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刘昫等 > 《旧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102545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平,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嵩为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时多事之后,姑欲人,遂以重寄委嵩。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大历八年正月卒。

嵩子平,年十二,嵩卒,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及免丧,累授右卫将军,在南衙凡三十年。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理有能名。元和七年,淮西用兵,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滑州城西距黄河二里,每岁常为水患。平询访得古河道,接卫州黎阳县界。平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同上闻,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居镇六年,入为左金吾大将军。未几,复为郑滑节度观察使。

长庆元年,幽镇叛,杜叔良统横海全军讨伐不胜,王庭凑围牛元翼于深州。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居数月,刺史王稷馈给稍薄,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宵溃而归。仍推突将马狼儿为帅,行及青城镇,劫镇将李自劝,并其众;次至博昌镇,复劫其镇兵,共得七千余人,径逼青州城。城中兵士不敌,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仍先以骑兵掩其家属辎重,贼众惶惑反顾,因大败。狼儿与其同恶十数辈脱身窜匿,余党降,稍后者斩于鞠场。明日,狼儿亦就擒戮,胁从者放归田里。诏加右仆射,进封魏国公,由是远近畏伏平之威略。

在镇六周岁,兵甲完利,井赋均一。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在河中凡六年,召拜太子太保。明年,上疏乞老,以司徒致仕,居一年卒,册赠太傅。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                            落拓:豪放,放荡不羁
B.时多事之后,姑欲人,遂以重寄委嵩            安:安排
C.自天下兵起,束身戎伍,委质逆徒                  委质:顺从,归附
D.兵甲完利,井赋均一                                      完利:坚固锋利
2.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薛嵩与薛平父子二人功绩的一组是 (     
①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②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          
③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        
④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        
⑤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        
⑥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嵩原本替贼兵把守相州,贼兵败后,王师到来,薛嵩就到怀恩马前迎接叩拜,怀恩放了他,并让他做了相州刺史。
B.宰相杜黄裳很器重薛平,推荐他做汝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治理得好,在当时很有名声。在淮西战事中,又屡有战功。
C.薛平在滑州时,率领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开凿古河南北总长十四里,挖开旧河来分流水势,滑州百姓于是没有水患了。
D.青州城兵士不敌乱军时,薛平拿出府库和家里的全部钱财招募二千精锐的士兵,迎击对方,仍然先用骑兵掩击敌人的家属辎重,叛贼士兵惶惑反顾,于是大败。
4.对“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句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军吏想要采用河北的故事,胁迫薛平务必留下来,薛平假装答应他们,让官给叔父薛崿,在一天夜里因为奔丧回家。
B.军吏想要遵照河北旧例,胁迫薛平务必留下来,薛平假装答应他们,让官给叔父薛崿,在一天夜里因为奔丧回家。
C.军吏想要遵照河北旧例,胁迫薛平留下来管理后务,薛平假装答应他们,让官给叔父薛崿,在一天夜里因为奔丧回家。
D.军吏想要遵照河北故事里的样子,胁迫薛平留下来管理后务,薛平答应了他们,让官给叔父薛崿,在一天夜里因为奔丧回家。
5.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
B.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
C.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
D.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窦威,文蔚,扶风平陵人,太穆皇后从父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丘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注]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龙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威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

(节选自《旧唐书·窦威传》)


[注]叔孙通,汉初政治家,为高祖刘邦制定朝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B.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C.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D.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另一名字。
B.射策,是古代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考试的内容分为射技和经术两项。
C.禅代,即帝位的禅让和接替;古代禅代大多并非禅让者自愿,而是接替者篡位。
D.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威志在学业,不求仕途显达。他初仕为秘书郎,任期届满后仍坚持担任此职,十多年后学业更为广博;其诸兄仕途显达,他虽担任闲职,却不以为意。
B.窦威见在事先,仕隋颇为坎坷。他任蜀王记室时,见蜀王行事多有违法,便辞归乡里,后因此得以保全;升任内史舍人后,先是忤旨降职,后又因事被免。
C.窦威博学多识,制定朝章国典。在高祖人关后,因军队新创,礼仪制度缺失,他为高祖制定了朝章国典,还起草了禅代等众多重要的文书,受到高祖的高度评价。
D.窦威为帝所重,死后尽享哀荣。他卧病在床时,高祖亲自前往探视;去世后,不仅官爵得到赠封,下葬的时候,皇帝还命太子和百官一并出城为其送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孔丘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汝效此道,复欲何求? 
(2)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
2020-04-25更新 | 7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镇大梁,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授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②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③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④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⑤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改动)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③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④摭:拾取。⑤裴均:宦官的养子,名声不好,人所不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B.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C.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D.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还有孤独、孤高、独特之意。本文指年幼丧父的孩子,和“鳏寡孤独”的“孤”意思相同。
B.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C.“出”指离京外任,“辟”指官署征聘,“调”“转”指调动官职,“拜”指授予官职。
D.元和,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生性直率,敢于直言。他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听取,他就大为生气,因而被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
B.韩愈很有才能,史才突出。他仕途不顺、多被贬黜,就写《进学解》自明心志,受到执政者怜惜;又因史学才能被委任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C.韩愈很重感情,记人恩情。他曾受到裴均照顾,尽管裴均之子平凡鄙陋,但他仍对其子很友好,在赠序中仍尊称其字。
D.韩愈宽宏通达,待人如一。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待人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交往的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2)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2022-09-24更新 | 11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枢,字纪圣,御史大夫裴寅子,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大学士王铎深知之,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不调。从僖宗幸蜀,中丞李焕奏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中和初,王铎复见用,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入朝历兵、吏二员外郎。龙纪初,擢拜给事中,改京兆尹。宰相孔纬尤深奖遇。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乾宁初,入为右散骑常侍,从昭宗幸华州,为汴州宣谕使。

初,枢自歙州罢郡归朝,路经大梁,时朱全忠兵威已振,枢以兄事之,全忠由是重之。及枢传诏,全忠皆禀朝旨,献奉相继,昭宗甚悦,迁兵部侍郎。时崔胤专政,亦倚全忠,二人因是相结,改枢吏部侍郎。未几,换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其年冬,昭宗幸华州,崔胤贬官,枢亦为工部尚书。天子自岐下还宫,以枢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为广南节度使。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诛,以全忠素厚。相位如故。从昭宗迁洛阳,驻跸陕州,进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

哀帝初嗣位,柳璨用事,全忠尝奏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相议,枢曰:廷范勋臣,幸有方镇节钺之命,何藉乐卿?恐非元帅梁王之旨。持之不下。俄而全忠闻枢言,谓宾佐曰: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切齿含怒。柳璨闻全忠言,寻希旨罢枢相位,和陵祔享,拜尚书左仆射。五月,责授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寻再贬泷州司户。六月十一日,行及滑州,全忠遣人杀之于白马驿,投尸于河,时年六十五。初,全忠佐吏李振曰: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全忠笑许之。

史臣曰:枢因盗而振,盗憎而亡,宜哉!君子守道远刑,盖虑此也 。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B.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C.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D.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表征召、征用之意,与《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辟”意思相同。
B.“幸蜀”的“幸”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君幸于赵王”的“幸”意思不同。
C.“兄事”的“事”与《张衡传》中“衡因上疏陈事”的“事”意思相同。
D.“素厚”的“素”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素”意思相同。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持之不下                                                  今其智反不能及
C.枢亦久不调                                               自书典所记,未有也
D.全忠笑许之                                               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枢中进士后得到权贵人物杜审权、王铎、李焕、孔纬等的赏识,升官一直很顺利,很快做到了给事中、京兆尹等职。
B.裴枢结识朱全忠以后受到赏识,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及工部尚书等高级官职。
C.崔胤在朝廷专政,依靠朱全忠,而这时裴枢与朱全忠交好,故裴枢同崔胤二人相交很好,崔胤被贬后,裴枢依然身居高位。
D.裴枢虽因朱全忠而身居高位,却又终因朱全忠而遭遇杀身之祸,可见依附朱全忠这样的“盗”并非全身远祸的良策。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2023-06-22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