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 随堂练习(A)
全国 高一 随堂练习 2023-08-31 81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xié)带     嵘(zhēng) 挥斥方(qiú)
B.上(juè)     (è)        (gě)争流
C.惆(chàng)     (guò)     (kǎi)激昂
D.百(lǔ)       (jú)子洲   (qìng)园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文字中加点词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重阳佳节,志愿者们来到养老院看望老英雄。听他们忆A往昔峥嵘岁月,叹今日B苍桑巨变,年轻人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C风华正茂的年纪,展示出D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努力。

A.往昔B.苍桑C.风华正茂D.意气风发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谁沉浮(主宰)                         漫江碧(表程度,极)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不寻常)     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褒扬清明)
D.挥斥方(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表鄙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2021-10-26更新 | 103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2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练习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毛泽东的词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描写的是哪一条江的美景?(       
A.湘江B.岷江C.赣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7. 毛泽东的词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中的“龟蛇”指的是什么?(       
A.龟山与蛇山B.江中的龟与蛇C.武汉长江大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8. 毛泽东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折腰”是指什么?(       
A.为之倾倒B.舍生取义C.屈身于人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二、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0. 上阕“独立寒秋”一句中的“独立”一词有何妙处?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1. 《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阕是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这些意象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
小阅读-课内 | 较难(0.4)
12. 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意进行简要分析。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3. 第四句的“看”字,一直管到哪里?与《沁园春·雪》中哪个字作用相同?
2022-01-31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1课 沁园春·长沙-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碧”二色都富有生命的力度,勃发着生命的光彩,再加上“遍”“透”的程度修饰,一派蓬勃生机跃然纸上。
B.“漫江碧透”中的“漫”极有特色,它是“遍布”的意思,即放眼望去,整个江中碧绿通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和沉重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儿游动得欢愉自在的景象。
D.“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万类”指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霜天”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霜天,也暗指当时我国的政治气候。
2022-10-04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小阅读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5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6,7,8,9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65字形选择题
30.65朗读和停顿选择题
4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5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60.65文学常识综合  毛泽东(1893-1976)选择题
70.94毛泽东(1893-1976)  理解重要词语选择题
80.94《沁园春·雪》  理解重要词语选择题
90.94文学常识综合  《沁园春·长沙》选择题
二、小阅读
100.65炼字、诗眼课内
110.65把握意象  分析技巧  领会意境课内
120.4炼字、诗眼课内
130.65品味语言  分析、理解内容课内
140.65分析、理解内容课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