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期中 2018-12-13 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名著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她在这次的数学奥赛中得了一等奖,大家都觉得她太厉害了,她却 ,笑笑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还要继续努力。
(2)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各具特色与风格的优美歌声在音乐厅内     ,久久回荡在大家的耳边。
(3)国庆节,商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A.求全责备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B.虚怀若谷    交相辉映    不绝如缕
C.虚怀若谷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D.求全责备    交相辉映    不绝如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教育报》开辟了刊登教学一线老师阐述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文章的专栏。
B.与此同时,一个传承红色传统、励志精武建功为主题的“学旅史、唱旅歌、铸旅魂”活动也在部队蓬勃开展,大力宣扬部队光荣历史,用红军精神引领、感召和激励新一代官兵。
C.所谓核心价值观,说到底就是一种德。它既是体现个人品行修养的“私德”,又是彰显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价值目标的“大德”,更是体现社会精神追求的“公德”。
D.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益的成员,不光取决于他的专业能力、知识技能,还取决于他拥有正确的“三观”。
2018-12-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昨日本人手机遗落在图书馆,如有拾获,速速交还,必有重赏。(寻物启事)
B.杨老师作为考古界有名的前辈,我能成为他的高足,深感荣幸。
C.感谢阁下当初的鼎力相助,这是一点心意,请笑纳。
D.哥哥把他最重要的手表给了我,我一定惠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5. 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教育呼唤公平,要有教无类,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
B.教育不能固守教条,要与时俱进。
C.教育不能模式化,否则抹杀学生个性,阻碍学生发展。
D.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学,不能人云亦云。
2018-12-1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小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浑兄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为扬州刺史,卒。浑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时梁兴等略吏五千余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余众聚鄜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前后归附四千余家,由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转为上党太守。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太祖益嘉之,复人为丞相掾。文帝即位,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六·郑浑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      举:生养,养育
B.年大收,顷亩岁增            比:等到
C.租入倍常,民其利            赖:获得
D.榆皆成                      藩:行列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郑浑治理政绩的一组是
①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②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③山贼皆平,民安产业。
④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
⑤终有鱼稻经久之利。
⑥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A.①③⑥B.①②⑤C.②④⑥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浑带领哥哥的小儿子在淮南避难时,受到袁术礼待,但考虑到袁术最终必败,他就渡江投靠哥哥的好友华歆。
B.郑浑有胆有识,智勇双全;在平叛梁兴等人的劫掠时,他既能力排众议,又亲率吏民前往鄜城,斩杀梁兴及其党羽。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如倍常,等到曹操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郑浑之所以能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是因为他不仅治理有方,政绩突出,而且具有“清素在公”德优秀品质。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
(2)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
(3)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
2018-12-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篠”即“筱”;“裛”即“浥”
10.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有何特色?
1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2018-12-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