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3 题号:1128086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朋友到我家中做客,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后来才想起特别怕虫的朋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_。 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

朋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突然她说,妈妈……头……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于是我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 ,把这只虫子捏在手心……后来那只虫子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朋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爸爸立刻叫我立正站好,每次他有什么严重的教训总是叫我们立正站好——然后他严肃地问我:“为什么遇到担肥的人捏鼻子转头?”
B.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C.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D.“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的青虫”,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经典”一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西方学者对“经典”的概念,有比较深刻的探讨和阐发。英国诗人艾略特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写道,“假如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词,它能最充分地表现我所说的‘经典’的含义,那就是成熟……经典作品只可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语言及文学成熟的时候;它一定是成熟心智的产物”。

A.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B.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C.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D.每逢暮春时节,我的园子里杜鹃花开,常可听得有鸟在叫着“居起、居起”,据说就是杜鹃。
2021-08-23更新 | 25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青年力量的持续注入。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国家整体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① ,发挥其在国家发展中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② ,应在共同富裕过程中践行初心使命,发扬优良传统,以自身的勤劳智慧更多惠及民生福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青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促进者,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青年是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应积极践行绿色健康生活理念,做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排头兵。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青年既胸怀祖国, ③ ,日益成为沟通中外的友好使者,成为人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与捍卫者。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将推进自身作为“人”的现代化与投身国家现代化事业结合起来,在为社会贡献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选择》

1.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部分中的“人”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鲁迅《拿来主义》)
B.“嗯,真的很冷——”(这个词读起来很高,拖了很长时间。)(郁达夫《故都的秋》)
C.梁头做成“桃尖梁头”或“蚂蚱头”。(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D.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夏衍《包身工》)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4-01-26更新 | 23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脱胎换骨又新生(猜一文学名著)———《复活》。这是一个灯谜。灯谜又称文虎、打虎、商灯、射等,是写在彩灯上的谜语。它最早起源于夏代出现的一种用      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这种歌谣到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演变成为瘦辞,亦称隐语,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灯谜结构      ,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灯谜作品要有意思。有意思的东西才会使人感兴趣,人们对猜谜赏谜感兴趣,很大程度是因为灯谜轻松活泼、妙趣横生,具有可猜性、娱乐性的一面。灯谜作品又要有意义。有意义是在有意思的基础上赋予作品更加      的思想内涵,对人的成长和影响能起到直接的或      的教育作用、鼓动作用。创作灯谜作品,要坚持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要植根于群众,与时俱进,寓教于乐地创作出灯谜,用以服务社会、鼓舞群众、弘扬美德,激发感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暗示   简捷   人文化   耳濡目染
B.暗射   简洁   人性化   耳濡墨染
C.暗示   简洁   人文化   潜移默化
D.暗射   简捷   人性化   潜移默化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章中《复活》前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D.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创作出寓教于乐的灯谜,用以激发感情,服务社会、鼓舞群众、弘扬美德。
B.创作出寓教于乐的灯谜,用以弘扬美德,激发感情,鼓舞群众,服务社会。
C.创作出灯谜,寓教于乐,弘扬美德,鼓舞群众,服务社会,激发感情。
D.寓教于乐地创作出灯谜,用以弘扬美德,激发感情,鼓舞群众,服务社会。
2021-10-27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