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安徽 高一 期中 2017-05-20 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执(niù)          (lì)          流光(sù)          大有益(bì)
B.梯(xián)        (mǐ)          礼(pìn)        心急如(fén)
C.祷(qí)            气(sā)          讲授(shì)        不住(nà
D.谈(chǐ)          (liáo)       者(zhóu)       道义相(x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窈陷        黏液        以身作责        咎由自取
B.缔造        商榷        义愤填膺        无计于事
C.砥砺        切搓        沸反盈天        潦草塞责
D.吞噬        坚韧        坚忍不拔        责无旁贷
2017-04-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农村条件很艰苦,可她却能安之若素,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为乡亲们办了很多好事。
B.如果没有政界的支持,再好的点子也可能被埋没;如果没有商界的参与,再好的城市规划都有可能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
C.央视主持人久久不愿走下神坛,正襟危坐,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当有一些失误出现时,观众也就很难贴心地理解了。
D.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依靠键盘来书写,人们的手写能力不断蜕化,“保护汉字”迫在眉睫。
2017-04-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的“子”同,而《游褒禅山记》中“长乐王回深父”中的“父”亦表示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B.“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与“人生常离别,动如参与商”中的“参”“商”相同,都是星宿的名称,前者是“斗宿”和“牛宿”;后者是“参星”和“商星”,因为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常用来比喻亲友难以相见。
C.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所著的《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比斯的狠毒,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而同一个人物身上也存在着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
D.《红楼梦》以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而巴金的《家》的艺术结构类似《红楼梦》,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一个大家族的衰亡过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括号中所列节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中秋)
B.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重阳)
C.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
D.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
2017-04-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列有关语音、词语、语句的修辞及表达效果,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林黛玉的聪明颖悟、病弱娇美。
B.“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这句中的“空头支票”用了借代的手法,讽刺了政府违背了对黑人享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允诺。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用倒装句,将“空的”“下端开了裂”这样的修饰语放到中心词的后面,突出了祥林嫂生活的困顿,写出了一个从肉体到精神都垮掉了的妇女形象。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几句整散结合,写出了当年曹军军容之整、气势之盛;亦体现了赋体文语音上声律和谐,句式较之传统的辞赋,更灵活多变的特点。。
2017-04-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的四首,请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与你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判断各首诗暗示的是哪个人物(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④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A.①王熙凤②林黛玉③贾迎春④薛宝钗B.①贾探春②妙玉③王熙凤④林黛玉
C.①薛宝钗②林黛玉③秦可卿④王熙凤D.①贾探春②妙玉③贾迎春④王熙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