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汉 > 班固(32-9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1101545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节选自《苏武传》)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单于,答其善意               赂:赠送礼物
B.后随浞野侯胡中                  没:陷没
C.会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论:讨论
D.反欲两主,观祸败               斗:使......相斗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相当
B.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为降虏蛮夷                      而君幸赵王
D.匈奴祸,从我始矣            自书典所记,未有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苏武的浩然正气。
B.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的时候,本危险不大,但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活动,连累了苏武。
C.从选文来看,虞常虽然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自己汉朝人的身份,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完全是出于爱国之情。
D.卫律劝降苏武时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但是徒劳无功,始终没有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任为辇郎。既冠,以行修饬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与王褒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会初立《谷梁春秋》,征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元帝初即位,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诸吏光禄大夫,皆领尚书事,甚见尊任。更生年少于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中金敞拾遗于左右。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成帝即位,显等伏辜,更生乃复进用,更名向。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上数欲用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年七十二卒。

(节选自《汉书•刘向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
B.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
C.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
D.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是选拔、提拔的意思,与“除”“征”“辟”“迁”等意思相同。
B.《谷梁春秋》,与《春秋左氏传》和《春秋公羊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列侯,秦制爵位分二十级,“彻侯”位最高,汉时改称其为“列侯”。
D.九卿,我国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历代名称多有变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向年少得志,很被皇上推重。他十二岁即任辇郎,成年后担任谏大夫,被汉宣帝招募选到身边,并且很受汉元帝的尊重与信任。
B.刘向尽心辅政,敢于触犯权贵。他与萧望之等人一心辅佐政事,憎恶两个放纵的外戚和两个弄权的宦官,希望皇上罢免他们。
C.刘向维护礼制,反对奢侈风气。他看到风气奢侈淫逸,而赵、卫之流出身低微卑贱,却逾越礼法制度,便编书告诫皇上。
D.刘向著述颇丰,喜好圣贤之道。他编次《烈女传》八篇,写成《新序》《说苑》共五十篇,专心研究经术,不与世俗接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
(2)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
5.文章结尾处皇上多次想升刘向的职位却不能成功,为什么?这说明了当时怎样的政治状况?请简要概括。
2021-03-17更新 | 40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良,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备它盗也。

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未尝有战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良从上击代,出奇计下马邑,及立萧相国,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道,欲轻举。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后六岁曰文成侯。及良死,子不疑嗣侯。

(节选自《汉书·张良传》)

【注】①厩(jiù)将:主管马匹的军官。 ②缟素:白色的衣服。这里是朴素之义。

1.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
B.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
C.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
D.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
2.对下列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字是对名的补充和解释。字与名相为表里,字多为外部使用,故又称表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陛下,原指站在殿前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成为古代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C.薨,在古代,对于不同人物的死亡都有不同的称呼,一般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谥号,始于西周,指的是君主时代在帝王、贵族、大臣等身份较高的人死后依其身前事迹赞扬死者的一些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时,不曾在韩国做官,但韩被灭之后,家人惨遭不幸,他用尽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报仇。
B.张良敢于劝谏。刘邦因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秦国。樊哙劝谏,刘邦没有听他的,后听取了张良的劝谏。
C.张良为人忠诚。在得知项羽要攻打沛公的消息后,他放下个人安危,主动告知沛公,且冷静地为沛公分析状况、出谋划策。
D.张良为官正直。汉高帝想要封他三万户人口的封地,张良因为自己没有功劳,故而推辞,后被封为留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5.沛公想要留住在秦国,张良是用什么理由劝说他不要留住秦国的?
2023-04-22更新 | 12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义字文仲,少以父任为郎,年二十出为南阳都尉,宛令刘立与曲阳侯为婚,又素著名州郡,轻义年少。义行太守事,行县至宛,丞相史在传舍。立持酒肴谒相史,对饮未讫,会义亦往,外吏白都尉方至,立语言自若,须臾义至,内谒径入,立乃走下。义既还,阳以他事召立,以其贼不辜,部掾吏夏恢缚立,传送邓狱。恢以宛大县,恐见篡夺,白义可因随后行县送邓。义曰:“欲令都尉自送,则如勿收邪。”载环宛市乃送,吏民不敢动,威震南阳。数岁,平帝崩,王莽居摄,义心恶之,乃谓姊子上蔡陈丰曰:“新都侯摄天子位,号令天下,依托周公辅成王之义,且以观望,必代汉家,其渐可见。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捍国难。吾幸得备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欲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子孙辅而立之。设令时命不成,死国可不惭于先帝。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丰话诺。义遂与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等结谋。募郡中勇敢,部署将帅,立信为天子。义自号大司马柱天大将军,以东平王傅苏隆为丞相,中尉皋丹为御史大夫,移檄郡国,言莽鸩杀孝平皇帝,矫摄尊号,今天子已立,共行天罚。郡国皆震,比至山阳,众十余万。莽闻之,大惧,抱孺子会群臣而称曰:“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群臣皆曰:“不遭此变,不章圣德。”莽于是依《周书》作《大诰》,曰:天降威明,用宁帝室,遗我居摄宝龟。太皇太后以丹石之符,乃绍天明意,诏予即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于是吏士精锐遂攻围义于圉城,破之,义与刘信弃军庸亡。至固始界中捕得义,尸磔陈都市,卒不得信。莽尽坏义第宅,污池之。发父方进及先祖冢在汝南者,烧其棺柩,夷灭三族。

(选自《汉书·翟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
B.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
C.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
D.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尉,战国赵、魏、秦等国已置,秦灭六国后在六国置郡,设郡尉。汉景帝时改秦之郡尉为都尉,其职责为辅佐郡守并掌全郡的军事。
B.宗室,指宗庙,也指同宗族之人,特指帝王的宗族。文中指“皇族”。
C.孺子,可指幼儿、幼童,也可以指天子、诸侯、世卿等的继承人。文中指的是幼童。
D.《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是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的史事的纪传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义有胆有识,扬威郡内。刘立轻慢翟义,因罪被翟义拘押,后翟义又令属下夏恢用囚车载着刘立绕宛县示众,对南阳吏民起到了震慑作用。
B.翟义洞悉形势,心忧社稷。平帝驾崩后,他分析了王莽号令天下、效仿周公辅佐成王之举,指出王莽以辅佐之名行夺权之实。
C.翟义忠于汉朝,起兵拥刘。他与刘宇、刘信结谋起义,拥立刘信为天子,自称大司马柱天大将军,昭告郡国,称王莽毒害平帝,号召天下讨伐王莽。
D.翟义兵败身亡,祸及宗族。翟义在固始被王莽的追兵逮捕,后被陈尸示众,其住宅被王莽破坏,其父亲及先祖的坟墓棺枢也尽数被毁。最终翟义三族被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既还,阳以他事召立至,以其贼不辜,部擦夏恢等收缚立,传送邓狱。
(2)设令时命不成,死国犹可以不惭于先帝。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
5.翟义为什么反对王莽?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反对王莽?请简要分析。
2021-08-30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