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周周限时练8-8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01 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名篇名句默写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体现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与社会制度的属性紧密相连。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因此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在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同时,前进道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当是人人共享社会财富并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自己的社会,这需要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制度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体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此,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根本上维护公平正义。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涉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制度。同时,严格按制度行事,充分发挥科学合理的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作用。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权利公平,从内容来讲,是指公民平等享有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不因性别、出身、职业、财产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过程来讲,是指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能得到保护,任何公民都不能被排除在法律赋予的权利之外。这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基本的要求。机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成果。机会公平并不必然导致结果公平,但没有机会公平就必定没有结果公平。规则公平,是指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要受规则的约束,并且是受同样的规则约束,没有例外。

(摘编自《十八大报告解读: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材料二:

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将其摆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平等发展、平等享有。

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的充分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只有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公平正义才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还不得不带有个体的差异性,还不得不承认社会成员因体力、智力、勤奋程度以及家庭情况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现实经济结构和社会条件要求所谓“绝对公平”。

(摘编自《如何理解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社会主义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比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C.制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这个根本保证。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实现有个体差异性,人们享有不同的生活质量是正常的,不必去追求公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我们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就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就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机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成果,没有机会公平就一定没有结果公平。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抓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效。
3.下列关于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恩格斯的言论,论证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
B.材料一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行对比,论证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C.材料一从“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等三个方面阐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论证深入,有说服力。
D.材料二引用马克思的言论,论证了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4.根据两则材料,下列选项不属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范畴的一项是(       
A.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B.下大力气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物质基础。
D.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享有各种平等的权利。
5.两则材料都围绕着“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来阐述,但在内容上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2024-05-20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戴复古

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空余豪气峥嵘。安得良田二顷耕。向临邛涤器,可怜司马,成都卖卜,谁识君平。分则宜然,吾何敢怨,蝼蚁逍遥戴粒行。开怀抱,有青梅荐酒,绿树啼莺。

【注】①蹭蹬(cèng dèng):比喻失意、潦倒。②侬:古时吴人自称之辞。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追溯了作者早年为名为利奔走的辛苦和晚年归来的凄清,令人同情和叹惋。
B.下阕抒发了一腔峥嵘豪气无处释放的感慨和几经蹉跎后寄意自然的无奈选择。
C.词人借司马相如和严君实的经历遭遇自我慰藉,从而表明即使贫穷落魄都不能陷入沉沦之中。
D.这首词文字浅显,直抒胸臆,工于典故,它是作者语言风格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7.戴复古曾在《望江南》中说自己的诗词创作“诗律变成长庆体,歌词渐有稼轩风,最会说穷通”。这首词中哪些地方印证了这一观点?请结合本词,任选两点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12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