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广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31 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的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 一等真诗”。

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材料二:

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狭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社会生活化的表象,我们要多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

每一个诗人都应该不断探索怎样才能写好诗,让诗歌成为照亮社会、照亮人们心灵的明灯。在创作中,要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强调的是独有的个性体验,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应时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志追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当前的一些诗人要么缺钙,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远离生活的本质;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诗歌艺术当作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是在一种自己酿造的怪圈里玩弄所谓的诗歌艺术,诗人们照亮的只是自己,其结果是人们把他们遗忘。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近40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诗歌作品虽然反映了现实,但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彼。

(《新诗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强烈情感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尤其是抒发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感更能解决新时代诗歌缺钙的问题。
B.当下某些诗人鼓吹欲望性“个人写作”,认为“宏大写作”缺乏诗性,把自己缩进了自我的狭小天地,远离了社会人民。
C.诗歌要有崇高思想,听取伟大心灵的回声,在回归自我和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学会与之对话、对抗,并超越它们。
D.新时代诗歌要照亮社会、照亮心灵,就要努力找到诗歌创作中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难以共存的解决之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优秀的诗歌作品,应继承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崇高传统,要具备能使人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的崇高美。
B.“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对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超越,情感高度并不一致。
C.材料一综合运用了引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重在提醒新诗创作者必须避免“假大空”的伪崇高。
D.“刘又源/一个人/在玩/手机/游戏”,这样的诗歌里缺少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不过是一种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新时代诗歌与互联网联动,是诗歌打开自我空间、走进百姓生活的新路径。
B.伟大的诗人一定有伟大的抱负,即使遇到人生逆境,也会勇敢地去搏击。
C.新时代,我们要写出更多敢于承担社会历史责任、对艺术风骨负责的大诗。
D.诗人在语言技艺上的精进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时代的回应关系中完成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2023-10-3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的李响

蔡楠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

他这么大岁数了,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嘴笨,说话磨磨唧唧的。我就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还怕他蹦来跳去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给他端过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喝点吧、喝完了,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我明天还出门呢!

李响就把一杯茶喝光了。我看到那杯茶透亮亮地流到了李响的体内,他的身体就不飘了,也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

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个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给他“你可以走了!”他把东西拨拉到一边去,清清爽爽地说“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

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我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来,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李游,你说到底带我去不?”

“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

“我给你当向导,我熟悉那里,在那里打过仗!”李响一字一顿地说。“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10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讨厌你偷着跑了。”

“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李响争辩着。“那你打仗了吗”

“打了,不过,也算没……没打。”李响这回坐下了,我看到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瘸了,我就当了炊事员。”

我“噗嗤”一声,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那后来呢?”

“后来我还参加了百团大战,后来就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李响的眼神突然有了光芒,“我是一瘸一拐地跟着部队来到延安来到毛主席身边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可是毛主席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

“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我觉得李响顺畅的话有点离谱,“怎么这些年也没听你说过呢”。

“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李响摆了摆手,“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

李响说得对,李直和我确实不大关心他。他从18岁就扔下媳妇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他们娘俩在动乱的时光里自己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

“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怼着李响。

“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这里,没吃没穿没住的。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大冬天往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跟大家去开荒了……”

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送李响的包裹回来时,确实带着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剩了个破片片。

见我不说话,李响来劲了,“你承认我说的是真的吧?带我去吧!”

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

我决定带李响走。

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却蒙圈了。他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了。他不吹了,只能由我给他当向导。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带他去了党徽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

“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

李响在一孔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

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那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出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我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无偿地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集团公司,捐献一批白洋淀环保充电车,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

办完这件大事,我回头再找李响,却没有他的踪影了。我不能弄丢李响。

我知道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来到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

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4.23亩的记录,他用铁铲和锻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死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

我的眼泪急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

(有删改)

【注】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讨厌他”的重要原因是李响瞒着家人偷着去参军抗日。
B.李响虽然因为抗日而离家,但心里还是惦记着家里的妻儿的,他托人送回包裹就是明证。
C.大生产运动时期的工具极其简陋,条件十分艰苦,坚定的信念是战士们奋战的有力工具。
D.导游的解说,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真实而伟大的李响,很是打动人心,富有艺术感染力。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魔幻的情节中凸显现实生活的真实,拓展了小说的内部空间,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在刻画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表现手法,因而李响的形象鲜活、生动、丰满。
C.小说前面说李响要给“我”当向导,后来却变成了“我”给李响当向导,情节上前后照应,侧面写出了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南泥湾变化之大。
D.从前文故事中的李响到导游讲解的烈士李响,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感知其形象。小说以“我”的一声呼喊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7.小说中的李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本文荣获“南泥湾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请结合文本从构思与主题两方面分析小说获奖原因。
2023-10-3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秦二世二年,秦泗川监平将兵围丰,二日,出与战,破之。命雍齿守丰,引兵之薛。陈王使魏人周市略地。周市使人谓雍齿曰:“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项梁闻陈王定死,因立楚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秦益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城。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B.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C.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D.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县:郡和县的并称,古代两级行政单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度。
B.刘季:即刘邦。“季”是刘邦的字。字也叫表字,古人称人用名,自称用字。
C.衔枚: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枚状如箸,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
D.关中:古地域名。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称王建号后,很多郡县杀死长官响应陈胜。沛县县令害怕了,也想响应陈胜,但萧何、曹参认为他身为秦吏,难以服众,于是他派樊哙召唤刘季。
B.樊哙把刘季找来后,沛县县令却后悔了,要杀萧何、曹参,两人力保刘季,刘季射书入城,鼓动沛人杀死县令,响应诸侯,否则父子都会被县令杀掉。
C.秦二世二年,刘季打败秦军后,命令雍齿守卫丰县,自己率兵到薛县,陈胜部下的魏人周市派人劝雍齿投降,雍齿本来就不愿隶属刘季,于是投降了。
D.项梁死后,楚怀王害怕,把都城从盱台迁到彭城。赵多次求救,楚怀王就让项羽等北上救赵,刘季西入关中,并且约定:先攻入关中的,就封他为王。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
(2)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
13.刘季为何被立为沛公?请简要概括。
2023-10-3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虞美人·枕上【注】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注】此词写于1921年。当时毛泽东与杨开慧新婚不久,毛泽东即外出考察。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的“愁”,既有夫妻离别的相思之愁,更有对革命前途的忧虑。
B.“数寒星”三字有奇趣,透出词人寂寞、孤独的处境和情怀。
C.下阕末两句,词人触景生情,一钩残月更是增添了别离之苦。
D.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感情世界,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离愁别绪。
15.这首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相比,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二者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内容作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