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5 题号:1102434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提高,“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麦霸等。
B.“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的开展,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C.我国将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
D.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显个人品味。
【知识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一种道德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的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未来世界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顶尖人才的竞争,在文化教育层面上尤其如此。
2016-11-18更新 | 100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第二十三个“世界阅读日”前夕,一些商家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                                             )。

②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         的“知识付费”。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移动互联时代的经典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释放出的              魅力。

③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的动态一项思想活动,还将是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有一定年龄的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摇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               的经典作品。

⑤因此,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前几天,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

                        的一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           ,大部分风靡一时的流行读物都成了泥沙。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

⑥书林新叶催陈叶。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正以裂变般的速度更新,人们期待更多经典作品。今天,我们阅读前人经典,更要成就当代“今典”。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善加运用,让久远的经典面目可亲,让优秀的当代作品脱颖而出。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
B.而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是不变的。
C.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是不变的。
D.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人们是不变的。
2.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鱼龙混杂
B.风起云涌             延绵不绝             家喻户晓             泥沙俱下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鱼目混珠
D.粉墨登场             空前绝后             举足轻重             差强人意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动态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文化生产。
B.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思想活动,还将是动态的一项文化生产。
C.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D.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个体的一项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个体的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2018-09-12更新 | 16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多数学校组织军训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但现实中的军训已经被各种因素推上了一个充斥在形式主义之下的花拳绣腿般的“秀花场”。
B.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学生马拉拉因“反抗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压迫,捍卫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C.处在深刻而复杂的变革时代,我们只要怀揣远大梦想,才能经受住考验,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浮躁所动,坚忍不拔地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扎实奋斗。
D.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国人的道德与价值观呈现出混乱、混沌,从国学中 汲取营养,以国学修身养性,用国学指导生活,也就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2017-03-25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