴亮亮立一座碑。吴亮亮是县里的下派干部,任王家滩村支书三年多,在一次防风治沙的会战中,突然倒在工地上……走时不到四十岁。

王老汉敲敲门,里面没人应。他原地转一圈,在门前的台阶上坐下来。他知道当局长工作忙,下班晚很正常,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嘞!

要说批地,本该是村干部们办的事儿,可这些年轻人没耐性,到自然资源局找两趟,被建设用地股长一番道理顶回家,从此打了退堂鼓。王老汉了解情况后,主动把这事儿担起来。他知道自然资源局里人多,有话不好讲,就直接找到周局长家里来。他就不信,把立碑的理由讲明了,周局长会不同意。难道这件歌功扬善、顺乎民意的好事儿也办不成?

哼,俺王老汉年轻时也当过村干部嘞!什么世面没见过?等俺把地批下来,让后生们也知道啥叫宝刀不老!

夕阳西沉,余晖尽落。王老汉既困又乏,上下眼皮直打架。

“老乡——醒醒,这样会着凉的。”

“俺……没睡。”王老汉揉揉眼,面前站着一位中等身材、齐耳短发,三十七八岁的女人,手里提着一个装满蔬菜的塑料袋。

“您找谁?”

“俺找周局长,”王老汉见女人拿钥匙开门,心想,这位一定是周局长太太,便问,“周局长他还没回来?”

“老乡,您是哪个村的,有啥事儿?”

“俺是王家滩的,找他有紧要的事儿。”

“王家滩的?哦,快进屋说吧。”

王老汉将半袋花生从自行车上拿下来,提到屋里放在门角的凳子上。客厅面积不大,陈设简陋,一对沙发样式老旧。墙角摆放着一些测量器材和图标。王老汉见了心想,当局长的居住条件也不咋样,还不如俺农村人住的大瓦房宽敞!

“您来家里千万不要带东西!”女人将一杯热茶放在王老汉面前,关切地问,“王家滩的乡亲们都好吧?”

“好,好,你到过我们村?”王老汉心里暖暖的。

“没有,你们村是有名的小康村嘛!”女人转过话头,“老人家,您有啥事儿,慢慢说。”

“这个……”王老汉见女人举止大方,心想,这位局长太太一定是个说话算数吹风管用的人,便试探着说,“其实……对你说和对周局长说都一样:俺想批一块地。”

“批地干啥?”女人一愣。

“王家滩村民想为故去的支书、县里下派干部吴亮亮立座碑。”

“为啥给他立碑呢?”女人摇摇头说,“老人家,立碑这事不是随便可以做的,也不是寻常人能有立碑资格的。”

“吴支书可不是平常人,他的事迹登过大报纸嘞!”说到吴支书,王老汉的话就滔滔不绝,“吴支书在王家滩村任职三年多来,带领群众修路打井、植树造林,多方筹款建起了幼儿园、养老院。过去村民们赶集上会行走不便,现在进城一路畅通;过去村民们吃不上新鲜蔬菜,现在种植了蔬菜大棚;过去村里孩子上学不便、老人养老无门,现在不用出村就能解决。他办的好事儿数都数不完。王家滩村民脱贫了,致富了,奔小康了,可是……他却早早走了,俺全村人都怀念他啊!”

“吴亮亮是个好同志!”女人深深点头,叹息一声。

“所以,王家滩的村民合计着,要给吴支书立座碑。”王老汉动情地说,“为批地的事儿,村干部们跑乡政府、跑自然资源局,可是他们都说占用耕地不能办。俺琢磨着,这件事儿必须由局长亲自批才行,于是就来找周局长,求他网开一面……”

“真难为您了,这么大年龄了,还让您跑这么远路。”

“不不……吴支书为了王家滩村奔小康,把命都搭上了,俺跑点路算啥?只要能办成这件事儿,让俺步行出国都成嘞!”

“您老先别急,大老远来了,不能让您饿着肚子说话,我给您做饭去。”

“不用不用,批地的事儿不解决,吃饭也不香。”王老汉拦住对方说,“俺看你有主见,说话肯定灵,求你一定帮忙把这事儿办成!”

“老人家,您的心情,乡亲们的心情我都理解。”女人耐心解释说,“可是您知道,节约用地关乎民生大计。现在,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耕地在一年年减少。目前,王家滩村人均耕地已不足一亩,超过了用地‘红线’。因此,必须从严把关,保证使用土地的更加合理性。”

“俺立碑是弘扬正气,按老话说是扬善积德的好事儿,咋能不合理呢?”王老汉竭力为自己辩解。

“吴亮亮同志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任村支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分内的事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吴支书不怕苦累勇挑重担,清正廉洁为民办事儿。他捐款办学,救助孤寡老人……村民心里有杆秤,立碑是对他最好的纪念,立碑是要他名声长存嘞!”王老汉把学到的名词都用上了。

“可是,我们不能为死去人的‘名’,不顾活着人的‘命’吧!”

“你这叫啥话?”王老汉听了压不住火气,“如果……故去的是你亲人,你还能这么说吗?”

“我,我……”女人眼含泪水,说不出话来。

“你说得不错,土地是俺农民的命根子。”王老汉眼含泪花说,“可凡事都有个特殊,吴支书为王家滩村做了那么多……就这么走了,俺们放不下他嘞!今天俺是带着全村人的心愿来的,你却说出这么不近人情的话,早知道这样,俺悔不该来求你……”

“老人家,你听我……说……”女人话语哽咽。

“啥也别说了,俺地不批了。”王老汉气冲冲边走边说,“俺回去拆房子,把房子拆光也要为吴支书腾个地方!”

“站住!”女人擦一把眼泪说,“房子是自己的,地皮是国家的,我照样有权阻止你。”

“权是管活人的,死人的事儿你别管。”

“对吴亮亮的事,我同样……有这个权,”女人泣不成声,“因为……我是……他的妻子……”

“啥啥?”王老汉心头一震,立在那里久久未语。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周局长朴素的装扮、并不宽敞的客厅、简陋的陈设,既能表现出她廉洁奉公的本色,也侧面表现了丈夫的一心为民,蕴含着对丈夫的一片深情。
B.王老汉毛遂自荐、充满自信,源于其对事由正义性质的认知,也和年轻时当过村干部经历有关;周局长忍痛拒绝则源于其以国计民生为重的党性原则。
C.小说通过塑造主人公王老汉的形象,旨在批评不顾国家政策、不以大局为重的基层干部,告诉读者立碑不足为训,老百姓的口碑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D.小说时代色彩鲜明,驻村干部、扶贫护耕,奏出着时代的强音;小说传统气息浓郁,立碑颂德、感恩报恩,传达着百姓的心声;现代和传统相得益彰。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明暗线结构,明线是王老汉到周局长家里批地立碑被拒绝,暗线是吴亮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而牺牲;明暗线交织,拓展了小说的广度和深度。
B.“夕阳西沉,余晖尽落”,照应了开头周局长家的普通难寻,也营造出苍凉凝重的氛围,和小说的底色协调相应;同时还暗示了王老汉此行必然无果。
C.吴老汉的热心动情、快言快语,吴亮亮的廉洁担当,无私奉献,周局长的朴素内敛、深明大义,三个人物互相映衬、虚实相生,赋予小说丰富的内涵。
D.小说语言亦庄亦谐,既有典雅、凝练的叙写,也使用了大量朴实无华的口语,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之外,也使庄重、伤感的话题有了人间烟火的温情。
3.小说在结尾处明确了“女人”既是吴亮亮妻子也是周局长的身份,这样写却并不让人感到突兀,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作品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分别体现总书记以上三点指示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丁前溪

蒲松龄

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之为人。御史行台按访之。丁亡去。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来,馆谷丰隆。既而昏暮,宿其家;莝豆饲畜,给食周至。问其姓字,少年云:主人杨姓,我其内侄也。主人好交游,适他出,家惟娘子在。贫不能厚客给,幸能垂谅。问主人何业,则家无资产,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次日,雨仍不止,供给弗懈。至暮,剉刍;刍束湿,颇极参差。丁怪之。少年曰:实告客:家贫无以饲畜,适娘子撤屋上茅耳。丁益之,谓其意在得。天明,付之金,不受;强付,少年持入。俄出,仍以反客,云: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主人在外,尝数日不携一钱;客至吾家,何遂索偿乎?丁叹赞而别。嘱曰:我诸城丁某,主人归,宜告之。暇幸见顾。

数年无耗。值岁大饥,杨困甚,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从之。至诸,通姓名于门者。丁茫不忆,申言始忆之,踩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款,宠礼异常。明日,为制冠服,表里温暖。杨义之,而内顾增忧,褊心不能无少望。居数日,殊不言赠别。杨意甚急,告丁曰:顾不敢隐,仆来时,米不满升。今过蒙推解,固乐,妻子如何矣!丁曰:是无烦虑,已代经纪矣。幸舒意少留,当助资斧。走仆招诸博徒,使杨坐而抽头,终夜得百金,乃送之还。归见室人,衣履鲜整,小婢侍焉。惊问之。妻言: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送布帛菽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又给一婢,为妾驱使。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

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最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选自《聊斋志异》,有改动)

5.对下列句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宿其家                           止:让……停留。
B.谓其意在得                    直:通“值”,即钱。
C.丁益                           异:奇特。
D.设筵                           相:动作偏指一方,指杨家主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前溪家中富有,他钦慕郭解的为人,喜好交游,豪爽重义。御前史台让他出来做官,丁前溪不愿意做官,逃离了家乡。
B.安丘一民舍的女主人是一个重情重义、施恩不图报的人,她尽家中所有招待丁前溪,在无马料喂丁的马时,竟扯下房顶的茅草来做饲料。
C.荒灾发生后,杨家处境非常困顿,于是杨前往诸城投奔丁前溪,希望得到帮助,丁前溪非常热情周到地接待了他,并暗中派人帮助杨的家人。
D.蒲松龄认为,喜欢饮酒赌博,性情豪放的人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是正常的,而杨的妻子作为一个女子也能如此大度就让人惊异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主人何业,则家无资产,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
②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送布帛菽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古诗,并完成以下各题。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8.“梅”呈现出墨黑色,从诗中看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概括)。
9.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10.请写出本诗的主旨:                                                        (20 字以内)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1. 对“北京大学欢迎你”进行语法分析,其短语类型和词性都对应的是(     
A.主谓短语(名+动+代)B.偏正短语(动+名+名)
C.并列短语(名+名+代)D.“的”字结构(代+动+名)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2. “的”字结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著名语法学家朱德熙利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将“的”分为(     
A.定语标志“的”,补语标志“地”,状语标志“得”。
B.状语标志“的”,定语标志“地”,补语标志“得”。
C.补语标志“的”,状语标志“地”,定语标志“得”。
D.定语标志“的”,状语标志“地”,补语标志“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