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单元课外题
全国 高三 课后作业 2018-03-19 35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病偻(lǒu)            郭橐驼(tuó)             名我固当(dàng)
B.移徙(xǐ)             长人者(zhǎng)          早实以蕃(bō)
C.硕茂(shuò)          勖尔植(mào)             其莳若子(shì)
D.缫丝(sāo)            辍飧饔(yōng)            木寿且孳(z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2.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橐驼者                                     类:似,像
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效慕:效仿羡慕
C.能顺木之以致其性焉尔                 天:天性
D.且怠                                        病:患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千(chèng)        然(kuì)            春(mù)        (lǚ)
B.水(xí)               尔(shuài)        及(bǐ)        (xī)
C.鼓(sè)               者(ɡuàn)          (jǐn)       尔(kēng)
D.坐(shì)             (xiàng)        笑(xī)        (yú)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4.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如其礼乐,以君子          俟:等待
C.异乎三子者之                 撰:撰写
D.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各项中,字形及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伦     逆旅     琼筵(yàn)               百代过客
B.烟景     阳春     羽觞(chāng)            浮生若梦
C.俊秀     雅怀     幽赏                           秉烛夜游(bǐng)
D.群季     嘉咏     醉月                           假我文章(ji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有以也                                        良:确实
B.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逆:迎
C.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面积
D.古人秉烛夜游                                 秉:拿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7.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提纲领 据/屈聱牙 楚/首以待
B.吝/草人命 息/不冒昧 跷/另辟
C./瀣一气 丧/含英华 纰/未雨绸
D.帖/钟灵秀 瑕/睚必报 候/机而动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8.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象芴                     枇杷                亭亭如盖
B.门扉                     斑驳                喜不自胜
C.渗漉                     逡巡                珊珊来迟
D.篱笆                     归宁                逾疱而宴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9.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长寿,活得长久
B.不抑耗其实而已                 实:果实
C.若不过焉则不及                 若:如果
D.则又爱之太恩                    爱:吝啬
10.下列各句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已去而复顾B.他植者则不然
C.故不我若也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中的“已”通“矣”,可译为“了”。
B.“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意为“种植它们的时候像对待孩子那样,将它们放在一边不管的时候,像抛弃了它们”。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中的三个“以”都是连词,意义也完全一样。
D.该文段交代了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经验,写得非常贴近生活,真实而饶有兴味。
12.该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概括文段中的两组对比内容。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图事。转尚书礼部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已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13.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笔构思,与古为侔                  侔:等同、相等。
B.即罹窜逐,涉履蛮瘴                  罹:遭到。
C.王叔文、韦执谊用事                  用事:使用的事情。
D.尤精西汉诗骚                            诗骚:《诗经》和《离骚》。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柳宗元为朋友着想及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①禹锡有母年高 
②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③当时流辈咸推之 
④蕴骚人之郁悼 
⑤仍出私钱赎之 
⑥请以柳州授禹锡
A.①⑤⑥B.②④⑥C.③④⑥D.①②⑤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至岭南之间,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着柳宗元学习,结果那些人都出了名。
B.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正赶上皇帝居位不久,王叔文的想法没有实现。
C.政治上,柳宗元没有显示出他的才能来,可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D.柳宗元是个非常重义气的人,当得知朋友要远贬时,他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想替朋友减轻点痛苦。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2)吾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京梦华录》序

【宋】孟元老

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之曰《梦华录》。

然以京师之浩,及有未尝经从处,得之于人,不无遗阙。倘遇乡党宿德,补缀周备,不胜幸甚。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幸详焉。绍兴丁卯岁除日,幽兰居士孟元老序。

《东京梦华录》跋

【明】胡震亨

《东京梦华录》多记崇宁以后所见,时方以逸豫临下,故若彩山灯火,水殿争标,宝津男女诸戏,走马角射,及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虽事隔前载,犹令人想见其盛。至如都人探春,游娱池苑,京瓦奏技,茶酒坊肆,晓贩夜市,交易琐细,率皆依准方俗,无强藻润,自能详不尽杂,质不坠俚,可谓善记风土者。但大内所载殿阁楼观,仅仅十一,无论诸宫,只如政和新宫,自延福、穆清已下,尚有四十余殿,而艮岳于时最称雄丽,何可略也?


【注】①崇宁癸未:宋徽宗崇宁二年。②教池游苑:指金明池、琼林苑的游赏。③拜郊孟享:孟,首。指到郊外拜祭天帝。④梦游华胥之国:《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用“梦华”为追忆往事恍如梦境之意。⑤艮(gèn)岳:北宋末年在汴京城内东北景龙山侧耗巨资人工修筑的一座小山,内有大量名花奇石、珍禽异兽。其正门名为阳华门,因而艮岳又名为阳华宫。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白之老,不干戈            识:了解,知道
B.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     易:交易,买卖
C.之曰《梦华录》               目:用眼睛看
D.然以京师之浩                  穰:众多,兴盛
18.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表现京师“当时之盛”的一组是(       
①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
②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③出京南来,避地江左
④节物风流,人情和美
⑤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
⑥率皆依准方俗,无强藻润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序文前半部分文辞艳丽,全方位地描述了京师胜景,涵盖了当年汴梁城的众多领域,繁声竞响,光影满目,作者十分喜欢这些繁华的景象。
B.北宋末年,身居京师的百姓眼福不浅,他们有机会看到公主出嫁、皇子纳妃的盛大典礼,甚至在一些重要场合上可以亲睹皇上天颜。
C.孟元老创作《东京梦华录》的原因只是为了纠正后生们对往事的不以为然,他想还原历史真相,觉得自己的作品能让后世的读者了解到当时的盛况。
D.胡震亨认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再现了京师当年的盛况,并赞扬孟元老非常擅长记录地理风俗人情,但他对孟元老略过艮岳这一当时的代表性建筑不提表示不理解。
20.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
(2)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
(3)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
2016-11-18更新 | 8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三五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7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3,5,7,8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94文言实词选择题
30.94字音选择题
50.94字音  字形选择题
6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70.94字音选择题
80.94字形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40.6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类
三、文言文阅读
9-120.85柳宗元(773-819)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13-160.85柳宗元(773-819)  史传文
17-200.65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