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南 高二 期中 2023-09-02 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们出台了《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这些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根据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还要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且违反法律法规、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威胁,必须坚决纠正和治理。

综合判断,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摘编自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材料二:

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总体上是一个涵义相对宽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内涵边界有所不同。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通过数字产业化,关键技术和核心产业能够不断把消费、生产、服务过程中所创造的数据变成生产要素,从而提供新服务、新应用;通过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企业、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农业数字化和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以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网络化普及,从而持续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并赋能三次产业。

数字经济包括数据和数字技术两个关键要素,数据自古有之,在互联网出现后,因为数码化而记录、积累成为可供计算机快速提取、分析的大数据。近几年来,大数据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成为并列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新要素,这一新要素的出现,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很大,值得社会各界认真研究。数据要素具备低边际成本、无损耗、易复制等特点,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引擎;数字技术具备迭代快、扩散快、渗透性强等特点,两者通过加快创新的供给和扩散,优化生产函数中的要素配置,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产业竞争优势。

数字产业属于换道超车型产业,新结构经济学根据一个产业和世界前沿的差距、是否符合比较优势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周期的长短等,将实体经济体的产业分为五种类型;追赶型、领先型、转进型、换道超车型以及战略型。其中换道超车型产业的特征是:产品、技术研发周期特别短,通常6~18个月就有新一代技术投入应用,研发的关键投入是人力资本,数字产业符合这些条件,是典型的换道超车型产业。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的宝贵机遇,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8%,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可帮助我国数字经济的GDP占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制造业为内核的实体经济也会实现提质增效发展。

上述五种类型产业与数字经济的结合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汽车业是一个标准的追赶型产业,但汽车与数字技术结合后带来的无人驾驶等新技术,以及汽车业向服务业延伸,都为中国汽车业的追赶带来机遇。

此外,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方面,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在数据资源、人力资本和市场体量方面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一是数据优势。大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被称为“21世纪的石油”。中国有超过10亿网民,产生了海量数据资源。二是人才优势。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创新型人才绝对数量高,在研发上有人才优势。三是市场优势。中国不仅是数据大国、人口大国,也是市场大国、应用场景大国,这些优势结合起来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摘编自人民日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属于国家战略。
B.我们出台的《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C.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这不仅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且威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D.从不同的视角解读,数字经济内涵边界有所不同。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其概念涵义相对宽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制造业的工艺流程伴随着互联网产生,成为可供计算机快速提取、分析的大数据。
B.大数据是并列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新的生产要素,被称为“21世纪的石油”。
C.换道超车型产业作为实体经济体的五种类型之一,其产品、技术研发周期特别短。
D.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数据资源、人力资本和市场体量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现在每年的各种网络犯罪和攻击,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4000亿美元以上。
B.大数据技术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以统计学、数学、计算机为三大支撑性学科。
C.汽车与数字技术结合后带来的无人驾驶等新技术,都为中国汽车业的追赶带来机遇。
D.中国有超过10亿网民,产生了海量数据资源。
4.材料一说“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5.如何做大做强我国数字经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与灯笼

唐波清

父亲一辈子为灯笼活着。

花市灯如昼。1937年元宵节,在挂满灯笼的夜晚,父亲伴着喜庆和团圆来到这个世界,父亲呱呱坠地的时候,爷爷正在堂屋里头扎灯笼,奶奶说,你给娃取个名儿吧,爷爷脱口而出,就叫“灯笼”。从此,街坊邻居都管父亲叫“灯笼”,这个小名儿挺响亮。

父亲七八岁的时候,爷爷就手把手地教他扎灯笼,爷爷说,扎好一个灯笼大致有6道工序:选材备料,扎骨架,糊纸,纸张处理,配色,搭配装饰。

父亲聪明伶俐,很快就熟记了选材备料的五件事儿。一要选好扎骨架用的竹簧、竹皮、竹竿,其中竹簧、竹皮要竹节少,无虫蛀,薄厚一致;竹竿要亮洁,无霉变;要将粗竹簧、竹皮、竹竿用尖刀拉划成细竹篾。二要选韧性好、拉力强的好麻纸,要将麻纸裁成5公分宽、1520公分长的窄条,用于连接骨架的各个接头,三要选好白纸,最好选择35克普通白纸。四要选好油光纸、皱纹纸和普通纸。五要选好油漆,大多用红、黄、绿三种颜色。

转眼,父亲变成小伙子。子承父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亲的手艺精湛,他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灯笼匠。父亲起早贪黑,灯笼装满几间屋子。譬如有石榴灯,两个石榴连体开着,灯嘴有8个瓣,有12片叶子。乡里人过年过节,娘家人给新婚女儿送石榴灯,希望女儿早生贵子,多子多福。譬如有莲花灯,灯的下部是莲藕,莲头满满实实,莲尾飘飘扬扬,寓意后继有人;莲藕有莲头、莲身、莲尾,象征有头有尾。譬如有赏玩灯,十二生肖,栩栩如生,大花灯可做成好几米高,小花灯可放在手里把玩。

父亲的得意之作,就是那盏大红大紫的石榴灯。有事没事,父亲总要久久地观赏它。

之后父亲有了母亲,有了我。母亲说,你给娃取个名儿吧。父亲脱口而出,就叫“大灯笼”。

父亲没日没夜地扎灯笼,就想让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年,父亲上山砍竹子,被一条毒蛇咬伤,险些丢了性命。父亲的腿肿胀得如同象腿一般粗,在竹椅上一躺就是两个月,他斜躺着吃力地扎灯笼,不能也不敢停下来,一家人好几张嘴等着吃饭呢。

父亲的腿伤留下了后遗症。从此,父亲走路,左瘸右拐。

父亲的小名儿叫灯笼,我叫大灯笼,“灯笼”便教“大灯笼”扎灯笼。

父亲说,扎灯笼最费时间的环节就是扎骨架、糊纸和纸张处理。譬如扎骨架,根据所要扎制的对象,构思,下料,大的花灯分两次完成。先扎出大概轮廓的骨架,再小心扎填细微部分。扎小的花灯一次就可以完成。譬如糊纸,在两个骨架的竹篾子之间,要撕成与空间大小相当的纸,用毛笔刷上浆糊,粘牢,裱糊。譬如纸张处理,这是关键一环。要将秘制配方用毛笔涂湿整个灯面,涂完之后,晾晒,整个灯体方显丰满。

我一边念书,一边学扎灯笼。十几岁时,我扎的灯笼几乎可以和父亲媲美。父亲满意地笑了。其实,父亲的心里还装着一个梦想,指望我考上大学。

1977年恢复高考。父亲挑着一担灯笼,在县城的考场附近一瘸一拐地叫卖;我坐在考场内冷静地答题。写作文时,很自然地联系上了父亲与灯笼,一时心有所悟,灵感勃发,健笔如飞。许是灯笼带给我的好运气,不久我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父亲看起来比我更高兴。1978年春天,父亲挑着一担灯笼,瘸瘸拐拐一直送我到车站。父亲远远地望着,眼里似乎跳动着我走进大学校门的画面。

父亲没日没夜地扎灯笼,卖灯笼,一门心思就想供我好好上大学。大一那年的秋天,原本是收获的季节,可父亲却在砍竹子的山上滚落悬崖。捡了一条命,父亲却瘫痪了,只能坐轮椅。

轮椅上的父亲,依然倔强地扎灯笼。

大学毕业,我主动申请回到乡中学教书,我要照顾轮椅上的父亲。成了家后,我有了老婆,有了孩子。老婆说,你给娃取个名儿吧,我脱口而出,就叫“小灯笼”。

“小灯笼”长得快,天天推着父亲的轮椅转圈。

轮椅上的父亲,手把手地教“小灯笼”扎灯笼。父亲对“小灯笼”说,扎灯笼最出彩的工序就是配色和搭配装饰。先说配色,上色分单色和复色两种,民间流行的石榴灯、莲花灯一般为单色,现实的、写实的一般为复色,有颜色过渡,譬如动物灯、造型灯。再说搭配装饰,提前设计好各种花瓣和剪纸图案,装饰要灵动,搭配要巧妙。不折不扣地完成6道工序,一只完美的灯笼终于诞生。

“小灯笼”在父亲扎的灯笼中长大。大学毕业以后,他把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灯笼拍成照片,挂在网上,订单如雪花般飘来,忙得轮椅上的父亲不亦乐乎。

2021年的春天,84岁的父亲一病不起,卧床两个月,奄奄一息。父亲十几天没吃没喝,居然也没咽下最后一口气。街坊邻居很诧异,家里人也很诧异。

“小灯笼”钻进后院的杂屋,终于找到了那盏大红大紫的石榴灯。“小灯笼”将石榴灯挂在父亲的床头,点燃蜡烛,石榴灯闪动的光亮,照映得父亲红光满面。

父亲含着笑,黄浊的眼珠不再转动……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多次交代“1937年”“1978年”等时间,目的是说明扎灯笼技艺历久弥新。
B.那盏大红大紫的石榴灯代表了父亲的最高水平,父亲临死前看到它后才得以瞑目。
C.从祖孙三代的名字“灯笼”“大灯笼”“小灯笼”可以看出灯笼对这个家庭的重要意义。
D.“依然倔强地扎灯笼”中的“倔强”一词含义丰富,写出父亲这个人颇为固执和偏激。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父亲一辈子为灯笼活着”开篇,既简洁概括了小说的内容,也为后文留下诸多悬念,激起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B.小说依次写到“父亲七八岁”“父亲变成小伙子”“之后父亲有了母亲”“轮椅上的父亲”“84岁的父亲”,便于推动情节发展。
C.画线句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展现出考场内外“我”与父亲各自的行为,深深表达出“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D.晚年的父亲与“轮椅”为伴,小说通过对父亲坐轮椅的原因的介绍,重在突出“我”对父亲瘫痪却无钱救治的自责之情。
8.小说中详写父亲传授扎灯笼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有着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9.父亲看着石榴灯,含着笑而去。请简要分析本文这一结尾的作用。
2023-09-0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欲伤安平君。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夫一人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且安平君之与王也,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于民;外怀戎翟,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其志欲有为也。愿王之察之。”异日,而王曰:“召相单来。”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貂勃从楚来,王赐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单而来。”貂勃避席稽首曰:“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王上者孰与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与齐桓公?”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则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而王曰‘单,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今国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王不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危矣!”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安平君:即田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B.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C.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D.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牧百姓的“牧”指安抚,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的“牧”相同。
B.稽首,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C.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谷之神“社稷”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D.司马,古代官名,主要职能是征收军赋,训练军队,执行军法,拥有军事实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使楚国的貂勃受到楚国重视,好多天未回,便遭到了齐王所宠幸的九个人的谗毁,说他是倚仗了田单的权势,从而让齐王猜忌貂勃。
B.从九个人向齐王所进谗言看,田单地位高贵,对百姓亲和仁慈,对外族关爱怀柔,并能礼待天下的贤良人才,是一个有志向、有作为的臣子。
C.貂勃从楚国回来,齐王赐宴招待,当齐王喝到兴起时,直呼:召唤国相田单来!貂勃认为齐王的这种做法会让国家走向灭亡。
D.貂勃认为齐王应杀掉那九个人向安平君谢罪,齐王听从谏言,杀掉了那九个幸臣并流放其家族,加封给安平君掖邑地方的一万户俸禄收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
(2)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
14.“而王曰‘单,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貂勃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①“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定居临安一带(今浙江杭州),部分士人不忘故国,时发感慨。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开头运用征鸿和归燕进行比兴,表达了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
B.“一春”是指词人对家乡的怀念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经历了整个春天。
C.钱塘江的春浪主动来献殷勤,要送他回家,表现词人内心对归乡的期盼欣喜。
D.全词伤春更是伤己,寄寓了词人漂泊之感,思乡之愁,自怜之意,牵挂之情。
16.有人认为本词“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极妙,请加以赏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