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龚自珍(1792-184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020603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湘月

(清)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望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①生小客②,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③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萧,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注)①东华:清代都城中紫禁城东门名东华门,此代指京城。②生小:作者于嘉庆7年(1802)十一岁时随父入都,在北京生活了十年。③罗袜音尘:美人轻盈之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1.这首词末句中的“两般春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每空不超过4字,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2.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把思想感情活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的。
2020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对比阅读下列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2018-02-09更新 | 5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史

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注】①牢盆,古代煮盐器具,借指把持盐政的官僚和盐业巨商。②田横,故齐王田氏宗族,刘邦统一天下后,因耻于降汉,自刎而死。其部下500人闻讯,也全部自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陈现实,以“金粉”隐喻东南地区的繁华绮丽,衬托名流们纸醉金迷的生活。
B.颔联“操”“踞”二字本无褒贬,此处以冷峻的语气赋予其情感,鞭挞之意自然流露。
C.颈联反映了士人在文字狱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逢迎态度,体现诗人内心的忧愤之情。
D.这首诗名为“咏史”,实则借题发挥,将历史典故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立意深刻。
2.前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意蕴丰厚,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2-01-07更新 | 3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丑奴儿令

龚自珍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注】①金字经:指佛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词人回忆以往生活所作,上片首句中的一个“沉”字,表明思考之深,奠定了全词深沉的感情基调。
B.“才也纵横”极言才能之大,“泪也纵横”,极言悲哀之重,两相映衬,词作的悲伤意味立刻显现。
C.词的前四句,通过词人的所作所为,具体描述了他的坎坷经历;凭借词人的所思所感,又展示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D.下片首句承上续写个人生活之悲:春天又到,自己却连一个关心的梦都做不成,借以说明理想落空。
2.下片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绪变化?
2020-02-02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