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期中名校好题汇编-高一下-文学类双文本阅读
全国 高一 专题练习 2024-04-22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矿车

[日]芥川龙之介

小田原和热海之间开始修筑铁路是良平八岁那年的事,良平天天去村外看施工。说是施工,其实只是用矿车推土——这个让他很感兴趣。矿车上有两个土工直挺挺站在土堆后面。因为下山,矿车不用人推,一路自动奔驰。车厢掀动着,土工的短褂底襟张开,细细的钢轨划起弧形——良平有时一边眼望如此光景,一边心想当一个土工多好,至少想跟土工一起坐一次矿车,哪怕仅仅一次。矿车来到村外平地时,自然而然停在那里。与此同时,土工们从车上轻轻跳下,把车上的土掀在路轨的终点。然后推起矿车,开始往所来的山上那边爬去。良平那时心想,坐不上车倒也罢了,哪怕推上一次也好。

一天,良平一个人伫立在偏午时分的工地眼望矿车来来去去。这时,除了装土的车,有一辆装枕木的车沿着应是干线的宽轨爬来。推这辆矿车的两个都是年轻人。良平从看见两人时起就觉得他们似乎平易近人。

“叔叔,我帮你们推好吗?”其中一个穿格子衫的兀自低头推车,但回答意外爽快:“噢,推吧!”良平钻进两人中间,用足力气推了起来。“好大的力气嘛!”另一个耳央卷烟的人也夸奖良平一句。

推着推着,铁路坡度渐渐徐缓起来。良平心里担心得不行,生怕对方道出“行了不用推了”那句话。但两个年轻土工只是腰比刚才直了些,仍默默往前推车。良平终于忍耐不住,胆战心惊地这样问道:“一直推下去好吗?”“好好!”两人同时回答。良平心想两人果真是好人。

继续推了五六百米,铁路再次陡了起来。两侧橘林里有好几个黄果沐浴着阳光。还是上坡路好,可以一直让我推下去——良平一边想着,一边用浑身力气推车。

从橘林中间爬到顶头,铁路陡然变成下坡。穿格子衫的那个对良平说:“喂,上!”良平立即跳上车去。矿车在三人上车的同时,撩起橘林的香气,沿钢轨一路滑下。坐车比推车舒服得多!良平让风鼓满衣服,心里浮上理所当然的念头。并且这样想到:去的路上推的地段多,那么回的路上自然坐的地段多。

来到有竹林的地方时,车静静停止下滑。三人又像刚才那样开始推车前行。不觉间,竹林变成杂木林。上坡路上点点处处积了落叶,生了红锈的钢轨都看不见了。坡路好歹爬完,这回但见高耸的悬崖的对面,一片无边无际的冷飕飕的大海铺展在眼前。这时良平脑袋里忽然清楚觉出自己跑得太远了。

三人又坐上矿车,车在杂木林的树枝下——右边就是大海——跑去。可是良平已无法像刚才那样欢天喜地了,他心里盼望快些回去。但不用说,他也十分清楚:不到该到的地方,车也好他们也好,都不可能返回。

车在一家茅草屋茶馆前停下,一位土工从茶馆出来时给了良平一包粗点心。三人推着矿车爬上徐缓的坡路。良平手虽搭在车上,但心里想的是别的事。

翻过坡路往下走到底,又有一家同样的茶馆。土工们进去之后,良平坐在车上只顾惦记如何回家。茶馆前开放的梅花即将在夕晖中隐去。天快黑了!想到这里,良平再也无法呆坐下去。他踢了一脚矿车轮,明知自己推不动,却呼哧呼哧推了几下,想以此冲淡焦躁的心情。

土工们出来后,手扶车上的枕木,若无其事地对他这样说道“你该回去了,我们今天住下不走了”“回家太晚,你家里要担心的”。

良平一下子惊呆了。天马上就黑了,再说今天的路走得极远,而现在自己必须一个人走回去——他顿时明白过来这些。良平差点儿哭出来。但他知道哭也无济于事,这也不是哭的时候。他向两个年轻土工不自然地点了下头,沿铁路飞奔起来。

良平沿着铁路一侧忘我地跑了一阵子。奔跑时,发觉怀里的一包糕点碍事,遂甩去路旁,顺手把木屐也脱下扔在那里。于是薄袜底直接踩进石子,脚倒是轻快多了。他一边感觉着左边的大海,一边跑上陡急的坡路。眼泪不时涌上来,使得他不由歪一下脸——他拼命忍住,唯独鼻子抽搭不止。从竹林旁跑过之后,衣服也因浸透了汗而让他觉得不便,他边跑边脱下衣服扔在路旁。跑到橘林时,四下已经黑了。只要保住性命……良平一边想着,一边连滚带爬继续奔跑。

井边提水的妇人们和从田里回来的男人们看见良平跑得气喘吁吁,都问他:“喂,怎么了?”他一声不吭,只顾从杂货店、理发店和明亮的住房前跑过。

跑到自家门口时,良平终于禁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声传向四周,父母等人一时围了上来。尤其母亲一边说着什么一边抱住良平的身体。良平手脚挣扎着,抽抽搭搭哭个不停。也许是哭声太厉害了,附近三四个妇人也赶到昏暗的门口。父母自不用说,那些人也异口同声问他为什么哭。但他无论别人怎么问都只管大哭特哭。打那么远的地方一鼓作气地跑来,只要一回想起刚才路上的惊惧,良平觉得,无论自己怎么放开嗓子不停地啼哭,总有一种没法得到满足的情绪在向自己袭来……

良平二十六岁那年和妻子一起来到了东京。不知为何。他有时会毫无理由地回想起那时的自己。真的是毫无理由吗?在劳顿疲惫的他的面前,那片暮色笼罩的竹林和坡路至今仍时断时续细细地向前伸展……

(有删改)

文本二:

芥川的作品往往是截取一个时空片断,写一时一地展开的一事。在《矿车》中,作者将人漫长的一生集中表现于乘工地矿车玩耍的一个下午,人一生的心理状态和人生轨迹都随着矿车车辙的延伸和“我”内心的起伏暴露无遗。

(节选自赫雪侠《断片与瞬间——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特点及其成因》)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平八岁时对矿车推土这种新鲜事充满了好奇,因此他对当土工、跟土工一起坐一次矿车充满了渴望并进行了尝试。
B.在被土工告知自己需要独自回家时,良平只是“向两个年轻土工不自然地点了下头”,集中表现出他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C.“去的路上推的地段多,那么回的路上自然坐的地段多”,这一理所当然的想法使后文良平得知矿工不回去时的失落更加凸显。
D.从良平一路连滚带爬跑回家,到他回家后开始大声哭泣,周围的人们都关心地问他,展现了邻居们的热心和善良。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对良平在村外看到的施工场景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表现出良平观察的细心,以及孩童对新事物感兴趣的心理。
B.“一片无边无际的冷飕飕的大海铺展在眼前”这句话用“冷飕飕”一词来描写大海,暗示出良平的内心开始变得害怕。
C.小说以良平八岁那年去村外看矿车推土开篇,以良平二十六岁时回忆童年往事结束,主要通过环境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D.小说叙述了良平八岁时与两位年轻土工推车的经历,在对良平细腻的少年心理刻画中体现出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风格。
3.文本一是如何叙述良平的故事的?请从情节叙述角度和结构手法等方面简要分析。
4.文本二提到,“在《矿车》中,作者将人漫长的一生集中表现于乘工地矿车玩耍的一个下午”,试结合文本一中良平的推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周秉昆与别的青年不同之处在于,因为曾有一个时期他经常听哥哥姐姐一起分析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深受影响,不知不觉便也养成了对自己的言行认真分析的习惯。也可以说,文学间接给予了他那么一种后天禀赋,一种从未为人所知的能力。

那一天,他站在胡同口的高处,转身望着曲里拐弯的小道,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比以往都认真而严肃的分析。他不再觉得好玩,而是感到了羞耻。当郑母向他伸手要钱时,他内心里除了理解,其实也生出了几分鄙视。他认为那老妪应该因自己的言行而感到羞耻,并奇怪她何以丝毫没有感到。在对自己进行了一番分析后,方知自己才是最应该感到羞耻的一个人。

望着被污雪覆盖的小道两旁原始人洞穴般的土坯房,他心中生出了一种极大的忧伤。如果逐一敲开那些歪斜破朽的门,家家户户也许都有一本苦经吧?人们每一天的日子其实就是别无他法地念着苦经,还绝不许念出声来。那一天,这光字片的青年补上了一堂他对社会的认识课——民间的种种无奈、无助,原来并不在被他和春燕形容为脏街组合部落的光字片!

那时周秉昆内心里空空荡荡的,然而并不是虚无的状态,他觉得有种类似块根的东西在内心深处开始发芽。

秉昆在上坎的坡路上遇见了肖国庆、孙赶超等五名木材加工厂的青年工友,都是抬大木或出料的苦力工。他们很亲热地围住他,问他去哪儿了?他说自己到市里去了,闻到了他们口中呼出的酒气。

孙赶超说:国庆,你不是说一旦碰上了秉昆,要当着他的面把你憋闷在心里的话问个明明白白吗?现在碰上了,不许错过机会,问他!

另外三人便安静了,和孙赶超一起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俩。

秉昆一时有些神经紧张,他猜不到肖国庆打算问自己什么话,怕他万一问的是一句让自己尴尬的话。他的心情已经很差了,不希望这一天再有让自己不快的事发生。

肖国庆说:问就问!乘昆你诚实地回答我,你跟哥儿几个谁都没打招呼,神秘地被调走了,是不是因为我那天给了你一拳,还发飙要用木板拍你?

秉昆听罢不紧张了,搂抱住肖国庆真挚地说:你这家伙想哪儿去了!我是那么小心眼儿的人吗?遂将自己被调离木材加工厂的真正原因一五一十相告。

孙赶超又问他,怎么想调走就调成了,而且能走得那么快?肯定有贵人相助嘛。希望他也如实相告,什么时候认识了哪路神仙?

秉昆反问:都想听?

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想听!

同类中若有谁与上层人士搭上关系,受到垂爱,他们不但羡慕,当然还极感兴趣,因为或许会从中学到经验和技巧。依他们想来,能帮周秉昆那么快调成工作单位的人,肯定是上层人士啊!

秉昆见他们兴趣那么大,自己不讲明摆着会让他们扫兴,只得半违心不违心地从他姐姐与蔡晓光那种难以理解的特殊关系讲了起来。秉昆没讲几句,他们又都兴趣索然不想听了。

周家终究没与上层人士搭上关系,周秉昆终究还是与他们一样的人,只不过由木材加工厂的青年苦力工变成了酱油厂的青年苦力工,这使他们在心理上终究感觉到平衡。人的心理是奥妙无穷的,当受到某类事负面影响开始产生了不平衡之感,却终究还是获得了一种极大的平衡以后,会体验到异乎寻常的愉快。

那时的肖国庆、孙赶超们的心里难以形容地暗自愉快着。他们都知道那不怎么道德,却都拿自己内心里那份儿愉快没办法,所以便都以一种严肃的表情予以掩饰,唯恐流露出来。在周秉昆看来,他们的严肃表情是由于心情凝重,而他们心情凝重是由于对他的深切同情。自家的自己的、别人家的别人的一些事在他内心造成的苦闷,终于突破了一个心垒的豁口,流淌般地倾诉、减压一番之后,秉昆也有几分愉快了。

与他们分手后,秉昆独自往家走时,想起了一位美国作家小说中的一首诗:蓬松卷发好头颅,未因失恋而痛苦。未曾患过百日咳,亦无麻疹起红斑。寻常人生寻常过,有限快乐胜黄金……

他记得姐姐在家中高声朗读时,大家都笑眯眯地看着她。姐姐就有一头漂亮的卷发。

他记得自己当时提了一个问题:美国有没有保尔式的青年革命者?

哥哥说:在全人类的历史中,不仅仅无产阶级的伟人才是伟人,无产阶级的英雄才是英雄。如果这种前提是成立的,那么我认为马丁·路德·金……

姐姐大声制止道:打住!她从兜里掏出几角钱,朝秉昆一递,板着脸命令:买冰棍去。

他当时不得不起身买冰棍去了,所以直到那日他也并不知道马丁·路德·金是何许人也。

由马丁·路德·金,他忽然想起了那首关于百日咳与麻疹的诗的作者是马克·吐温。这使他的小愉快又多了几分。

(选自梁晓声《人世间》,有删改)

文本二:

时代是动态的。要抒写时代本身的变化,非写几个十年不可;因为中国之发展变化并不是在一个十年内一蹴而成的。凡四十年中,前十年与下一个十年不可能不部分重叠,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时代的特征主要是由人的生存特征来体现的。倘要写出时代特征的演变,则必较多地来写人的命运的沉浮。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量写出文学性的各阶层分析来。

那么,在我这儿,《人世间》不可能不是现实主义风格。

关于现实主义,历来众说纷纭——在我这儿,无非就是客观一些,再客观一些;全面一些,再全面一些;少些个人情绪色彩,多些理性眼光。不客观些,则不可能全面些。而片面的眼光,是现实主义之大忌。

(摘编自梁晓声《人在现实中应该是怎样的——关于〈人世间〉的补白》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后半部分叙写了周秉昆回忆起与哥哥姐姐相处的情景,照应了开篇对周秉昆行为习惯的介绍,丰富了人物形象。
B.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是小说常用的方法,如“什么时候认识了哪路神仙?”反映了孙赶超内心对周秉昆的鄙视。
C.文本一中“保尔式的青年革命者”“无产阶级的伟人”等有关语句印证了文本二“时代的特征主要是由人的生存特征来体现的”的论述。
D.文本一既有严谨的长句,又有活泼的短句,深刻隽永与朴素明净两种风格相互交织,给读者带来别样的阅读感受。
6.下列对文本一中肖国庆、孙赶超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肖国庆、孙赶超们在路上的问话,可以看出他们对周秉昆由木材加工厂调到酱油厂一事充满了不认同。
B.肖国庆认为是自己给了周秉昆一拳,还发飙要用木板拍周秉昆一事使周秉昆产生了离开木材加工厂的想法。
C.肖国庆、孙赶超们在听了周秉昆解释后心里暗自愉快,因为他们认为周秉昆和他们还是一样的人。
D.作者以叙述者身份对肖国庆、孙赶超们的行为发表议论,对以肖国庆、孙赶超们为代表的一类人的人性进行了分析。
7.请结合文本一第二段和第三段内容,分析周秉昆当时的心理。
8.作者在文本二中说:“在我这儿,《人世间》不可能不是现实主义风格。”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选文中是如何践行其“现实主义风格”主张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牵风记(节选)

徐怀中

“野政文工团”(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

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吹起了口哨。

报幕人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进行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喊起来:“出来一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

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以负责地向你们声明,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坤角儿,绝对没有!”

“有!”“有!”台下齐声揭露。

小分队里确实有两位女演员,可是今晚排定的节目单里没有女角,分派她们俩反串日本兵。

团长齐竞接到报告,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有人认出了团长,彼此提醒:“一号!”“一号!”

前面几排观众端端正正坐好了,远处的人似乎觉察出有什么不对头,也都不敢再出声了。齐竞这才开始队前训话:“丢人现眼!给八路军丢人现眼!给‘虎团’全团将士丢人现眼!”

全场空气像是凝结在一处,紧张极了,大家都听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齐竞转身向当值的现场总指挥挥手说:“解散!各单位带回!”

老乡们叹息说,可惜一台好节目,就这样吹灯拔蜡了。

“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

“虎团”团长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她很有自信的样子,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

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

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名叫汪可逾。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

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他心想,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对着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

“欢迎欢迎!请到台上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

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

“啊哟!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中的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女学生也来了兴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回应:“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老乡们也都重新围拢上来,等待恢复演出。自然是由齐竞担任了报幕员:“安静!安静!现在请小汪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啊?”

“好!”

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散音——空弦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

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抛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

二十世纪末,军事科学院的一个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根据地。抗战初期许多著名战例,便发生在这一带,日军发起规模空前的一九四二年五月大“扫荡”,此地也正是遭受祸害的中心地区。当地七八十岁的老人,全都作为亲历者接受了采访。

让来访者大失所望,老人们对当年战斗中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记忆很模糊,掏不出他们几句话了。而要成年未成年的一个北平女学生,以她尚不娴熟的技艺弹奏了几支古琴曲,老人们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那位汪姑娘怎样席地而坐,怎样将古琴架在双腿上,又怎样缓缓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弹拨出一个空弦音。

那天独立第九团举办的军民同乐晚会,远远超出了娱乐的含义,令战史编写组各位将校难以置信。

而事实上,那个夜晚军情正是十万火急。日军已经完成隐蔽合围部署,并组成了“挺进杀入支队”企图对太行区领导机关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地向心奔袭。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战术,适时向日军后方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猛烈攻击,迫敌回援,变被动为主动。敌我双方作战指挥的电报讯号往返交错,在茫茫夜空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汪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

齐竞接到指挥部加急电报,来不及先向汪姑娘打一声招呼,让她终止演奏,而是直接向全场宣布:“全体起立!出发!”

转眼之间,台上已经空空的了,幕布一收,再看不出这里有过什么舞台的痕迹。

“一号”和他的两名警卫员已经上马了,团民运科(民众运动科)科长跑来报告,说那个北平女学生向他报名参军,非跟着部队走不可。齐竞一听就急了:“你有脑子没有?她拿着边区政府的介绍信,要去太行二中读书,你半路把人给拐跑了,怎么交代?”远远看见小汪深一脚浅一脚向这边跟跑过来,他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听清楚了,甩掉她!”

齐竞一抖缰绳飞奔而去,两名骑兵通信员紧随其后,消失在黑暗中。

(有删改)

文本二:

《文汇报》:2017年您回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荣誉教室,在“新春第一课”上谈到,军事题材从来都是主旋律作品的富矿,但一些小说在主题构思、素材组织、思想提炼上,囿于命题式书写,未必能提升艺术高度,能解释下这个观点吗?

徐怀中:我们的战争文学,当然要写金戈铁马,要写血与火的考验,但不能一味局限于此沦为套路。军事文学写英雄豪情,也写人之常情,还要写在特殊环境下人性的特殊表现。不光是反映炮火连天、硝烟纷飞,普通基层官兵的日常工作生活,军人的坚守和本色,乃至人性的至纯和脆弱,都可以写。

(节选自《徐怀中谈军事题材创作》,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士的发难,团长的训斥,老乡们的感叹,都为后面女主人公汪可逾的出场及演奏蓄势,情节跌宕起伏。
B.小说善于塑造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如汪可逾主动请求弹奏古琴,但她的技艺其实“尚不娴熟”,表现出她积极主动但缺少自知之明。
C.小说中对汪可逾演奏的音乐的描写很有特色,如“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等,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她演奏的精彩。
D.画横线的句子一方面交代小说的故事背景,另一方面开启下文,由军民同乐的晚会转到讲述严峻的战争局势。
10.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慰问演出的演员人数少,都是老面孔,加上没有女角,导致战士们对节目失去兴致,在台下起哄乱喊。
B.团长齐竞的出场让慰问现场乱糟糟的局面迅速发生了改变,由此可见齐竞在战士中的巨大影响力。
C.老人们对汪可逾的演奏记忆犹新,而对当年战斗中的细节记忆模糊,说明他们当时对战事习以为常。
D.齐竞对民运科科长的喝令简短而有力,果断拒绝汪可逾参军,显示了其军人气质,也暗示出军情紧急。
11.根据文本一的内容,可以看出齐竞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2.根据文本二中徐怀中的观点,你认为《牵风记》为何要写一次差点夭折的慰问演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香市

茅盾

清明过后,我们镇是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月。

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面上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祈神赐福(蚕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调借佛游春是也。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座前的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鉴赏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设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此平日里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里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管。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那么姑且到唯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乎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一员,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

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们好像有点失望,但仍认真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穿火门,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他们三条船上的男女老小总共有到三十个!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

1933年7月

文本二:

成功地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来铺排事实表现主题,是《香市》显著的艺术特色。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对比,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从来就是艺术创作中作家们所常常用到的一种极有力的表现手段。同一乡镇的香市昔盛今衰,前后迥异,孤立地看,难见深意,但两相对比,就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并能启人深思。农民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尚且如此凄凉,使人失望,终年岁月的辛酸悲苦就可想而知了。读了这篇散文,在读者的心海里激起的只能是对30年代初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憎恶和诅咒的思想情绪。

《香市》的另一艺术特色,是在散文创作中成功地创造和运用了窥斑见豹、大题小做的艺术手段,表现了30年代初旧中国的历史巨变。作者在《茅盾散文集·自序》讲过一段名言:从来有‘小题大做’之一说。现在我们也常常看见近乎‘小题大做’的文章。不过我以为随笔之类光景是倒过来‘大题小做’的。”“我的意思是:大题不许大做,就只好小做了。”“特殊的时代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文体。揭露在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下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这是个大题,但在白色恐怖下不能直言大做,只好小做。通过旧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小侧面香市昔盛今衰的变化来表现。这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选取、挖掘题材的艺术匠心。

浓郁的乡土气息,是《香市》的第三个艺术特色。茅盾生长在农村,但在都市里长大。而他的血液里还保留着乡村的泥土气息。他曾说:我爱的,是乡村的浓郁的‘泥土气息’。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指出,乡土文学在描写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香市》从题材、内容上看是属于乡土文学一类,完满地达到了上述要求,它通过对香市今昔巨变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朴素的色彩鲜明、有声有色、时代性很强的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

(节选自陆维天《香市昔盛今衰因何在》)

【注释】①蚕花廿四分:浙江一带方言,称蚕茧的收成为蚕花。这里的蚕花廿四分是希望蚕茧能有廿四分的好收成。②革命: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1924—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

13.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以后……不准举行‘香市’。”不仅表明重兴香市的时代背景,并且说明“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具有直接影响。
B.“香市”的场地被瓜分,暗示了“香市”衰败的缘由:国内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导致江南农村经济凋敝、破产的根本原因。
C.作为反映现代文明技艺水平的“南洋武术班”的表演,技艺高了,但是看客反倒少了,更加有力地深化了农民生活“今不如昔”的悲剧。
D.“香市”的主角由农民变为现在的小商人,表明只是采用“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的商业手段无法重兴“香市”,还得需要其他商业手段。
14.下列对文本一、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公安分局”和“蚕种改良所”具有象征意义,“公安分局”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蚕种改良所”象征着反动的军阀势力。
B.文本一的主要意图并不在于介绍故乡习俗和追忆儿时生活,而是以“香市”的今昔变化,揭示“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文本二)。
C.文本一通过“窥斑见豹、大题小做”(文本二)的艺术手段,生动传神、浅白直露地描写了“香市”今昔的历史变化及其原因。
D.文本二中“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在文本一中则是通篇“今不如昔”的整体对比,但其他对比似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本文的一大遗憾。
15.文本一画横线部分是怎样描写“香市”的?请结合文简要说明。
16.文本二说,“香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乡土气息”在文本一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几则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稳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贾母因笑道:“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届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有删节)

文本二

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绸软帘。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䰖儿,身上穿着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绵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玉一面看,一面口内问:“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道:“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娘安,别的姊妹们都好。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宝钗看毕,又重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戴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个,“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成两句吉谶。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与我的是一对。”

(《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有删节)

文本三

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都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因此早已打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正择日一定起身,不想偏遇见那拐子重卖英莲,见他生得不俗,立意买了。又遇冯家来夺人,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嘱托族人并几个老家人,他便带了母亲妹子竟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无有不了的。在路不计其日。那日已将入都时,忽闻得母舅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薛蟠心中暗喜道:“我正想进京去,有个嫡亲母舅管辖,不能任意挥霍。如今却好升出去了,可知天从人愿。”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17.下列对文本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次相见,宝黛二人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宝玉笑着脱口而出,黛玉却把惊讶放在心里,既显示了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又写出了黛玉初入贾府的谨言慎行。
B.尽管之前听闻了许多对宝玉的负面评价,然而初次相见,黛玉眼中的宝玉却是面善、脱俗的,一扫“蠢物”之说,印证了两人心心相悦,为之后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C.宝玉看黛玉,满眼是其风流气质,而黛玉除了关注宝玉的长相外,更多关注的是宝玉的穿着打扮,两相比较,可看出宝玉具有平等意识,而初入贾府的黛玉似乎还不能免俗。
D.对于宝黛初次见面,曹雪芹采取了互现式写法,写两人互相观察,不但可以写出各自眼中对方的特点,而且在对照中也折射自己的情趣和理想,更具意义。
18.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钗的居住环境与穿着打扮,都是“半旧”的,看出其内敛的性格;而她看到宝玉,忙起身、让座、斟茶、问候贾府众人,又可见其礼数周全,心思细密。
B.“看毕,又重新翻过正面来细看”一句,可见宝钗对于通灵宝玉的在意。此章回目“金莺微露意”可理解为通过丫鬟莺儿之口,宝钗微微露出少女情思。
C.宝钗把通灵宝玉上的话“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这一细节,写出她借莺儿之口说出“一对儿”之话,既成功引起宝玉对于金锁的好奇,又体现了大家闺秀的矜持羞涩。
D.作者写人擅长虚实结合,在这两幕初会情节中,对于宝、黛、钗三人,不仅具体描摹其形,更突出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气质,塑造了文学史上几个经典的艺术形象。
19.结合文本一、二,比较宝黛初会与宝玉、宝钗初会的区别,并分析原因。
20.文本一的回目是“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另有版本写作“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请你结合文本三,说说哪个版本的表达更好,并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40.4外国小说文学类-双文本
5-80.65梁晓声(1949-)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双文本
9-12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双文本
13-160.4茅盾(1896-1981)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双文本
17-200.4曹雪芹(1715-1764)  《红楼梦》  古代白话小说文学类-双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