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00928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锻造强大的科技支撑力,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牢牢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靠科学发展甚至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改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科技、卫健等12个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协力攻关,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采取多条技术路线开展疫苗研制,采取恢复期血浆、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先进治疗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 调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这些实实在在进展的取得,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优势,是新型举国体制优越性在科技研发和疫情防控领域的具体体现。科技支撑力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没有快速制胜的讨巧办法,没有 的捷径。(          ),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科技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靠科学发展甚至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改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B.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靠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C.牢牢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靠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改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D.牢牢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靠科学发展甚至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溯源       有赖于       显著       一挥而就B.起源       有赖于       显要       一蹴而就
C.起源       得益于       显要       一挥而就D.溯源       得益于       显著       一蹴而就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在平时兢兢业业、刻苦攻关,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大战大考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
B.只有在平时兢兢业业、刻苦攻关,在大战大考中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摸索规律、总结经验
C.只有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平时兢兢业业、刻苦攻关,在大战大考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
D.只有在大战大考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在平时兢兢业业、刻苦攻关,充分发挥制度优势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本人本来生性敏感,对美的审悟尤能深入。你感叹秋天木叶摇落,而他们,更留意的是叶与枝脱离的过程,乃至其坠地前将触未触的那一瞬间。
B.在锲而不舍的浙江车主和工商执法者面前,丰田汽车生产商终于向中国消费者让步,扭转了对中国实施的歧视性待遇,创下了中国汽车召回补偿的先河。
C.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日报道,最近许多伊拉克选举工作人员遭到武装分子恐吓,为了避免不被杀害,不少工作人员纷纷辞职。
D.歼-20试飞向世界证明,中国军工世界一流,这不但使民航机广大市场看到了收复失地的曙光,而且使国产战机也确保了国土制空权。
2022-08-25更新 | 33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综观世界历史,在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能够避免发展中辍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拥有一条自西向东与黄河平行的长江,从而构成了世界上其他古文明所缺少的战略纵深这种“江河互济”的地理格局。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压力下,     ①     。当黄河流域成为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前线时,     ②     ;一旦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陷入衰弱,长江流域就会接过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火炬,继续与黄河流域一起,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可见,不仅长江流域所孕育的稻作文化避免了中华文化共同体囿于半封闭的东亚大陆而陷入“内卷化陷阱”的困境,而且增强了维系中华文化共同体传承不辍的内生力量。它不仅使得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形成南北互动互补,也使得中华民族在承受各种强烈的挑战和震撼中,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并为中华民族之复兴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023-05-18更新 | 17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绍兴的一切假若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会是一座戏台。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②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用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

乌篷船,天下闻名。它既是打渔人的家,又是交通工具。③因此,客栈对行舟者通常是不需要的的,但是他们离不开戏台。所有的河道,都将通向戏台。这意味着在绍兴的“地面”上不会有真正的陌生人,因为所有的陌生人,都注定在戏台前聚合;所有人的情感,也都将在戏台前交叉。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它们真正的停泊之地。在弯曲的河道上,戏台有节奏地错落着、诉说着,与水上生活的节奏相呼应,在行舟者的前方出没,安放在每一个需要它的夜晚。

这座城就是一座戏台、一个巨大的发声体,风吹过、雨打过、脚步走过,都会发出奇妙的声响。戏台,就是一部老式录音机,就是一条哗啦啦作响的漫长河道,就是咿咿呀呀反复播放的旧磁带,④它们合作,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通过这些声音,使得历史上的人物复活了,我们会因此相信自己正和这些历史中的人物生活在一起,水乳交融。

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

1.文中四处划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会是一座戏台
B.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
C.因此,对行舟者来说,客栈通常是不需要的,但是他们离不开戏台
D.它们合作,呈现出有声音的历史,这些声音,使得历史上的人物复活了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B.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
C.我本来不想去,可是我婆婆非叫我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D.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检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绍兴,所有的陌生人和他们的情感,都注定在戏台前聚合、交叉,因此绍兴的‘地面’上不会有真正的陌生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0-12-17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