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贵州 高三 期末 2023-02-16 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甲骨文常让人想到“古老”二字,但在甲骨文的研究历程中,各种前沿科技的运用屡见不鲜,并为甲骨学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甲骨学与计算机的结合就是这样的例子。早在20世纪80年代,甲骨文字的计算机编码研究就已展开,通过创建专门的字库、设计专用的输入法,甲骨文得以进入数字空间。20世纪90年代开始,两岸三地的甲骨文数据库次第兴起,各具特色的数据库不仅丰富了甲骨文的信息存储和管理方式,也促使甲骨文研究模式开始从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这些基础性先导工作,既是在甲骨学和计算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同时也昭示了学科协同的无限可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推动甲骨学与计算机深度结合。人工智能使得计算机功能更强大,与甲骨学结合的领域更多样化,涌现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成果。比如,利用计算机缀合甲骨,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有学者发文探讨其可行性。受当时算力和算法的限制,一直难以取得实际效果。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近年来,已有多家机构实现了突破,这一设想终于成为现实。再比如识读甲骨文,过去只能依靠古文字学家的眼目,而现在有些小程序利用手机拍照功能,便让普通大众也能认出一些甲骨文。除此以外,甲骨图像校重、甲骨材质分类、甲骨文字体辨识、甲骨文残辞预测等等,这些过去只有甲骨学家才能涉足的领域,现在也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影子。

在甲骨学与计算机深度结合的背后,还有着更深的学科发展背景。放眼世界,“人工智能+古文字”的浪潮正席卷而来。以色列发现的“死海古卷”曾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人工智能通过“虚拟拼图”帮助残卷复原,又通过辨析古卷上的笔迹类型,推测出“死海古卷”的撰写人数。著名的人工智能团队Deepmind与古希腊文专家合作,不仅使得古希腊文字的修复准确率不断提高,而且还确定了这些文字的书写时期。所以,甲骨学与计算机的深度结合;也正是这一波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为什么人工智能会与古文字碰撞出如此多火花呢?因为二者有很多天然的契合点。人工智能近期取得突破的重要领域,恰好能与古文字密切联系起来。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人脸识别运用的是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所有古文字本质上都是一种平面图像,识别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困难。再如,运用广泛的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本质上是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而古文字是古代语言的一种书面形式,当然也可以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对象。还有大家经常用到的搜索引擎,背后都有知识图谱的加持,利用其中蕴含的知识,搜索引擎才越来越智能。而古文字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语言、历史、文化等知识的应用。结合知识图谱技术,便可以让这些知识服务于古文字研究。可以说,人工智能取得重要突破的这些领域,自然而然会让人与古文字研究发生联想。

在人工智能的助推下,古文字与计算机已经从初步连接开始走向深度结合,“计算古文字学”正在路上。与计算机素有渊源的甲骨学,无疑又走在这一深度结合的前列,“计算甲骨学”已经启航。伴随着这种深度结合,新的合作模式正在成型,新的发展特征正在显现。

(摘编自莫伯峰《“计算古文字学”正在路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计算机与甲骨学有很深的渊源,半个世纪以前,就有学者尝试将二者进行初步连接,此举有力地推动了甲骨学的进步。
B.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甲骨学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因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而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引人注目的成果。
C.在甲骨学与计算机深度结合这种研究形式的影响下,国外学者也开始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古文字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D.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知识图谱等技术,都是解码古文字的有利条件,“计算古文字学”正在路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聚焦“计算甲骨学”发展,关联“计算古文字学”的相关研究,具有国际视野。
B.文章几个重要的时间点虽没有依序展开,但仍清晰地展现了计算甲骨学的发展历程。
C.文章二、三段是并列结构,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甲骨学与计算机深度结合的意义。
D.文章语言不仅严密而且生动,运用修辞使文章避免了枯燥乏味,易于读者理解接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识读、甲骨图像校重、甲骨文残辞预测等过去专属于甲骨学家的研究,现在普通大众借助计算机也可以开展。
B.人工智能介入后,古文字研究从识别文字、修复残卷等扩展到推测撰写人数和确定书写时期等方面,研究成效显著。
C.以古老的甲骨文为研究对象的甲骨学,在与前沿科技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法,迸发出盎然生机。
D.虽然人工智能与古文字研究存在天然契合点,但要使二者深度结合的模式日臻完善,还需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人工智能。
2023-02-12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由正圆形、写意的太极阴阳鱼、北斗星、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等要素组成。圆形构型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满”,太极阴阳鱼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北斗星是自远古时起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又体现了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的行业特点。这个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被命名为“北斗”也正源于此。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则体现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价值追求。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可提供多种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其中,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等三种全球服务,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四种区域服务。

定位导航授时服务。通过30颗卫星,免费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全球范围水平定位精度优于9米,垂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

国际搜救服务。通过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向全球用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遇险报警公益服务。创新设计返向链路,为求救者提供遇险搜救请求确认服务。

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具备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1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为特定用户提供全球随遇接入服务,最大单次报文长度560比特(40个汉字)。

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面向授权用户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最大单次报文长度14000比特(1000个汉字),具备文字、图片、语音等传输能力。

星基增强服务。创新集成设计星基增强服务,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类精密进近服务,支持单频及双频多星座两种增强服务模式,可为交通运输领域提供安全保障。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创新集成设计精密单点定位服务,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免费向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定位精度水平优于30厘米、高程优于60厘米、收敛时间优于30分钟的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

地基增强服务。建成地面站全国一张网,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事后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

(摘编自《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

材料三:

北斗已经在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比如在沙特阿拉伯,已经应用于测量测绘地理信息的采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沙漠人员或者车辆定位等重要领域,当地用户都认为北斗非常好用。在对塔吉克斯坦的大坝变形监测中,北斗系统对萨雷兹湖大坝进行实时连续监测,精度达到毫米级,保证了大坝安全和当地人民生命安全。在黎巴嫩,北斗高精度技术成功运用到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码头的施工测量。非洲布基纳法索政府将北斗用到医院建设的精确测绘过程中,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6天就完成了施工测量,缩短了一半以上的建造时间,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北斗在南亚、东欧、西亚、北非也得到成功应用。我们还和俄罗斯进行了更强、更紧密的合作,签署了到2025年之前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加强两国跨境运输导航应用等多领域合作方面,北斗系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摘编自2022114日国新办《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的行业特点,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B.北斗导航系统率先提供的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可为全球传输文字、图片及语音,单次报文长度可达1000个汉字。
C.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是指在定位、测速、授时、收敛时间等方面为用户提供的增强服务。
D.北斗导航系统在全球应用广泛,不仅助力信息采集、市政建设,也在跨境运输等多领域合作方面发挥作用。
6.假如你是国新办《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名现场记者,获得了向新闻发言人提问的机会,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回答了你的哪些问题?
2023-02-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遍地杨梅

刘燕成

天柱县的梅花苗寨是湘黔“四十八寨”中与湘西接壤的古苗寨之一,由埂冲、长圳、梅寨、洞上、黄腊冲、吴家垠等十余个小寨组成。寨内有湘黔古苗岭高云山,山上高云庵,是苗家人世代朝拜的佛教圣地之一,湘黔古盐道从梅花苗寨穿过,至清水江滨的远口古镇,最后抵达天柱。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父亲和母亲在梅花苗寨的埂冲小寨里生下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并艰难将我们抚养成人。

其实细细算来,我至今已在异乡生活了20余年,比在梅花苗寨待的时间还要久,但故乡之于我,是永生抹不掉的胎痕。故乡漫山遍野都长满了杨梅和油茶,梅雨时节,纷纷冗冗的绵绵雨雾,层层叠叠地缠裹在梅岭茶林间,时不时有山鸟穿过雨雾腾飞而起的美丽身姿,有云雾里放早牛的山娃的读书声,以及梅岭下的瘦泥田间回旋着的父亲耕田的吆喝声。

春天悄悄来临之时,杨梅树就慢慢地长出了细嫩的绿叶。叶片下面是稍显青黄的小果粒,这便是杨梅。长杨梅的杨梅树是不开花的,要是遇见飘满花香的杨梅树,我们就知道其为“公杨梅”。寨里人最不喜欢公杨梅,认为它光长着枝杆不结果,是“花花肠子”,遇见了便用刀斧砍来当柴火。在故乡,年轻的苗家儿郎喜欢以杨梅作情歌来唱:“妹要恋郎快开口,莫作杨梅暗开花;高山顶上种棵梅,样得梅花开开来?样得梅花结梅子,样得阿妹金口开?”姑娘们固然也就这样答道:“一树杨梅半树红,你做男人胆要雄;只有男人先开口,女人开口脸会红。”

然而,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愁绪,我自小就会为一棵开花的杨梅树暗自悲伤。每次看见寨子里的人砍回一棵棵粗壮的杨梅树,我就知道,又一树满枝飘香的杨梅消失了。事实上,我更喜欢开花的杨梅树。我以为任何果实都是以花为媒、以花为亲,倘若没有会开花的杨梅树,就不会结出杨梅来。只是我弄不明白,杨梅竟然长在无花的杨梅树上,这算不算植物界的一种秘密呢。我悲悯起那飘满花香的梅枝来,它们经历了花开的剧痛,而真正的果实却在别处。

梅花苗寨通往世外的山路,有千百条。这些山路没有名字,却被祖先和故乡人踩得越来越瘦,弯弯曲曲地,绕过邻近的湘西村寨,然后到达湘黔接壤的集镇竹林古街,以及其他更远的地方。小时去竹林古街赶乡场,大多是要挑着两筐红彤彤的杨梅去的。这梅子,充满了野性,酸酸地,却也带有几分甜味儿。从湘西那边过来赶场的人,脑瓜子好使,他们大篓大篓地收购了摆在地摊上的杨梅,用拖拉机载了回去,倒进泥缸,用米酒或苞谷酒泡着,不出半月,醇香的杨梅酒就泡制成了。

杨梅熟的时候,秧苗就抽青了。故乡的秧田大多是夹挤在山谷里的,不成丘,也不成块,像带状,缠裹着梅岭一梯一梯地向上飘。地势高的,受光好,秧苗长得要好些;可梅岭低处的那些秧田,像癞子头,青一块,白一块,长势不佳。父亲的秧田管得勤,田坎割得高,秧苗通风透光好。寨子里的人都说父亲真正懂得如何管理农田,深谙耕犁之道,但父亲不以为然。父亲说他喜欢田坎上的梅树,割亮了梅树脚下的杂草,一是可以用杂草做农肥,二来,待到梅子熟了,用不着爬树,光捡落到地上的就够吃了。那一年,寨子里的杨梅肿水延了时节,老家屋外的竹林也一直泛着红叶,还开了许多花。就在那年深秋,母亲去了,她刚刚上四十六岁。那段日子,我常常看见父亲躲在老家屋背的杨梅林里哭泣,那一季杨梅林,叶子落得精光,厚厚地堆积在树脚,踩上去,可听得见低沉的足音。

然而,我到底读不懂父亲的孤寂,越是感受着父亲的艰难和伟大,我就越是迷茫在那默默无语的父爱里。尽管这样,我牢记着这样一个事实:是父亲孤独地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拉扯成人,之后,父亲又一个人默默地守着他为我们搭建的家。慢慢变老的父亲,常常沉醉于围裹着老屋的青山绿水,每每夜风吹过屋后的梅岭,每每山鸟在竹林间唱响归巢的夜歌,每每月光穿过了屋檐下的山沟,父亲就会按响他拴挂在木楼顶上的喇叭。喇叭是父亲去湘地的医院看病时从街边地摊上买回来的,一个人在家,没有伴说话,父亲就和喇叭对唱他年轻时特别喜欢的老歌。

我常常在梦里回到故乡,梦见自己坐在故乡的杨梅树下,头顶是红透的杨梅,耳畔隐隐约约飘过高云庵传来的木鱼声。我突然想起清人杨芳灿《杨梅》诗中的句子:“闲销暑,露井水亭清坐,不须料理茶磨。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饷我?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忆吾家果,忆年少往事,忆父亲,忆一个人的梅花苗寨,不知不觉间,泪水便溢满眼眶。

(节选自刘燕成《故乡志》,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梅花古寨,文笔隽永、情感细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漂泊异乡的厌倦。
B.梅花苗寨在作者心里是“永生抹不掉的胎痕”,其中的风物人情根植于作者内心,令他魂牵梦萦,终生怀想。
C.作者笔下的湘黔苗寨一派祥和,云雾里山娃的读书声和瘦泥田间父亲的吆喝声,愈发衬托出苗寨的空灵幽静。
D.文章结尾作者引用了清人杨方灿的《杨梅》诗中的句子,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充盈着作者的的思乡之情。
8.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本文标题为“遍地杨梅”,有人说换成“一个人的梅花苗寨”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3-02-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邯郸之难,昭奚恤谓楚王曰:“王不如无救赵,而以强魏,魏强,其割赵必矣。赵不能听,则必坚守,是两弊也。”

景舍曰:“不然。昭奚恤不也。夫魏之攻赵也,恐楚之攻其后。今不救赵,赵有亡形,而魏无楚忧。是楚、魏共赵也,害必深矣!何以两弊也?且魏全兵以深割赵,赵有亡形,而见楚之不救己也,必与魏合而以谋楚,故王不如少出兵以为赵援。赵恃楚劲,必与魏战。魏怒于赵之劲,而见楚救之不足畏也,必不释赵。赵、魏相弊,而齐、秦应楚,则魏可破也。”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拔,楚取睢、濊之间。

江乙欲恶昭奚恤于楚王而力不能,故为梁山阳君请于楚。楚王曰:“诺。”昭奚恤曰:“山阳君无功于楚国,不当封。”江乙因得山阳君与之共恶昭奚恤。

江乙恶昭奚恤,谓楚王曰:“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狗恶之,当门而噬之。邻人惮之,遂不得入言。邯郸之难,楚进兵,大梁将取矣,昭奚恤取魏之宝器,以臣居魏知之,故昭奚恤常恶臣之见王。”

江乙欲恶昭奚恤于楚,谓楚王曰下比周则上危下分争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于王何如”王曰:“此君子也,近之。”江乙曰:“有人好扬人之恶者,于王何如?”王曰:“此小人也,远之。”江乙曰:“然则且有子杀其父,臣其主者,而王终已不知者,何也?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王曰:“善。寡人愿两闻之。”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谓楚王曰/下比周/则上危下分/争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于王何如/
B.谓楚王曰/下比周/则上危/下分争/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于王何如/
C.谓楚王曰/下比周/则上危下分/争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于王何如/
D.谓楚王曰/下比周/则上危/下分/争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于王何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割赵必深”与“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中的“深”字含义不同。
B.“昭奚恤不知也”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中的“知”字含义相同。
C.“请封于楚”与“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封”字含义不同。
D.“臣弑其主者”与“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孟子》)中的“弑”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邯郸之难,昭奚恤向楚王进言,劝楚王不要去援助赵国,应增强魏国实力,形成赵魏两国相斗而两败俱伤的局面。
B.景舍不赞同昭奚恤的看法,认为楚王可以派出少量兵力,虚张声势地援助赵国,以避免赵国转而与魏国合作谋楚。
C.江乙在楚王面前将昭奚恤暗讽为恶狗,实指昭奚恤不愿意楚王见自己的原因,是担心他收取魏国宝器的事情暴露。
D.江乙指出楚王只喜欢听好话而讨厌听坏话的危害,其最终的目的是想让楚王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魏怒于赵之劲,而见楚救之不足畏也,必不释赵。
(2)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
2023-02-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