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外国文学 > 俄罗斯 > 普希金
题型: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6 题号:1152548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名字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田鑫鑫译

我开着车,睡意袭来,停在路边一棵树下。

蜷缩在后座,很快睡着了。多久?数小时。黑暗降临。

突然惊醒,不知道我是谁。完全清醒,却不知我是何人。

我在哪?我是谁?我只是在后座沉睡的那件东西,像布袋里的猫,惊慌失措。我是谁?

很久以后我才回过神来。我的名字回到我身边,像天使回到天空。

一把小号,在城堡的高墙外吹响《莱奥诺拉序曲》【注】,拯救我的脚步,

沿着长长的楼梯奔来。我来了!是我!

我至死也忘不了那十五秒,那地狱般的虚无。几英尺外的公路上,

汽车飞奔而过,车灯大开。

【注】《莱奥诺拉序曲》是贝多芬为歌剧《菲岱里奥》创作的序曲,曲子结尾号声响起,自由的光辉照在主人公身上,代表着剧中人物的解放。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俄】普希金

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

它会死去,

像大海拍击海堤,

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

像密林中幽幽的夜声。

它会在纪念册的黄页上

留下暗淡的印痕,

就像用无人能懂的语言

在墓碑上刻下的花纹。

它有什么意义?

它早已被忘记。

在新的激烈的风浪里,

它不会给你的心灵

带来纯洁、温柔的回忆。

但是在你孤独、悲伤的日子,

请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

并且说:有人在思念我,

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

(有删改)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字》可分为“入睡”“睡醒”“回神”三个部分,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一个特别短暂的生命体验,深刻地揭示了名字对于人的意义。
B.《名字》主要描写一个突然睡醒的人的心境,以名字连接“睡着的自己”和“睡醒的自己”,在这中间有十五秒地狱般的虚无,令“我”感到惊慌失措。
C.《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一诗中“有人在思念我,在世间我活在一个人的心里”一句意在表明无论何时“我”的名字对人都很重要。
D.《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一诗中说“我”的名字“它会死去”“它会……留下暗淡的印痕”“它早已被忘记”,都在说明平时“我”的名字对“你”没有什么意义。
2.下列对这两首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字》一诗笔墨极为自然,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表达多用短句,简洁有力,生动凝练。
B.《名字》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沉睡的那件东西”和“布袋里的猫”,直接抒发了自己在失去名字的那十五秒内的感受。
C.《名字》中,“一把小号,……我来了!是我!”这一段仿佛音乐剧般“上演”了我的心路历程,让喜悦之情得以升华。
D.《我的名字对你有什么意义》中,“它会死去,像大海拍击海堤,发出的忧郁的汩汩涛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名字的意义会随着人的逝去而消失。
3.结合这两首诗歌,谈谈你对“名字”意义的理解。
4.《名字》中谈到“我的名字回到我身边,像天使回到天空”,如果整首诗在这里停止,一个受惊的过程已经得到诗意的书写。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内容?
【知识点】 普希金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普希金

我发现书里有一朵小花,

它枯萎,失去芬芳,被遗忘,

于是我的心中不由得

充满了种种离奇的遐想:

它在哪儿开放?开在什么时候?

是哪一年的春天?它开了多久?

是陌生人还是朋友把它摘下?

夹进这本书是什么缘由?

是为了纪念情意绵绵的幽会?

还是纪念命中注定的别离?

也许是在独自散步的时候,

采自浓荫下面,或荒僻的野地?

是他,还在世?是她,还健在?

如今哪里是他们栖身的家?

也许他们都已经枯萎,

就像这朵不知来由的小花!

1.下列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由这朵夹在书里被遗忘的小花,想到了它开放的时间、地点,以及摘下并把它夹在书里的人,摘下并把它夹在书里的原因,摘下并把它夹在书里的人的情况。
B.诗中表达诗人情绪的关键词“情意绵绵”“命中注定”“独自”看似普通,却能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个活生生的情境之中。
C.普希金的这首诗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叙事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
D.这首诗不算名篇,但却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小诗,由一朵小花生发开来,通篇是想象,通篇是疑问,可谓浮想联翩,疑问不断,却总是围绕着小花展开,不致无迹可寻。
2.这首诗借助“小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悟?
2020-11-03更新 | 1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致恰达耶夫

普希金

爱情、希望和平静的光荣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就是青春的欢乐,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消亡;

但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愿望,

在残酷的政权的重压之下,

我们正怀着焦急的心情

在倾听祖国的召唤。

我们忍受着期待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正像一个年轻的恋人

在等待那真诚的约会一样。

现在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自由之火,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的心还没有死亡,

我的朋友,我们要把我们心灵的

美好的激情,都呈现给我们的祖邦!

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1.如何理解“爱情、希望和平静的光荣/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许”的含意?
2.“就是青春的欢乐,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想法?
2020-11-05更新 | 1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赶赴白山

〔俄罗斯〕普希金

早晨,大门口停了一辆三匹马拉的暖篷雪橇。我在门厅里碰见普加乔夫。他一身旅行装束,穿了皮大衣,戴顶吉尔吉斯高皮帽。普加乔夫愉快地跟我打招呼并且邀我和他一道坐进雪橇。

我们坐了进去。“去白山炮台!”普加乔夫对站在一旁的赶车人说。我的心嘣嘣直跳。马跑起来,铃儿丁当响,雪橇在飞驰……

“等一下!等一下!”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我一看,沙威里奇正迎面跑来。普加乔夫叫车夫停下。“彼得少爷!”我的管教人叫道,“别扔下我!别把我这老头子丢弃在这帮骗……”

“呵!老家伙!”普加乔夫对他说,“又遇到了你。好,坐上车台去吧!”

“谢谢,皇上!谢谢!”沙威里奇说,爬上车台,“上帝保佑你长命百岁,因为你连我这个老头子也不嫌弃。我要一辈子为你祈祷上帝。我再也不提那件兔皮袄子了。”

他又提兔皮袄子,很可能惹得普加乔夫最终会大发雷霆。幸好,这位冒充的皇帝没有听见,或者故意不搭理这不识时务的暗示。马儿飞奔,街上,百姓肃立两旁,脱帽致敬。普加乔夫向两边点头致意。过了一会儿,我们便出了寨子,顺着光滑的大道疾驰而去。

不难想象我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再过几小时,我就要跟那个我原以为永远失去了的姑娘见面了。我想象我们重逢的那一刻的情景……我也想着我身边的这个人,我的命运就掌握在他手里,由于机缘古怪的巧合我与他神秘地联结在一起。我想起他动辄杀人和嗜血成性的行为,而现在他居然挺身而出去搭救我心爱的姑娘。

普加乔夫打断我的思路,猝然问道:

“你在想什么,大人?”

“怎么能不想呢?”我回答,“我是个军官和贵族,昨日还跟你打仗,可今日却跟你同坐一辆雪橇,而我一生的幸福全都仰靠你了。”

“怎么?”普加乔夫问,“你害怕了?”

我回答,我既然承蒙他赦免过一次,今后我不但希望他宽谅,甚至还指望他援助。

“你对了,上帝有灵,你这一招做对了!”冒充的皇帝说,“你看,我的属从们都斜着眼睛瞧你。”他压低嗓门说,以防沙威里奇和赶车人听见:“我记得你那一杯酒和那件兔皮袄子。你看,我可并非你们那边的人所说的那样是个杀人成性的人。”

我记起了攻占白山炮台的情景,但觉得不必跟他争辨,因而没有回答一个字。

“奥伦堡城里怎样议论我?”普加乔夫沉默一会儿以后问我。

“他们说,你这个人不大好对付,没得说的,你已经扬名天下了。”

这位冒充的皇帝脸上显出洋洋自得之色。

“对!”他快活地说,“我所向披靡。你们奥伦堡城内的人可知道尤吉耶沃战役吗?打死你们三十个将军,俘虏四支军队。你想想,普鲁士国王能够跟我较量吗?”

这强盗自吹自擂,我听了不禁好笑。

“你自己这样想吗?”我对他说,“你能够打败腓特烈大帝吗?”

“不在话下!我打败了你们的那批将军,而他又是他们手下败将。直到如今,我总是旗开得胜。走着瞧,还有好戏看,我要进攻莫斯科。”

“你想攻占莫斯科?”

冒充的皇帝想了想,随后轻轻说:“天晓得!我的路子很窄,自由很少。我的人都自作聪明,他们都是贼。我必须百倍提高警惕:只要打了一次败仗,他们就会献出我的脑袋赎回自己一条狗命。”

“说到了点子上!”我对普加乔夫说,“趁为时不晚,你是不是最好抛开他们,去请求女皇宽恕呢?”

“不!”他回答,“有始有终,一干到底。怎么知道呢?也许能成事。格里希卡·奥特列比耶夫不是在莫斯科也做过皇帝吗?”

“他下场如何,你可知道?他被扔出窗户,剁成烂泥,烧成灰,装进炮筒,一炮轰了出去!”

“你听着!”普加乔夫怀着粗犷的豪情,感慨万端地说,“我来说个故事给你听听。有一天,老鹰问乌鸦:‘为什么你能活三百岁,而我总共只能活三十三岁呢?’乌鸦回答说:‘因为你喝鲜血,而我却吃尸体。’老鹰想了想:‘让我也来吃吃死尸看。’他们看见一匹死马,就飞下来落在死马身上。乌鸦张开嘴就吃,赞不绝口。老鹰啄了一口,再啄一口,拍拍翅膀,对乌鸦说:‘不行!乌鸦老兄!与其吃死尸活三百年,还不如喝足一次血,然后听凭上帝去安排吧!’这个故事怎么样?”

“意味深长。”我回答说,“不过,在我看来,烧杀抢夺就好比吃死尸。”

我们两人都不吭声了,各想各的心事。赶车人唱起了忧郁的歌,音调凄恻悠长;沙威里奇坐在车台上晃晃悠悠,在打瞌睡。雪橇在隆冬光滑的大道上飞驰……突然,我见到雅伊克高峻的河岸上的小村庄,围着栅栏,有座小钟楼……再过一刻钟,我们就进了白山炮台。

(节选自《上尉的女儿》,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加)


注:文中“我”是一个贵族的儿子,对农民起义存有误解与偏见。“我”在白山要塞当沙俄军官时,爱上了上尉的女儿玛莎。后来白山被普加乔夫率领的农奴起义军攻克,上尉夫妇被绞死,玛莎躲在一个牧师家中而幸存。“我”和普加乔夫曾互相救助,“我”送过他兔皮袄子,因此被赦免了,之后来到奥伦堡。起义军开拔后,留守的军官向玛莎逼婚,玛莎于是捎信给“我”。请兵救援无果后,“我”私自离开奥伦堡,要赶往白山,但途中被普加乔夫的属从俘获。经过对“我”审讯,普加乔夫知晓了留守军官的无耻行径,他很生气,于是和“我”一起前去援救玛莎。
沙威里奇是“我”的马夫,“我”五岁时被委托给他教管。“我”当兵后,沙威里奇随行,作为保护人。
1.下列对小说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对玛莎的处境十分担忧,所以刚出发去白山时,“我”既焦急,又紧张,“我的心嘣嘣直跳”。
B.沙威里奇说“别把我这老头子丢弃在这帮骗……”表现他对普加乔夫这个起义军领袖到底还是有顾忌,怕冲撞、冒犯对方,所以欲言又止。
C.街上,百姓“肃立”“脱帽致敬”,普加乔夫“向两边点头致意”,表明民众对起义军领袖的拥护与爱戴,也表明起义军领袖对民众的关怀与亲近。
D.因为阶级阵营不同,在“我”眼中,普加乔夫只是个“冒充的皇帝”,从他“脸上显出洋洋自得之色”来看,作者是在刻意丑化这个起义军领袖。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以“我”自述的方式展开情节,使得内容富有真实性和真切感。
B.小说的语言,不管是场景描写,还是人物对话,都简洁清晰,通俗流畅,处处洋溢着现实生活本身的真正的美。
C.彼得对农民起义并不理解。在他看来,普加乔夫是“暴徒”“强盗”“自封皇帝”,农民起义军是“叛军”,这些带有客观色彩的称呼反映了农民起义军和沙皇军队矛盾十分尖锐。
D.小说最后写我们两人产生分歧后,“都不吭声了”,“赶车人唱起了忧郁的歌”,沙威里奇“晃晃悠悠,在打瞌睡”,以此营造一种压抑的、尴尬的气氛。
3.本节选部分内容紧凑,请结合内容,分析小说是怎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4.小说中的普加乔夫是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
2022-06-23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