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辽宁 高二 期末 2023-07-26 1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技术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应该优先被应用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例如人工智能艺术。一如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摄影术,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也可以为大众带来更多廉价、丰富的艺术品,“人工智能模拟时代的艺术品”同样具有一定的解放性,将艺术从过度神秘化中解放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促使人们理解艺术家本人的作用,重视人与机器的关系,思考人类艺术的本质,更加珍惜那些无法被算法化、形式化的要素,如个体性、否定性等,而这些要素才是使人之为人的非同一性力量。如艺术家依力克在他的行为和装置艺术中,将自己绑在运转的机械臂上绘画,表现了人如何在机器的操控下进行艺术创作,这种人工智能艺术仍然能够体现人类艺术的反思精神,并非只是文化工业产品。

之所以阿多诺认为审美合理性可以纠偏工具合理性,还因为审美理性中有着模仿要素。同一性是主体对客体的同一和压制,因此,要改变同一性,首先应该改变这种主客体的不平等状态。艺术的模仿是主体对客体的模仿,主体与客体在艺术活动中是平等的,人们应该从艺术中学习这种模仿要素。

在现代技术与人的关系上,却缺少这种模仿要素和平等性质。马克思早就指出,机器对人的异化导致人成了机器的一部分。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促使人将一切在场者当作技术的持存物,机器催逼自然与人类,机器生产与统治相关。机器本来是人的工具,结果反过来成了人的控制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可能会加剧这种控制,因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生产,还可以控制生产的过程。哈贝马斯描述了自动化技术下的人机关系,“在这个阶段上,人和机器的关系看来是倒置的。人机系统的领导权转交给了机器,人放弃了监督使用技术手段的角色”。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机关系,引入艺术中的平等和解方式成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手段。

人工智能的美学思考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治理能起到重要作用。2019年,欧盟出台了《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我国科技部则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专家根据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思想,提出了“人机和谐”的观点并被采纳。现阶段的人机关系,一方面需要确保人对机器的控制权,以保证安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的和谐发展。在未来,当人工智能真正拥有了智能和主体性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它呢?正如康德所说,人和其他的“理性存在者”都应该是目的而非手段,那么我们也应该平等地看待人工智能。这种人与机器的平等协作,实际上是人类自身理性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平等的观念,是无法从工具理性中获得的,艺术和审美活动中则包含了平等、自由的要素,审美理性为这种和解提供了可能。这也与儒家所倡的“乐者为同”旨趣相近。

人工智能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包括文艺创作等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该也可以用来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人工智能应成为辅助人们的智能工具,而不应成为一种会取代、控制和异化人类的自动机器。

人工智能美学的任务不是为了简单地肯定人工智能艺术,实际上,目前的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只是人类艺术的模拟,谈不上创新和想象,人工智能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主体。我们也应该看到,智能科技被应用于文化工业领域如智能推荐、观众定位等,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审美习惯甚至是认知方式。而且,我们也要警惕,人工智能在逐渐代替人进行脑力劳动时,人类的创造性、想象力和鉴赏力可能会慢慢萎缩、消退,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会被人工智能圈禁,人与人、人与自然会被隔绝开来。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信任体系出现崩塌的危险,人工智能美学除挖掘人工智能艺术中的积极因素之外,更提醒我们需要珍视人类艺术。人类艺术作为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它无法被人工智能完全模拟并代替,而这也是审美理性的重要特质。

(摘编自陶锋《人工智能美学视域中的审美理性》)

材料二:

ChatGPT的文艺创作也有缺陷,如依赖数据资源、创造虚假信息、有立场偏见等。而且ChatGPT人机交互的模式也决定了人是主动提问的一方,而机器只是生成答案;机器也许可以模仿人类的自然语言,目前却无法生成人类的自我和意识。自我和意识的概念与人类的创造力密不可分。没有自我和意识,就没有创造力。就是说,在机器变得有意识之前,它只是一种扩展人类创造力的工具。人工智能是否最终变得有意识,真正具有创造性?人工智能的意识会和我们的意识一样吗?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或许,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人类与有意识的机器的相互理解。但是,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如果一只狮子能说话,我们可能不会理解它,这同样适用于机器。如果人工智能变得有意识,人类也不太可能理解。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这样的,我们在理解人工智能在绘画、音乐、小说甚至数学等方面创造性的产出成果时有破解机器密码的感觉。

目前,人工智能的所有创造力都是由人类代码发起和驱动的。除了我们让它们做的事情,没有看到人工智能主动地表达自己,也许人类用来想象和创新的创造力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触及的能力。而且,我们还需要看到,目前人类创造算法的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由扩展艺术创作的愿望推动的,而是由产业和公司的利润推动的。现在对人工智能有大量的炒作,对其功能也有夸大的成分。

(摘编自余静远《人工智能的文学创作:实践与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模拟时代的艺术品”将艺术从过度神秘化中解放出来,而人工智能艺术也能够体现人类艺术的反思精神。
B.“艺术中的平等和解方式”在文中指用和谐、平等的观念来看待人工智能,利用审美理性为人与人工智能的和解提供可能。
C.“如果一只狮子能说话,我们可能不会理解它”,因为狮子能理解人类,而人类不能理解狮子,人类不能平等地看待狮子。
D.“也许……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触及的能力”中“也许”使表达准确,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限制了范围,使表达严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艺术可以促使人们去思考人类艺术的本质,更加珍惜如个体性、否定性等无法被算法化、形式化的要素。
B.人工智能可以控制生产的过程,在描述自动化技术下的人机关系时,作者说“在这个阶段上,人和机器的关系看来是倒置的”。
C.作为理性和非理性结合的人类艺术无法被人工智能完全模拟并代替,所以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信任体系出现崩塌的危险。
D.机器也许可以模仿人类的自然语言,目前却无法生成人类的自我和意识,因此也就没有创造力,人工智能最终不会变得有意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在文艺创作方面人工智能不如人”观点的一项是(       
A.如果桌子上只有餐巾纸、餐盘、餐具等物品,但是缺少食物,人类很容易推断出这个餐桌是空的,但是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误判。
B.用人工智能进行文艺创作,可以保证作品的数量和基本质量,不像传统创作那样,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反复的润色才能完成。
C.人工智能缺乏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其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在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方面与作家的文学作品相比,仍显稚嫩。
D.在人脸识别技术中,由于训练数据库中只包含了一些人的照片,这就导致了在面对其他人时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或者误判的情况。
4.如何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5.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有哪些作用?目前存在什么缺陷?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死去活来

[中国台湾]黄春明

下一次,下一次我真的就走了。下一次。她说了之后,尴尬地在脸上掠过一丝疲惫的笑容就不再说话了。

不是病。医院说,老树败根,没办法。没时间了,还是快回家。就这样,送她来的救护车,又替老人家带半口氧气送回山上。

八十九岁的粉娘,在阳世的谢家,年岁算她最长,辈分也最高。她在家弥留了一天一夜,好像在等着亲人回来,并没有医院断得那么快。家人虽然没有全数到齐,大大小小四十八个人从各地赶回来了。这对他们来说,算难得。好多人已经好几年连大年大节,也都有理由不回来山上拜祖先了。这次,有的是顺便回来看看自己将要拥有的那一片山地。另外,海外的一时回不来,越洋电话也都联络了。

炎坤里里外外跑来跑去,拿东西招待远地回来的家人。他又回到屋里探探老母亲。这一次,他撩开帘布,吓了一跳,粉娘向他叫肚子饿。大家惊奇地回到屋子里围着过来看粉娘。

粉娘要人扶她坐起来。她看到子子孙孙这么多人聚在身旁,心里好高兴。她忙问大家:呷饱未?大家一听,感到意外地笑起来。大家当然高兴,不过还是有那么一点觉得莫名的好笑。

幺儿当场考她认人。我,我是谁?

你呃,你愚昆谁不知道。大家都哄堂大笑。他们继续考她。能叫出名字或是说出辈分关系时,马上就赢得掌声和笑声。但是有一半以上的人,尽管旁人提示她,说不上来就是说不上来。她怪自己生太多,怪自己老了,记性不好。

当天开车的开车,搭镇上最后一班列车的,还有带着小孩被山上蚊虫叮咬的抱怨,他们全走了。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光,才要光。粉娘身体虽然虚弱,需要扶篱扶壁帮她走动,可是神明公妈的香都烧好了。已开始默默地为儿孙们祈福。

粉娘两只手平放在藤椅的扶手上,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露出咪咪的笑脸,望着观音佛祖妈祖婆土地公群像的挂画。她望着此刻跟她生命一样的红点香火,在昏暗的厅堂,慢慢地引晕着小火光。释放檀香的香气充满屋内,接着随袅袅的烟缕飘向屋外,和蒙蒙亮的天光浑然一体。

不到两星期的时间,粉娘又不省人事,急急地被送到医院。医院对上一次的回光能拖这么久,表示意外神奇。不过这一次医院又说,还是快点回去,恐怕时间来不及在家里过世。

粉娘又弥留在厅头。随牧护车来的医师按她的脉搏,听听她的心跳,用手电筒看她的瞳孔。他说:快了。

炎坤请人到幺女的高中学校,用机车把她接回来,要她打电话联络亲戚。大部分的亲戚都要求跟炎坤直接通话。

会不会和上一次一样?

我做儿子的当然希望和上一次一样,但是这一次医生也说了,我也看了,大概天不从人愿吧。炎坤说,对方言语支吾,炎坤又说,你是内孙,父亲又不在,你一定要回来。上次你们回来,老人家高兴得天天念着。

几乎每一个要求跟炎坤通话的,都是类似这样的对答。而对方想表示即时回去有困难,又不好直说。结果,六个也算老女人的女儿辈都回来了,在世的三个儿子也回来了,孙子辈的内孙外孙,没回来的较多,曾孙都被拿来当年幼,又被他们的母亲拿来当着需要照顾他们的理由,全都没有回来了。

又隔了一天一夜,经过炎坤确认老母亲已经没有脉搏和心跳之后,请道士来做功德。但是锣鼓才响起,道士发现粉娘的白布有半截滑到地上,尸体竟然侧卧。他叫炎坤来看。粉娘看到炎坤又叫肚子饿。他们赶快把拜死人的脚尾水、碗公、盛沙的香炉,还有冥纸、背后的道士坛统统都撤掉。在樟树下聊天的亲戚,少了也有十九人,他们回到屋里围着看粉娘。被扶坐起来的粉娘,缓慢地扫视了一圈,她从大家的脸上读到一些疑问。她向大家歉意地说:真歹势,又让你们白跑一趟。我真的去了,去到那里,碰到你们的查甫祖,他说这个月是鬼月,歹月,你来干什么?粉娘为了要证实她去过阴府,她又说:我也碰到阿蕊婆,她说她屋落得厉害,所以小孙子一生出来怎么不会不兔唇?……围着她看的家人,都露出疑惑的眼神。这使粉娘焦急了起来。她以发誓似的口吻说:

下一次,下一次我真的就走了。下一次。最后的一句下一次几乎听不见。她说了之后,尴尬地在脸上掠过一丝疲惫的笑容就不再说话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粉娘两次死而复活后,粉娘的子子孙孙等的各种反应显示出当时的世态和人情。
B.小说运用了大量地方语言,通过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呷饱未”“幺儿”“歹势”。
C.粉娘复活后为儿孙上香祈福与亲人们因路途遥远都不愿回来给她送终形成鲜明对比。
D.小说运用了黑色幽默的写法,读起来有些好笑,然而静思后却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悲凉。
7.关于文中粉娘拜佛烧香和去了地府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刻意安排此类情节是为了表现粉娘相信封建迷信,突出其形象特点。
B.尽管身体虚弱,却天还未光就去给神佛上香,表现了粉娘心系儿孙福祉。
C.“露出眯眯的笑脸”望神佛画、看香火等细节表现了粉娘对生死的淡然。
D.粉娘的地府见闻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的传奇色彩。
8.小说以“死去活来”为标题有何特点和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结尾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癸卯,天未明,(武)元衡入朝,出所居靖安坊东门。有贼自暗中突出射之,从者皆散走,贼执元衡马行十余步而杀之,取其颅骨而去。又入通化坊击裴度,伤其首,坠沟中。毡帽厚,得不死。傔人王义自后抱贼大呼,贼断义臂而。京城大骇。于是诏宰相出入,加金吾骑士张弦露刃以卫之,所过坊门呵索甚严。朝士未晓不敢出门。上或御殿久之,班犹未齐。贼遗纸于金吾及府、县,曰:毋急捕我,我先杀汝。故捕贼者不敢甚急。兵部侍郎许孟容见上言:自古未有宰相横尸路隅而盗不获者,此朝廷之辱也!因涕泣。又诣中书挥涕言:请奏起裴中丞为相,大索贼党,穷其奸源。戊申,诏中外所在搜捕获贼者赏钱万缗官五品敢庇匿者,举族诛之。于是京城大索,公卿家有复壁、重橑者皆索之。成德军进奏院有恒州卒张晏等数人,行止无状,众多疑之。庚戌,神策将军王士则等告王承宗遣晏等杀元衡。吏捕得晏等八人,命京兆尹裴武、监察御史陈中师鞫之。癸亥,诏以王承宗前后三表出示百僚,议其罪。陈中师按张晏等,具服杀武元衡。张弘靖疑其不实,屡言于上,上不听。戊辰,斩晏等五人,杀其党十四人,李师道客竞潜匿亡去。李师道置留后院于东都,本道人杂沓往来,吏不敢诘。时淮西兵犯东畿,防御兵悉屯伊阙。师道潜内兵于院中,至数十百人。谋焚宫阙,纵兵杀掠,已烹牛飨士。明日,将发,其小卒诣留守吕元膺告变,元膺亟追伊阙兵围之。贼众突出,防御兵踵其后,不敢迫。贼出长夏门,望山而遁。是时都城震骇,留守兵寡弱。元膺坐皇城门,指使部分,意气自若,都人赖以安。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诏中外A所在B搜捕C获贼者D赏E钱万缗F官五品G敢庇匿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度毡帽厚”与“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两句中的“度”含义不同。
B.“贼断义臂而去”与“彭泽去家百里”(《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去”含义不同。
C.金吾,古官名。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巡行京师、掌管治安的武职官员。
D.“李师道置留后院于东都”与“至于颠覆”(《六国论》)两句都是状语后置句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客在天未亮的时候刺杀宰相武元衡和裴度,虽然裴度幸免于难,但可以看出行凶者计划周密,目标明确。
B.刺客杀了人,后来还敢在金吾卫和府、县留下字条威胁官吏,让官吏不敢追捕得太急,表现了刺客的嚣张。
C.兵部侍郎许孟容拜见皇上时表达了对宰相武元衡遇刺的愤怒,并在朝堂上向皇上举荐了裴度接任宰相一职。
D.神策将军王士则等人举报王承宗派张晏等谋害武元衡,官吏便抓捕了张晏等相关嫌疑人,命裴武陈中师进行审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中师按张晏等,具服杀武元衡。张弘靖疑其不实,屡言于上,上不听。
(2)元膺坐皇城门,指使部分,意气自若,都人赖以安。
14.有人认为武元衡遇刺案的主谋应该是李师道,请结合全文说明这种说法的依据。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羌村三首·其二

杜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①公元757年,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触怒唐肃宗离开凤翔,在兵荒马乱中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写下此诗。②晚岁,诗人此时四十六岁。③娇儿,杜甫的小儿子,名宗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叙写了诗人还家后的心情,“晚岁”只是诗人的感受,并不是诗人真的老了。
B.“畏”有害怕之意,三、四句写小儿子整日围绕身边,害怕自己回家没几天又要离开。
C.七、八句写萧萧北风劲吹,诗人既念家事,又忧国事,此时此刻百感交集,备受煎熬。
D.最后四句写诗人为今年的醇香美酒已酿好而欣慰,诗人斟满酒,畅快痛饮,感到满足。
16.诗人回家后为什么“少欢趣”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7-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两句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作者要赡养祖母终老。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以动物都难以逾越的夸张手法表现蜀道的高峻。
(3)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两句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诗人为酒菜欠丰盛而感到抱歉的话语。
2023-07-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谭其骧从不拿学问做名利的敲门砖,不去一味迎合学术热点。谭其骧后学,任何人想在学术上真正取得一点成就,还是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要去写应时文章。谭其骧对待研究工作,总是低调、严谨,从不自标新潮,树立体系,但他的各种学术成果因富有创新、厚重难移而为学界所推崇。

谭其骧经常教导学生不能迷信权威,要敢于提出新见,超越前人。前人说的,权威定的,当然应该充分重视,但并非都是对的,更不是不能更动的。只有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他还对学生提出要求:我应该超过前人,你们应该超过我。只有这样,学术才能进步。

谭其骧把自身经历来举例,他表示自己写的不多文章,但从不迷信权威,助力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他说,自己不想,或旧酒新装,即使不能前无古人,至少也要于旧说有所补益;如果说几十年来多少取得了一点成就的话,重要的一条是不迷信。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内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07-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良好的睡眠是提高免疫力、维持身体健康的首要前提。然而近年来,好好睡一觉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奢侈品,各种不健康睡眠的现象明显增多,进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事实上,早在2020年,国人睡眠调查问卷的结果就显示,人们整体入睡的时间延迟了2~3小时,很多人常常辗转反侧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入睡,或者入睡了,,最终熬到天亮。,这让失眠人群羡慕不已。但也有人睡着之后就立马开始打呼噜,或睡不了多久就会醒来,之后又得继续睡,反反复复好几次,这在临床上就是一种睡眠障碍疾病的表现。如果白天犯困还伴有猝倒,那么很可能是发作性睡病。需要强调的是,约75%的发作性睡病患者会有猝倒症状,猝倒是发作性睡病的特征性表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突然发生猝倒可能导致摔伤、烧伤或交通事故。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根据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给“发作性睡病”简要地下定义,不超过65个字。
2023-07-2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8年,甘相伟带着找寻人生意义的慷慨志愿来到北大,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令人鼓舞。在一些缝隙时间里,甘相伟到处演讲,讲自己11年在北大边当保安边听课的经历,一遍遍地告诉听众,要找到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找寻自己想要的生活。离开北大是一条分水岭,随着励志潮退去,关注他的人也渐渐减少。20126月,他写的第一本书《站着上北大》正式出版,甘相伟由此被誉为中国保安出书第一人2018年,甘相伟到武汉某校当辅导员,一年之后辞职了;赋闲两年后,他去广东一所职业技校教书。

头顶站着上北大光环的甘相伟,曾经也是媒体重点关注的网红,最终却成为一名普通的打工人,给他带来高曝光率的励志潮已然退去。有人说,这代表着励志叙事已经过时了;也有人认为,励志的故事永远有听众,励志的人物依然广受追捧。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司马光(1019-1086)  《资治通鉴》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杜甫(712-770)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情境补写  下定义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奋斗 励志  人生感悟  记叙性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