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其他南北朝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1029044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无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

粱·刘孝先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山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1.此诗句式上的特点是大量运用     的句子,集中描述了月下之景,使全诗富有     意境。
2.此诗前五联,有人认为,景为主,人为宾;有人认为,人为主,景为宾。请结合全诗叙述的内容和层次,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夕逗繁昌浦

[南北朝]刘孝绰

日入江风静,安波似未流。

岸回知舳转,解缆觉船浮。

暮烟生远渚,夕鸟赴前洲。

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

疑是辰阳宿①,于此逗孤舟。


【注】①辰阳宿:辰阳,战国楚地,屈原《楚辞•九章•涉江》有句“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写他流放行途的曲折险难。
1.“岸回知舢转,解缆觉船浮”句,运用           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江        的特点。
2.本诗后六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孤寂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6-16更新 | 4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萍

刘绘

可怜池内萍,葐蒀紫复青。

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

微根无所缀,细叶讵须茎?

飘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

【注】①“葐蒀”亦作“氛氳”,本为烟气纷纭之貌。②“讵”,岂,难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第一句“可怜”即“可爱”,在“可爱”之中,还含有几分惹人怜顾的柔弱之态。
B.第二句用“蓝簋”来为浮萍着色,在阳光下恍若有青紫之气升腾,动静结合,把色彩写活了。
C.第三、四句表现了浮萍的动态之美,尽摹池萍在水中飘、立、动、静之态,表现了动人的韵致。
D.五、六句与全诗清淡秀蕴的基调相谐,浮萍看似“无根”,其实还是有根的,只是因为太微小。
E.本诗是“永明体”,这是格律诗产生的前身,律诗有八句,一、二、四、六、八句一定要押韵。
2.全诗表现出了池萍的哪些特点?诗人对池萍表达了什么情感?
2018-05-13更新 | 10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使用了六个叠音词,“青青”“郁郁”是形容人的丰姿和美貌。
B.青青草色、郁郁翠柳的生机盎然与少妇内心的孤寂、哀怨形成了鲜明对比。
C.少妇外表装束的艳丽与内心的苦闷和精神的抑郁形成了鲜明对比。
D.景物色彩的自然生成与少妇外貌色彩的有意粉饰形成了鲜明对比。
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王昌龄的《闺怨》。请将此诗与《青青河畔草》比较,自选角度说出它们的异同点。
2019-05-14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