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劝学》同步练习测试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4-05 9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绳(zhòng)     (pù)     (yú)     闻者(zhāng)
B.青(dìng)       (jí)       龙(jiāo)   而望(qì)
C.步(kuī)        (yǐn)     (shàn)     马(nù)
D.(loù)        (jì)       牙(zhǎo)   而不舍(qiè)
2018-05-10更新 | 39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2. 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虽有槁(晒)(2)𫐓以为轮(使……弯曲)
(3)吾尝而望矣(抬起脚尖)(4)君子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5)非利也(走路)(6)筋骨之(强壮) (7)而千里(送达) (8)而江河(隔断)
(9)声非加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10)而闻者(清楚)(11)学(勉励)
A.⑴⑵⑷⑸⑹B.⑵⑶⑹⑼⑽C.⑴⑷⑸⑺⑾D.⑹⑻⑼⑽⑾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3. 根据古今词义变化的特点,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操自江陵顺东下       ②同心之言,其如兰③丈夫不耕               ④能谤讥于市朝
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⑥宿将爪牙,若李广       ⑦宫女左右莫不私王 ⑧牺牲玉帛
就砺则利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③⑦/④⑥/⑤⑨/⑧⑩B.①/②③⑤⑨/⑧⑩/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⑦⑨D.①②/③⑨/⑧⑩/④⑥/⑤⑦
2020-04-05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劝学》同步练习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4. 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B.善假物也/是余有叹焉
C.故木受绳直/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思矣
2020-04-05更新 | 6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劝学》同步练习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金就砺则利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𫐓以为轮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6. 对下面虚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③叫嚣乎东西,隳突南北。
④吾尝题是。             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⑥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⑦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
A.①④/②⑤⑥⑦/③B.①③④/②⑥/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③④/②⑤⑥⑦
2020-04-05更新 | 589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劝学》同步练习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7. 对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非利足也,而千里
②非能水也,而江河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
④驽马十驾,在不舍
A.                 消失               功绩        劝说
B.到达             隔断     猛烈       功劳        勉励
C.到达             横渡               成绩        勉励
D.得到             渡过     锐利       成绩        鼓励
2018-05-10更新 | 400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8. 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018-05-10更新 | 840次组卷 | 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9. 翻译古今异义词。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参 古:_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
(3)蚓无爪牙之利                  古:_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
(4)用心一也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
2020-04-05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劝学》同步练习测试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0. 补写句子。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2020-04-05更新 | 12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劝学》同步练习测试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困难(0.15)
下面三段文字,均选自《荀子·劝学》,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 端而言,蝡而动:端,微言;蝡,微动。意思是极细微的言行。② 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作为礼物。③ 兰槐:一种香料。

11.给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断开句读。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12.甲文中有两个词类活用的词是
A.学、动B.入、出C.布、美D.身、己
13.甲文中的“乎”、“曷”可分别用(          )(         )代替。
14.“其质非不美”中的“其”指代
A.兰槐B.芷C.滫D.君子、庶人
15.对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唯在教育与学习,论证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唯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义,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16.选出填空正确的一项
甲文谈学习的①,乙文谈学习的②        ,丙文谈学习的③           
A.① 态度与目的,②环境与内容,③作用(或意义)
B.① 环境与内容,②态度与目的,③意义(或作用)
C.① 作用与意义,②环境与内容,③态度与目的
D.① 意义与作用,②态度与目的,③内容与环境
17.甲文运用① 论证,乙文运用② 论证,丙文运用③     论证,选出填空正确的一项
A.① 对比②类比③ 比喻B.① 比喻②对比③ 类比
C.① 对比②比喻③ 类比D.① 类比②比喻③对比
2020-04-05更新 | 415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劝学》同步练习测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8
文言小题
1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4文言实词选择题
30.4文言实词  古今异义选择题
40.4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5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60.4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70.94文言实词选择题
8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90.65古今异义非选择类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11-170.15荀子(前313-前238)  概括中心意思  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文言实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