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 分析人物形象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0481908
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家》中对觉民逃婚这件事的态度上,觉新建议觉民表面听从长辈意见,但要暗地做好逃婚的准备,进行有策略的反抗;觉慧建议反抗,支持觉民逃婚。
B.《药》描写了启蒙者夏瑜的血被启蒙对象华小栓吃掉的惨烈事实,既批判了华老栓们、看客们的愚昧、麻木与残忍,又反省了启蒙者夏瑜们自身的弱点。
C.《边城》中,老船夫向二老求证那晚唱歌的情形,二老说“做傻子唱过一晚的歌”, 语气中既有对自己错爱翠翠的悔恨,也有对老船夫害死大老的埋怨。
D.《茶馆》中,康顺子被父亲以十两银子卖给人贩子刘麻子,后被转卖给老太监庞总管。清朝灭亡,老太监饿死,康顺子带着儿子到“裕泰茶馆”帮工。
E.葛朗台是执着于一念的人,观赏、把玩和占有黄金,是他最大的爱好;欧也妮也是执着于一念的人,她执着于毫无希望的爱情,最终在爱情的背叛里妥协。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借贾雨村之口提到“正邪两赋”之人。所谓“正邪两赋”即“没有截然的好,也没有截然的坏”,而这正体现文学作品塑造人物性格真实立体与复杂丰富的特点。
班里要举办主题为“我看名著人物”的读书交流会。请你从《红楼梦》或《三国演义》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阐释这种“正邪两赋”的具体表现。要求:写出人物的名字,结合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语句通顺,不少于100字。
2021-05-13更新 | 182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刘备投靠刘表驻扎新野,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进攻新野,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准备火攻。夏侯惇果然中计,大败而归。
B.《风波》中的赵七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顽固、守旧、凶狠、狡诈、投机、贪婪是其性格本质,是破坏和镇压革命的凶恶敌人。
C.《边城》中,大老天保为了成全弟弟傩送的爱情,放弃了团总顺顺一座碾坊的陪嫁,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光明磊落,胸怀宽广。
D.《茶馆》中,黄胖子与二德子等人在茶馆后院调停鸽子之争,卖东西的老人一句“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表达了对清朝末年民不聊生的愤慨。
E.《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利用到宫中演戏的戏班子,让他们在克劳狄斯面前演出《贡扎古之死》,借此观察克劳狄斯的神情反应,来确定他是不是杀父凶手。
2020-08-14更新 | 43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得宝钗蹑手蹑脚地,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心中吃惊,想道:“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地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她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语段中宝钗的三次“故意”,是如何一步步打消红玉和坠儿的疑虑的?
2021-05-22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