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一 期末 2018-02-21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②传统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③宋词是由唐诗发展而来的      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宋词的流派众多,佳作层出不穷。
A.品味       物换星移       别出心裁B.品位       物换星移       别出心裁
C.品味       时过境迁       别树一帜D.品位       时过境迁       别树一帜
2018-02-1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卷起千堆雪B.举酒欲饮无管弦C.纵一苇之所如D.千树万树梨花开
2018-02-1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下列对联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
①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             ②冒雨先寻菊,迎晴便插萸
③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④天上冰轮满,人间彩灯明
A.中秋节       清明节       重阳节       春节
B.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元宵节
C.春节          重阳节       端午节       元宵节
D.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春节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 对柏桦《家居》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家居

柏桦

三日细雨,二日晴朗

门前停云寂寞

院里飘满微凉

秋深了

家居的日子又临了

祖父的像挂在壁上

帘子很旧,但干干净净

屋里屋外都已打扫

几把竹椅还摆在老地方

仿佛去年回家时的模样

父亲,家居的日子多快乐

再让我遨二三知己

酒约黄昏

纳着晚凉

闲话好时光

A.从全诗看,诗人的家在乡间,这首诗写了诗人离开家乡一年后回到乡间居住的一段日子的生活和心境。
B.诗歌第一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寂寞”“微凉”等词表达了诗人不敢回家的悲凉心境。
C.诗歌第二节直接写回家后的所见。“古朴”两字,既是对自己的家的描绘,也打通了诗人笔下的故里与中国农耕社会的田园和家庭在时空上的阻隔。
D.诗歌第三节写出家居的恬淡,用一个“闲”字串起家居所有温馨的日子,寄至味于淡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尽显无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社会要有一个从群众里走出去的孤独者,他才会比较有思考性,      ,在群众里面,我们会很安全;跟大多数人一样,就不会被发现。
①因为他走出去,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
②我自己也是一样,当我在群众中,我根本没有办法思考
③就像大陆朋友所说,“不要做前面几个,也不要做后面几个”
④所以孤独是思考的开始,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孤独
⑤如果他在群众当中,便没办法自觉
A.①⑤②④③B.⑤②④③①C.①②⑤④③D.②⑤④③①
2018-02-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把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称晦,每月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最后一天叫朔。
B.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C.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的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表明贾府的荣华富贵由来已久。
D.《边城》创造了典型的湘西自然风景和社会风俗,作品描绘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营造了一个寄托内心向往的理想空间。
2018-02-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