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登快阁 课外拓展练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3-12-26 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一、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诗与黄诗都以登楼抒情,贺诗以“病后”登楼引发愁情,黄诗以“了却公事”引发快意。
B.贺诗“倚楼”黄诗“倚晴”,黄诗用“倚”字虚实相兼地展现了快阁之上的“晚晴”美景。
C.贺诗与黄诗都以对美酒的贪恋和青睐来消解愁情,黄诗以典故表达了知音难寻的落寞无奈。
D.黄诗尾联以与鸥鸟相伴来表达归隐之志,贺诗的尾联亦如此,借负菊花之约表达归隐之志。
2.同样登高望远,贺诗的颈联和黄诗的颔联在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释】①谢玄晖:谢朓,字玄晖,他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有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诗结尾相当精彩,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
B.黄诗语言明白如话,诗人因景而抒情而寄慨,体现了江西诗派笔力雄健的特点。
C.李诗起于眼前景结于钦佩谢朓,其间联系在于诗人所见之景与谢所见之景一样。
D.李诗颔联写景想象极为丰富,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
4.简析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

黄庭坚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

[注]①方城,在南阳境内。七叔祖:黄注,黄庭坚的叔祖父,曾为南阳主簿。②康瓠:破瓦壶,多喻庸才。③豫章:大木,樟类乔木。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注意气不凡,仿佛可以压倒南山。
B.“野马”“尘埃”指游动的雾气,运用典故,叹息如今黄注的功业已烟消云散。
C.五、六两句对仗工整,语句深沉蕴藉,表达诗人对黄注的怀才不遇感到愤懑
D.尾联描写了黄注因为当年来方城的豪情壮志落空而只能挥泪离开的落寞悲伤。
6.黄庭坚《登快阁》中的“青眼聊因美酒横”与本诗中的“白眼举觞三百杯”,都写了“眼”和“酒”,试分析两句不同的表达意义。
2023-09-13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快阁用黄山谷韵①

程文德

北风吹雨暗江城,快阁登临欲晚晴。

水落鱼龙双渚阔,云开文武远山明。

渔舟乱逐轻烟放,霜树时惊返照横。

纳纳乾坤皆快阁,未应偏与白鸥盟。

【注释】①此诗为次韵诗,诗人为明代贤臣。黄山谷,即北宋诗人黄庭坚,号山谷道人。②鱼龙:双渚之名。③文武:指文笔、武姆二山。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与黄庭坚同为秋季雨后登阁赏晴,黄“倚”飘然悠闲,程“欲”则直陈欣喜。
B.第三句语意蕴藉,既实写雨落在鱼龙双渚上,江面开阔,也点出诗人舒展的心情。
C.颈联比拟生动,赋予渔船人之情态,写出渔船因雨势盛大而四处躲雨的热闹场景。
D.数百年后,诗人脊临快图和诗前人,语陈意新,境界阔大,胸怀广远,气韵端方。
8.本诗与《登快阁》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一样,都写到了“白鸥”,但各有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08-04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海鸥咏

顾况

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

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

【注】①顾况:唐代诗人,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被贬。②丹凤:暗指宰相李泌,是他荐引诗人入朝为官任职的。③鸱鸢:鸱鸟、鹞鹰。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中的“客鸟”,本是从万里之外飞来,是海上自由飞翔的海鸥,在本诗中另有喻意。
B.诗歌中的“梧桐”是特定意象,其内涵被赋予了高洁、正直等高尚品格与君子风度。
C.诗歌第三句写丹凤已去,梧桐大树不复存在,眼睛看到的都是鹰隼之类的奸诈小人。
D.“奈尔何”几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海鸥失去依托后只能战战兢兢地面对身边的鸱鸢的样子。
10.“鸥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试将本诗中的海鸥与黄庭坚《登快阁》“此心吾与白鸥盟”一句中的白鸥作个比较,从意象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说说二者有何不同。
2023-06-30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