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插秧歌》课外拓展练
全国 高一 专题练习 2023-08-31 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瓦匠   

陈铎

东家壁土恰涂交,西舍厅堂初瓦了,南邻屋宇重修造。弄泥浆直到老,数十年用尽勤劳。金张第游麇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手镘坚牢。

[注]①恰涂交:才涂好。②手镘:泥瓦匠涂泥的工具,俗称“抹子”。

1.下列选项中对于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为鼎足对,用“恰”“初”“重”三字相绾,写出瓦匠繁忙的工作,表现他们的辛劳。
B.四、五句紧承前三句,在意思上更进一层,“直到老”“数十年”强调了瓦匠勤劳的一生。
C.这首散曲同《插秧歌》《芣苢》一样,都肯定了劳动的价值,抒发作者的劳动自豪感。
D.这首散曲多用口语,语言明白如话,显得亲切自然,又富有内蕴,经得起咀嚼品味。
2.结合这首散曲赏析“金张第游麇鹿,王谢宅长野蒿”两句。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唐代诗人,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投靠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②共怜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的感恨。
B.首联从贫女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
C.诗的颔联和颈联表明贫女要迎合流俗,喜欢时世俭梳妆,要同别人争妍斗丽。
D.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又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毫无遮掩地倾诉心底的衷曲。
4.“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是千古名句,说说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3-05-06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周秀实田家行(节选)

王庭珪

向来辛苦躬锄荒,剂肌不补眼下疮。

先输官仓足兵食,余粟尚可瓶中藏。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和朋友周秀实一起到田家探访,看到田家生活的艰辛,诗人感慨良多。
B.诗歌第二句运用比喻,以挖肉补疮也不能救得眼前之急,写出了农家的困难。
C.诗的第五、六句写夜里传来捷报,边地将军威武善战,打败了敌兵,令人兴奋。
D.以“天河”象征国家命运,以“腥膻”借代北方侵略者,表现了对胜利的渴望。
6.诗歌的题目提到“田家行”,但诗的后半部分并不写“田家”,怎么理解诗人这样的安排?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节选)

刘学簧

农夫楫楫清波阔,秧稻茸茸森石发,

父儿呼唤手拔齐,千把万把根连泥。

四更乘月躇陇陌,晓烟渐散东方白。

归来吃得饭一盂,担到田头汗似珠。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7.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诗和杨诗都描绘了劳动场景,都洋溢着家人一起参与劳动的生活气息。
B.刘诗前两句将农夫的动作描写和秧苗的形象描写有机结合,生动逼真。
C.杨诗“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可见一家人不同分工。
D.杨诗以“兜鍪”和“甲”分别借代“笠”和“蓑”,暗示插秧紧张和繁忙。
8.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两首《插秧歌》在内容上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