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刘半农(1891-1934)
题型: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难度:0.4 引用次数:279 题号:1042202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教我如何不想她①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0年9月4日


注:①此诗作于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时期。刘半农 现代诗人,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第一句“天上飘着些微云”,与“浮云游子意”所营造的意境完全相同。
B.第二节第四句“这般蜜也似的银夜”,巧妙地引发“我”内心对“她”的思念。
C.第三节前两句的两处“慢慢”,写出了落花、游鱼对春水的依恋,画面优美。
D.第四节借“枯树”“冷风”“野火”“暮色”“残霞”等意象传达出浓重的愁思。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共分四节,每节五行,其中第三、第五行语句相同,结构匀称工稳,具有建筑美。
B.本诗用韵灵活,突破格律诗一韵到底、韵脚固定的要求,体现了新诗在格律上的自由。
C.本诗分别描写了白天、夜晚、春天、秋天的景象,意象纯朴自然,构思精巧,基调凄凉。
D.本诗一句“教我如何不想她”,喊出了多少海外游子的心声,体现了“诗言志”的传统。
3.《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本诗运用了《诗经》中哪些典型手法?请简要分析。
4.本诗标题原为《情歌》,后被作者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你认为改后的标题好在哪里?
【知识点】 刘半农(1891-1934)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192127日,伦敦


【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英国伦敦,该诗就写于1921年的伦敦。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对象,描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边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这表现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示天色已经晚了。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是诗中所写的这种能享受祥和、安宁生活的农家。
2.本诗擅长细节描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
3.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11-14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一九二一,二,七,伦敦


【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欧洲学习,该诗写于1921年初在外留学期间。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描写对象,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的日常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里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显示出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表示天色已经晚了,也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如诗中所写的享受祥和、安宁生活的农家这般美好。
2.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晚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
B.本诗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而是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
C.诗中暗含着空间的变化,诗人的视线随着人物的活动从厨房转到庭院,再转到场上。
D.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现实,且以“星”和“月”为喻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
3.本诗擅长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诗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两例并分析。
4.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02-23更新 | 1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铁匠

刘半农

叮当!叮当!清脆的打铁声

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

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

愈显得外间黑漆漆的。

我从门前经过,

看见门里的铁匠。

叮当!叮当!

他锤子一下一上。

砧上的铁,

闪作血也似的光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和他裸着的,

宽阔的胸膛。

我走得远了,

还隐隐的听见叮当!叮当!

朋友,

你该留心着这声音,

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

你若回头过去,

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

飞射在漆黑的地上。


【注】这首诗写于1919年9月,当时封建文人和资产阶级贵族纷纷反对以劳动人民生活入诗。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反复出现“叮当”的打铁声和闪烁的火花,传神地写出铁匠劳动时富有代表性的特征。
B.“外间黑漆漆的”“漆黑的地上”富有深层含义,象征了时代背景的黑暗、滞重和沉寂。
C.诗歌最后发出“该留心着这声音”,注意这“火花”的呼吁,体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注和敬重。
D.诗歌写的是铁匠打铁,但其寓意是突出底层人民劳动生活的沉重与苦难,精神的压抑与痛苦。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具体生动地刻画铁匠的形象,诗人采用了空间移动的手法,通过距离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描写铁匠劳动。
B.全诗以诗人的视觉和听觉为中心,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展现了三组互相联系又各有特色的画面,描绘出铁匠打铁的全景轮廓。
C.诗人以洗练的笔法,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有实有虚地塑造了在黑夜中打铁的铁匠的形象,生动真切,有强烈的感染力。
D.诗句基本上由二拍、三拍、四拍三种不同整数的诗行组成,错落有致,起伏多变,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富有音韵之美。
2021-10-21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