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其他明代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2 题号:11166180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望君山[注]

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注]君山:又名湘山,实则是屹立于洞庭湖口的小岛。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湘女)游此,故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直写诗人登临岳阳楼远望洞庭所见的景象:暮色降临,夜朗风定,湖水清澈,如练铺开,水波不兴。
B.第二、三联,着力描绘君山的美丽景色。“一点” 表明是远望,“青” 是指君山的颜色。诗人已完全陶醉于悠悠的青山绿水之中。
C.尾联写清澈的洞庭湖水能够涤荡清除巴陵万古愁,既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春水的喜爱赞美之情,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D.题目“登岳阳楼望君山”点明了事件,“望君山” 三字统领全诗:前三联写望中景色,第四联写望中所感。
2.本诗运用了比喻修辞和奇特的想象,试对这两种表达技巧各举两例加以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钱塘观潮

曾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注】①曹溶,明崇祯十年进士,明亡后被迫出仕清廷,后辞官不就。此词作于清军入关之后。②灵胥:指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投入钱塘江,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③江妃:江上女神。
1.结合诗句,赏析此词的思想感情。
2.全词如何描绘钱塘潮的宏伟气势,简析其表现手法。
2019-10-05更新 | 4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坐念东征将士

陆 深

长河乘夜渡貔貅①,兵气如云拥上游。

大将能挥白羽扇,君王不爱紫貂裘。

十二关山齐故国,百年疆域汉神州。

不眠霜月闻刁斗,自启茅堂望斗牛。


注释:貔貅:pí xiū,汉族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比喻勇猛的战士、骁勇的部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起句不凡,用貔貅形容骁勇善的战前线战士,他们长河夜渡,不畏艰险,直接描写了战斗场面的激烈。
B.挥白羽扇,写大将手挥羽扇,让人想起羽扇纶巾的周瑜,暗喻诗人文武双全,指挥若定。
C.诗歌第四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紫貂裘代指皇帝对将士们的赏赐,表明朝廷对战事的重视。
D.诗歌末两句中选取两个细节闻刁斗、望斗牛,由想象转入现实,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原诗词进行分析。
2019-06-09更新 | 5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过邵伯湖

李东阳

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

飘飙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

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

羁栖正愁绝,况乃中夜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的“连”字,形象地写出了邵伯湖夜晚水气蒸腾与天相接的特点。
B.三、四句“飘”与“恍惚”对仗工整,体现了近体诗格律谨严的特点。
C.“轻帆不用楫”与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的乘舟体验大为不同。
D.诗歌由眼前景开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了夜行邵伯湖时的感受。
2.诗歌是如何表现羁旅之愁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0-05-19更新 | 4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