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德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1-05 1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免疫系统对抵抗疾病有重要作用,没有它,人类的寿命将极大缩减。免疫系统是地球生命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的复杂性仅次于人脑。海绵是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拥有可能是动物中最早的原始免疫反应——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由蛋白质组成,漂浮在动物细胞外的体液中,这些蛋白质会伤害并杀死病毒。

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但拥有庞大的群体、不同的攻击入侵方式,主要包括皮肤、眼部、消化道,还有病毒们最喜欢的呼吸道。但我们拥有自己的“防火墙”——免疫系统。

为免受病原体入侵,机体构筑了三道强有力的“防火墙”。第一道可以阻挡几乎所有的入侵者,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防御体系:物理防御(皮肤和黏膜),化学防御(胃酸和酶等)以及生物防御(益生菌等),如同抵御外敌入侵的边防长城;第二道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这两道“防火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系统,对所有试图入侵的病原体都具有极强的防御作用,因其特点得名“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是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它是人们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系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

当机体第一道“防火墙”被突破,先天免疫系统就会被激活。激活后的免疫系统随即快速反应:受到攻击的细胞释放“求救信号”,通知固有免疫系统中具有吞噬功能的吞噬细胞前往“战场”,对入侵病原体进行吞噬,如果病原体数量过多,其他吞噬细胞也前来助阵,其中中性粒细胞是最主要的后援部队。同时,机体调动补体系统,将补体蛋白投射到病毒表面,便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更加快速、准确地捕捉入侵的病原体。在机体内各系统相互配合下,病毒被大部分消灭,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时起到中枢调控的神经系统开始促使机体升温,进一步加速免疫细胞向炎症区域迁移,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病毒性发烧。随后,这个“战术动作”会进一步导致人们感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还可能会伴有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上这些反应被称为炎症反应,这是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具体方法,同时也提醒我们给予人为干预措施,帮助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进一步入侵。

如果病原体没有被打倒,仍然大举进犯,第三道“防火墙”就启动了,使得机体对于入侵的病原体更具针对性,能够特异性杀伤。

(摘编自田通关、徐艳萍《免疫系统——我们的机体“防火墙”》)

材料二:

新华网: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不同人的症状为何会有不同?目前已知新冠病毒会对人体哪些系统造成影响?

周新:每个人机体的免疫反应不样,新冠病毒入侵机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普通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和咳嗽,如果严重则会出现呼吸困难。但也有少数人,没有发热症状,仅咳嗽,或无明显症状。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新冠病毒除了对肺、呼吸道有侵犯以外,还对其他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消化道等器官有侵犯,新冠病毒所造成的病变不仅仅是肺,而是累及全身器官的疾病。

新华网:新冠病毒对人群是普遍易感的,哪类人群危险程度较高?

周新:在已经确诊的病人当中,新冠肺炎以成年人为多,儿童发病相对较少。从易感人群上来讲,新冠病毒对所有人都易感。可能是儿童暴露的机会较少,但是也要予以重视。至于哪些人群会发展为重症,目前看还没有规律,除了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以外,年轻的健康人也会发展为重症,这可能与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很大的联系。

新华网:《新冠肺炎诊治指南》将气溶胶传播列为新冠病毒可能的传播方式之一,该如何预防?

周新:气溶胶传播是指在较小室内空间中吸入了含有病毒的空气而患病的传播途径。户外空气中病毒的载量非常低,平时我们在户外行走,一般不会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公众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在室内,则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通过戴口罩、多通风、少接触、勤洗手等方式,可以减少气溶胶传播的概率。

新华网:关于新冠肺炎的很多报道都提到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治愈新冠肺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什么作用?

周断:人体的免疫系统非常重要,病毒感染是侵犯机体的免疫功能,新冠病毒也是一样。病毒感染后机体也是具有免疫功能的,可以通过免疫功能杀死病毒,从这一点来讲轻症的新冠肺炎具有自限性。但不是说轻症新冠肺炎不要治疗,对于轻症患者要进行对症治疗,进行抗病毒治疗,即通过药物进行干预,减轻患者症状,避免患者发展为重症甚至是危重症,从而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摘编自《呼吸病专家:抗击新冠肺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液免疫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原始免疫反应,是所有免疫防御的基础,由蛋白质组成,漂浮在细胞外的体液中,能够杀死病毒。
B.“防火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机体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火墙组成,前两道是天然防御系统,第三道是后天防御系统。
C.中“人为干预”是指机体受到病原体侵害时,通过药物治疗等干预方式,帮助机体抵抗病原体进一步入侵的一种措施。
D.新冠病毒是病毒的一个种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是普通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地球生命中最古老、最复杂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寿命、抵抗疾病的能力都与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关联。
B.“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意思是说在机体内各系统相互配合的情况下,病毒被大部分消灭,但机体自身也会受到较大损伤。
C.呼吸道是病毒最喜欢的入侵方式,新冠病毒也是如此,它所造成的病变就是人的肺部被大面积感染。
D.气溶胶传播是新冠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它的特点是在较小的空间内,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有效抗击新冠肺炎”观点的一项是(     
A.清肺排毒汤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国家推荐的核心方药。
B.核酸检测目的是查找人体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确定是否感染。
C.“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
D.连花清瘟抑制新冠病毒在细胞中复制,减少细胞内的病毒颗粒。
4.请结合材料,给“炎症反应”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字。
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新冠肺炎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在五面包围中(节选)

魏巍

坚守坑道第15天,又发生了新的困难:坑道里的存水用完了。人们把那几个存水的大汽油桶,翻来覆去磕打,再也倒不出一滴水来。

团指挥所几次派运输队送水,伤亡很大,水却很有限。

由于缺水,大家眼瞅着饼干硬是咽不下去,有时候饼干的碎末被呛得从鼻孔里喷出来。

坚守坑道第18天,有人偷偷喝尿。战士们脱光了膀子,抱着手榴弹,紧紧贴着潮湿的石壁,人们仿佛第一次认识到:水,是何等的珍品!

这时候,在精神上负担最重的,除了郭祥,恐怕就是卫生员小徐了。这个十六七岁说话还有些童声童气的孩子,虽然同别人一样渴得嗓子冒烟,但他更难受的却不是这个,而是伤员们极力抑制着的低声呻唤。他仿佛觉得伤员们喝不上水,全是他的过错似的。

卫生员小徐走来走去,一遍又一遍察看石壁,终于发现一条细细的石缝,不时渗出一两滴水珠。他就撕了一缕棉花,把水珠蘸起来,拧到小碗里。尽管石缝是那样的吝啬,总算有了一丝希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工作,居然拧了大半碗水。然后,他就把小搪瓷碗架在小油灯上烧起来。

小小一点灯头火,总算把水熏热了。他立刻把小碗端到几个重伤员跟前:

“同志们!醒醒,喝水啦!”

“你端给参谋长喝吧!他哑得快说不出话了,这样下去怎么指挥呢?反正我们……”

“对!对!快给参谋长端去吧!”大家异口同声。

小徐把小碗放在桌上:“参谋长!喝点水吧!”

“小徐!你怎么不端给伤员喝呀?”

“他们都不肯喝,说你还要指挥打仗呢!”

“傻孩子,光凭一个人能打仗吗?快端给伤员喝吧!”

小徐站在那里不动。

郭祥只好端起碗,递给步话机员小马,小马哽哑得很厉害。

“不行!我不能喝。”

望望桌上大半碗水,分毫不少,郭祥叹了口气,把小碗高高擎起,说:

“同志们,我带头喝!你们也非喝不可!谁要是不喝,就是对我们的胜利不关心!”郭祥装作一饮而尽的样子,却只抿了小小的一口,递给小马。小马也只抿了一小口,又递给小徐。小徐只沾了沾唇,就端给重伤员们。其他人也都抿了一点。

转到郭祥手里,居然还剩下小半碗,几粒明亮的泪珠,扑哒扑哒掉到小瓷碗里……

坑道口传来刺耳的叫声:

“中国士兵们!我们断绝了你们的一切联系,你们已经完全陷入绝境了。你们用19世纪的武器和高度现代化的联合国军作战,不过是无效的抵抗和绝望的挣扎。还是快快投降吧!”

“中国士兵们!你们实在太可怜了。你们被上级骗出来,来到千里迢迢的异国,住的是深山土洞,过的是野蛮人的生活,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眼看就要困死,饿死,干部却不闻不问,你们何苦还要为他们卖命?还是到自由的世界来吧!……”

“参谋长!有人乘机说破坏话了!他说,如果上级还要我们,干嘛叫我们在这儿受罪?……”

“走!我们找他谈谈。”

坑道中部,战士们多半脱光膀子,靠着壁坐,有的擦枪,有的在拧手榴弹盖;独有白鹤寿半躺半卧,眯细着眼在想什么,整个身躯就像一尾鱼切掉头尾后的“中段”。

郭祥在他面前一站,严厉地问:

“你刚才说了些什么?”

“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自己清楚。我告诉你,不管什么人,他想借机挑拨离间,瓦解我们士气,他就是瞎了眼了。上级为了给我们送东西,牺牲了多少好同志!我们吃的,用的,都是同志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为什么要凭空造谣?”

白鹤寿手指轻微战栗着,低下头去。

坚守坑道多日,总攻尚未开始,郭祥觉得有必要解释几句:

“我们坚守坑道,就是为了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只有把敌人消耗到一定程度,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我们的反击就会一举成功!”

“同志们!我们在最前沿坚守坑道是非常光荣的。我打了这么多年仗,受敌人五面包围,还是第一次,恐怕你们也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吧!这是非常难得的为祖国为人民立功的好机会。虽然我们没吃的,没喝的,但我们不是敌人手心上的可怜虫,我们是钻到牛魔王肚子里的孙悟空。我们应该拽住牛魔王的心肝狠狠地打几个嘀溜!谁嘀溜打得好,我就给他记功!”

……

晚九时,疙瘩李带领两名战士去炸坑道前面的地堡,手里用麻绳提溜着十几个空罐头盒,前后共总不过五分钟。

“好干脆呀!”

“全靠副连长的那几个破罐头盒子,他钻到东边那个炸弹坑里把罐头盒子一摇,敌人机枪就冲着他打,我们从西边就上去了。”

郭祥正准备派第二个小组出发抢水,忽然听见一片声嚷:

“上级给我们送水来啦!”

“同志们送水来啦!”

坑道里战士们,轻伤员们全站起来,把进来的两个人团团围住,有的抢上去握手,有的抱着他们的膀子,眼里流着涔涔的热泪。

乔大夯身下横七竖八挂满了军用水壶,背上一个沉重的麻袋;后面的战士身上也背着二三十个水壶。

“俺们送来的东西不多,知道你们断水好几天了。大伙都觉着萝卜这东西解渴又解饿,俺就背了点。”

话音未落,老模范背着一个大口袋进来。后边跟着四五个人,一个个都背着口袋,满身灰黑色泥土,显然都是从焦黑的土地上爬过来的。

郭祥指指那些大口袋:

“这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呀?”

“你猜猜看!”老模范笑着说,“这是祖国人民的慰问品哪!”

坑道里的气氛由欢欣,热烈,活跃,一下变得严肃、庄重和静穆起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战士们紧贴潮湿的石壁,减轻焦渴的感觉,来渲染缺水的状况;依然抱着手榴弹,来凸显他们困境中依然保持警觉。
B.卫生员小徐走来走去,一遍又一遍察看石壁来找水,体现了他内心的急躁、焦灼,他认为伤员们喝不上水,是他的过错、失职。
C.郭祥看到水喝一圈居然还剩下小半碗,泪珠掉到瓷碗里,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深为同志间的相互关心和战友间的无私而感动的心理。
D.文中对于乔大夯的刻画虽着墨不多,但突出了他的勇敢无私、任劳任怨,同时也表现了他为送不上水而深深自责的心理。
7.关于文中“坑道让水”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生员小徐让同志们醒醒,喝水,体现了他对受伤的同志们的关心。
B.伤员们让小徐把水端给参谋长喝,是认为参谋长指挥打仗,职责更重要。
C.小徐把水端给参谋长喝,是出于无奈,也为后文的继续让水做了铺垫。
D.参谋长对卫生员小徐的批评,是对伤员的关心,侧面反映出本文的主题。
8.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何艺术特色,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9.有人为小说加了一个结尾:“这些远离家乡为一个神圣的目标战斗在邻国山岭上的人们,这些在弥天的烟火中无比坚强刚毅的战士,竟突然变得像搂在母亲怀中的孩子一样。”你认为合适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2-07-14更新 | 36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持高节。于赵,会秦军围赵之邯郸,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未有所决。鲁仲连乃见平原君曰:“魏客新垣衍安在?”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鲁仲连见新垣衍而不言,新垣衍曰:“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新垣衍曰:“先生助之将奈何?”鲁仲连曰:“吾将使魏助之。”新垣衍曰:“吾乃魏人也,先生恶能使魏助之?”鲁仲连曰:“使魏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新垣衍曰:“秦称帝之害何如?”鲁仲连曰:“吾将使秦王烹魏王。”新垣衍怏然不悦曰:“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魏王?”鲁仲连曰:“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九侯有子而好,献之于纣,纣以为恶,烹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故烹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王,卒就烹死之地?今秦万乘之国也,魏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魏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于是平原君欲鲁仲连,鲁仲连终不肯受。乃置酒,以千金为寿。鲁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

(节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魏王/安得晏然而已乎/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B.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魏王安得晏然而已乎/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C.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魏王/安得晏然而已乎/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D.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魏王安得晏然而已乎/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是指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同时有出军赋与服役的义务。
B.平原君与《过秦论》中“齐有孟尝,赵有平原,魏有信陵,楚有春申”中的“平原”是同一个人,即赵国贵族赵胜。
C.“游于赵”的“游”意为出外求学或求官,与《种树郭橐驼传》中“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的“游”含义相同。
D.“欲封鲁仲连”、“封狼居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封府库”(《鸿门宴》)三句中的“封”含义都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包围邯郸,其目的却未必是贪占邯郸城,而是欲求为帝,于是魏王派新垣衍潜入邯郸,想劝平原君尊秦为帝,这样秦必喜而退兵。
B.新垣衍对鲁仲连留在邯郸不走感到不理解,对此鲁仲连先列举了秦国不讲礼义的事,而后表明宁死不忍为民的态度,以及留下来的原因。
C.鲁仲连见新垣衍的目的,是想让魏国帮助赵国退秦兵,所以就先言秦王称帝之害,将欲烹魏王之事,以使新垣衍明白对魏国与对他的危害。
D.鲁仲连列举纣王对待九侯、鄂侯、文王三公的事例,是说秦王将来称霸后也会像纣王对待三公一样对待魏王,以引起魏国的重视。
13.文中鲁仲连的“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2023-01-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诗首联以“鸣蝉”起兴,“得意”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
B.贺诗尾联“秋风发上生”意指鬓发斑白,更给人以秋风凄冷之感,用语新奇,不落俗套。
C.黄诗颈联巧用两个典故,表现了诗人感慨知音难觅,唯幸美酒相伴的孤独无聊之情。
D.黄诗尾联借助眼前的“归船”“白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
16.同样登高望远,贺诗的颈联和黄诗的颔联在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