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 高三 模拟预测 2020-07-02 1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却成了一种速度和时代精神的象征,广为留传,甚至渗(shèn)入到家用产品领域中,影响了电熨(yùn)斗、烤面包机等的外观设计。
B.千百年来我们的前辈或肝脑涂地,或胼手胝(zhī)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精,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可以穿过美丽的花径(jìng),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
C.喜剧,它是一种更加高明的哗(huā)众取宠,也是掌声最多的一种电影类型,或说它更像一把双刃剑:拍好了,你便一夜暴红;反之,喝倒彩的舆(yú)论便会把你湮没。
D.权健、华林等一些名声煊(xuān)赫的直销企业,都并非一般的小作坊(fáng),他们凭着种种模糊操作一路壮大,为其“合法性”构筑起了视障效应,让消费者难以辨别。
2020-06-3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令人忧虑的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湿地面积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就我国来说,从科学家们绘制的湿地分布遥感图即可看出,中国的湿地总面积10年间已减少了5万多平方公里。【甲】由于人类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天然湿地面积不断消减、功能不断下降,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还造成湿地降解污染能力的下降,导致水质不断恶化,许多河流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的功能。比如,日前我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已被污染,不可饮用。【乙】另外,又致使其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的能力下降,直接给调蓄防洪带来极大的隐患。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不能不说与湿地面积的锐减有着一定的关系。【丙】不讲“土地伦理”(【美】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成了自蒸汽机诞生以来世界性的不可逆转的黑色潮流,湿地的命运岌岌可危……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膨胀B.围垦C.日前D.岌岌可危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B.乙C.丙
2020-06-29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武汉封城,不代表隔离了爱,更不代表彻底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武汉,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牵绊,都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深情。
B.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对野生动物的尊重,有助于减少人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避免对野生动物不再意外伤害,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人畜共患病传播的风险。
C.据联合国2019年估算的数据称,世界上大约有6000种语言,至少有43%濒临灭绝,每两个星期就有一门语言消失,并带走与之关联的文化和知识遗产。
D.墨子提出了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即“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就是有名的“三表”法。
2020-06-3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当前,“人设”从动漫中的“人物形象设定”,延伸到其他文艺创作领域,并逐渐成为网络常用语,指某人的社会形象。可以说, _________,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大叙事”中,“人设”都在积极发挥作用。人们将人设与表现人物特征的词语连在一起使用,有凸显性格特点的,比如“耿直人设”“硬汉人设”;有突出人物品质的,如“学霸人设”“敬业人设”;有强调生活态度的,___________;还有侧重社会角色的,如“好父亲人设”“好学生人设”。“人设” 既是自我期许,__________

2020-06-30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蒋捷《贺新郎·秋晓》

2020-06-3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74年,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博尔恩在《德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报告中,阐述了乡村景观的内涵,并根据聚落形成的不同,划分出乡村景观发展的不同阶段,着重研究了乡村发展与环境、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他认为,构成乡村景观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结构。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邦德国乡村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农业地理学家的兴趣。1960-1971年在奥特伦巴的倡议和领导下,出版了《德国乡村景观图集》,土地利用图和农业结构图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索尔认为“乡村景观是指乡村范围内相互依赖的人文、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域单元”,或者是“在一个乡村地域内相互关联的社会、人文、经济现象的总体”。社会地理学家着重研究社会变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把乡村社会集团作为影响乡村景观变化的活动因素。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201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这一文件,并将乡村景观定义为“人与自然共同塑造的水陆区域,用于农耕、畜牧、造林、渔猎以及获取其他资源,比如盐等”。乡村景观属于多功能资源,它既体现了所属居民的文化意义,同时,也成为了见证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景观风景。乡村景观体现了越来越多的,由于环境、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的持续变更所产生的有形或无形的遗产积累。

几个世纪,甚至是数千年以来,乡村景观一直在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维持平衡。

一些人类的日常活动产生了较为温和的、细小的变化;而有些人类的活动,由于生产方式和科技进步,经济、政治的影响,带来了剧烈的变化……由此产生的遗产带有不同时期的特点,组合成为了丰富多样的、有形或无形的动态遗产,而这样的动态将会一直伴随着乡村景观的发展。

人口发展的不均衡使得一些乡村地区荒废,同时另一些地区却在承受人口压力。另外,我们不能忽略城市对乡村区域以生态足迹的形式(处理废弃物,获取资源等)带来的影响以及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环境与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

乡村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其脆弱性以及使用功能。对于乡村景观环境的任何细小改变,都可能会引发巨大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乡村景观遗产的废弃。所以,对遗产使用功能的保护是乡村景观中无形或有形遗产得以持续的必要手段。

(摘编自ICOMOS丝路遗产2019年3月18日)

材料三:

2020年4月18日,是第38个“国际古迹遗址日”。世界各地围绕“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提升公众对遗产多样性、与当代生活相关性的认知。

“共享”基于共识。“共享责任”不仅提醒全社会都有义务保护文化遗产,更多地意味着有责任推动搭成和维持共识——相比前者,我们常常弱于实现文化遗产这一重更深刻的人类进程意义。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也在发出的号召中,将“共享”表述为:“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其最重要的意义是文化或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关注并保护遗产重要属性特性、意义和价值方面所起到的集体责任。”疫情之中,人们容易更敏感地感受到对立与分化;疫情之后,如何恢复和促进认同与尊重,又是一个长期且刻不容缓的携手过程。

我们能够做什么?2018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为“遗产事业,继往开来”,强调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世代相传、永续传承。2019年主题则是“乡村景观”。共享和永续的理想,都在提醒人们应该静下心来,在文化遗产价值框架内,重新排序为达到“相互认同与尊敬”而必做的清单。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此时描述的乡村遗产与景观,应该被推升至更为前沿的位置。

(摘编自齐欣《2020年疫情之中理解“共享”的责任》,《人民日报》2020年4月20日)

7.下列对材料中“乡村景观”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理学家博尔恩在《德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报告中,根据经济结构的不同,划分出乡村景观发展的不同阶段。
B.在奥特伦巴倡议和领导下出版的《德国乡村景观图集》,主要由土地利用图和农业结构图组成,这是社会地理学家对乡村最观的研究成果。
C.乡村景观体现了所属居民的文化意义,见证了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维持平衡。
D.脆弱性是乡村景观的主要特点之一,对于乡村景观的任何细小改变,都会引发巨大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乡村景观遗产的废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村景观体现了越来越多的由于各种因素的持续变更所产生的遗产积累,对遗产使用功能的保护是乡村景观中无形或者有形遗产得以持续的必要手段。
B.城市以处理废弃物、获取资源的形式对乡村区域带来影响以及变化,这些变化会带来环境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
C.“共享责任”不仅提醒全社会都有义务保护文化遗产,更多地意味着文化遗产一重更深刻的人类进程意义——全社会有责任推动搭建和维持共识。
D.共享与永续的理想提醒人们在文化遗产价值框架内,重新排序为达到“相互认同与尊敬”而必做的清单。
9.如何才能将乡村遗产与景观“推升至更为前沿的位置”?结合材料,对此提出合理建议。
2020-06-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