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其他南北朝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0179569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青草湖[1]

(南朝•陈)阴铿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2]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3]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4]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5]?


【注】[1]青草湖:在湖南岳阳,北连洞庭湖。[2]桃花:桃源县在沅水附近。杜若:香草名。《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的句子。[3]茅山:在江苏句容县,相传汉代有茅氏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巫峡:有巫山神女的传说。[4]逗:停止。[5]讵:犹“岂”。《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一苇”指小船,“杭”即“航”。
1.这首作品的体裁与下面哪首作品完全相同?()
A.左思的《咏史》
B.王之涣的《凉州词》
C.柳永的《八声甘州》
D.杜甫的《登高》
2.下列关于这首作品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庭”一联点明时令,勾勒出湖水浩渺的全景。
B.“沅水”一联诉诸视觉与嗅觉,写出湘沅二水飘逸出尘的神韵。
C.“带天”一联,写出湖面上巨浪滔天、浮光跃金的壮美。
D.“行舟”一联借远处的扁舟与倦渡的飞鸟,展现出湖面的辽阔。
3.你认为本作品哪两句写景写得最好?请赏析其妙处所在。
【知识点】 其他南北朝作家 炼句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咏怀(其七)

庾信①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②。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③。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晚年仕周时期所作。②横波,指眼睛。③据《山海经》记载: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此处指南归就像让华、岳两山复合阻断黄河一样,难以实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胡笳、羌笛这些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在作者听来都是哀怨之音,使人落泪断肠。
B.五至八句从对面着笔,通过写作者妻子的思念,来强化作者内心无法消解的悲苦。
C.结末两句用典抒情,用枯木填海、青山断河的渺茫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深挚的情感。
D.本诗多用对偶句,对仗工整,讲究押韵,音节和谐,这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
2.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5-19更新 | 1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庭中有奇树①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②。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②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当“繁”解释。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2.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奇树”的象征意义。
2019-04-18更新 | 13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夕逗繁昌浦

(南北朝)刘孝绰

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

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

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

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

疑是辰阳宿,于此逗孤舟。


【注】①辰阳宿:辰阳,战国楚地,屈原《九章·涉江》有句“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写他流放行途的曲折险难。
1.本首诗从体裁上说是________,前面四句写出了江面_______的特点。
2.本诗后六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孤寂之情的?试简要赏析。
2019-07-08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