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老六所四星高中(海州高中 、赣榆高中 、海头中学 、东海高中 新海高中 、灌云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二模 2020-05-28 1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写作、名著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学习”作为一个词语,人们         ;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         。自古以来,学习就是思想家们          的主题。“学者,觉也”(《礼记·王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就是古代先贤对于学习的真义、学习的原则的经典性表述。
A.耳熟能详     司空见惯   关注B.耳闻目睹     习以为常     关心
C.耳闻目睹     司空见惯   关心D.耳熟能详     习以为常     关注
2020-05-27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老六所四星高中(海州高中 、赣榆高中 、海头中学 、东海高中 新海高中 、灌云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各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不为五斗米折腰B.春蚕到死丝方尽
C.翻手为云,覆手为雨D.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我们相识几十年,你现在退休要回家乡养老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啊,来,咱们干了这一杯离别酒!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十月的微风像孩子的小手,在清晨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卧床嗅着窗外桂花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会是愉悦的。
C.常常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都逃脱不了命运的惩罚,从出生就无限的接近死亡,这是一个永远改变不了的诅咒。
2020-05-27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老六所四星高中(海州高中 、赣榆高中 、海头中学 、东海高中 新海高中 、灌云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秋的月亮,从东边的篱笆上升起来,在弧形的天顶上踽踽独步,遥望大地。到晨晓,月色也是微淡的了。彼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没在西天尽头的朝云里。
①鹅在河岸上吃草,伸头一啄,露水簌簌而下
②露水濡湿了瓦檐和瓦檐下的蛛网
③它自己,微淡微淡的影子
④月亮的那一点黄,那一点红,都化为露水洒给了大地万物
⑤也濡湿了篱笆上朝颜花的叶和花蕾
A.①⑤②③④
B.②⑤④①③
C.①④②⑤③
D.②⑤①④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对联所写人物与选项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菊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④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A.①岳飞②陶渊明③屈原④杜牧B.①范仲淹②黄巢③屈原④杜牧
C.①岳飞②黄巢③杜甫④白居易D.①范仲淹②陶渊明③杜甫④白居易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清献公神道碑

苏 轼

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如晋叔向。”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

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佑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免死。一府皆服。阅岁,徙通判宜州。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会赦以免。公爱人之周,类如此。

公得虔州,地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既至,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改修盐法,民赖其利。神宗即位,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为言。上曰:“用赵某为谏官,赖其言耳。苟欲用之,何伤!”及谢,上谓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公知上意,将用其言,即上疏论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缙绅之望。上纳其说。熙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时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公曰:“六年当复来。”至是适六岁矣。杭人公,逆者如见父母。

以疾还衢,有大星陨焉。二日而公薨。实七年八月癸巳也。讣闻,天子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惠术民如郑子产                    扰:安抚
B.免死                                        卒:最终
C.吏民简易                                 遇:遇见
D.杭人                                     德:感恩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抃去世三年之后,苏轼受皇帝之命,为他撰写了这篇碑文。
B.为了使一个伪造印章的人免于被处死,赵抃巧妙地修改了赦令。
C.赵抃入蜀为官,随身仅带一琴一龟,皇上听说后称赞他的清简。
D.赵抃从杭州退休,当地百姓苦苦挽留,赵抃答应六年后一定回来。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
(2)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
9.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赵抃为政方面的特点。
2020-05-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老六所四星高中(海州高中 、赣榆高中 、海头中学 、东海高中 新海高中 、灌云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竹林寺别友人

许 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10.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
11.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