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027297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菜系以“南料北烹”“口味交融”风靡大江南北。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人文地志,自唐宋以来一直为江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甲】杭州菜兼收江南水乡之灵秀,受到中原文化之润泽,得益于富饶物产之便利,形成了制作精细、清鲜爽脆、淡雅细腻的风格。【乙】“清淡”是杭州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也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趋势。有人说,判断吃的“段位”高低的一个标准很简单——用盐的多少。盐多味重,自然是原料本身无味或有异味,一般人日常饮食大多如此。而真正的美食家推出的却是原料本身的味道。浙江兰溪县人,明清之际著名文学家李渔同时也是个美食家。【丙】他在所著的《闲庭偶寄》中说:“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独行(独味烹制,不加配料,少加调料。)”杭州菜的烹调重视配料调味,是为了突出主料之本味,切忌喧宾夺主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靡B.推出C.也是D.喧宾夺主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你将电视剧《清平乐》里背诵默写天团的文集找出来细读,你将可以从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人的文集中找出不少以为口吻的文章,比如王安石《临川集》有一篇《考课敕词》写道:今朕有念功乐善之志焉,而又继之黜陟幽明之法,以待天下之大吏矣。苏轼文集也有一篇手诏记卿可论朕此意,令早承命,或示朕此札亦不妨。

【甲】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文人士大夫怎么可以用皇帝的语气写文章,还敢大模大样收入自己的文集中,不怕杀头吗?

【乙】其实说破了也不奇怪。王安石、苏轼都担任过知制诰(元丰改制后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而其职责,就是替皇帝起草诏敕,亦即圣旨宋朝的圣旨,虽以皇帝名义颁布,但出台有着严密的程序,其中草诏的序由翰林学士或知制诰负责,如果他们认为不妥,可以拒绝草诏;如果接下草诏的任务,即意味着认可这道圣旨的内容。总之,宋朝的圣旨,除了小部分御笔手诏之外,基本上都是由专职草诏的词臣代拟的。

【丙】我们可以将知制诰、翰林学士起草的圣旨视为是他们的职务作品由于职务就是替皇帝起草诏敕,他们不但享有俸禄,而且每次草诏还有稿费,宋人称之为润笔《梦溪笔谈》记载:凡草制……皆有润笔物。太宗时,立润笔钱数,降诏刻石于舍人院。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思议B.大模大样C.严密D.由于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2-07-22更新 | 22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         ;四十年开放包容,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做出自己的贡献。四十年来,中国从一穷二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98倍,累计吸引外资超过2万亿美元,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四十年来,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回望历史,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临摹;放眼天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         ,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       的教师爷。我们只有(          ),从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出新的辉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宵衣旰食   诗篇   金锦囊   颐指气使B.发愤图强   史诗   教科书   指手画脚
C.宵衣旰食   诗篇   教科书   指手画脚D.发愤图强   史诗   金锦囊   颐指气使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忘锐意进取、硕果累累的成功历史B.继续迈开锐意进取的有力步伐
C.不忘改革开放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D.继续发扬改革开放的伟大精神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临摹
B.回望历史,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复制;放眼天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
C.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临摹;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
D.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复制。
2020-03-19更新 | 8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_________,另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都栽上白皮松,挨着好,遒劲妩媚,八面威风。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来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_________那四周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干,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          ,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

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_________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豁然贯通 比得上 秀气 波澜壮阔
B.豁然贯通 对得起 秀雅 奔腾澎湃
C.豁然开朗 对得起 秀气 奔腾澎湃
D.豁然开朗 比得上 秀雅 波澜壮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和语境不协调,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四角上各种一棵,疏是疏了,可是不好看。
B.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得好,就是不耐看。
C.在四角上各种一棵,疏阔有致,耐人寻味。
D.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B.你不能像对待一个机器一样对待我——一个为你付出了一切的人。
C.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D.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
2020-12-29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