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160455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考官已定埙①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读埙策皆秦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谕宰相曰:“张孝祥词翰俱美。”

先是,上之抑埙而擢孝祥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于是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会桧死,魏良臣密奏散狱释罪,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

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卢杞②下,孝祥遂罢。

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且靖康以来惟和战两言遗无穷祸要先立自治之策以应之”上嘉之。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治有声绩,复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复待制,徙荆湖北路安抚使。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置万盈仓以储诸漕之运。

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以疾卒,年三十八。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翰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

(节选自《宋史·张孝祥传》有删节)


【注】埙(xūn):秦桧的孙子秦埙。卢杞:唐朝宰相、巨奸,曾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等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且靖康以来惟和战/两言遗无穷祸/要先立自治之策以应之
B.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且靖康以来惟和战/两言遗无穷祸/要先立自治之策以应之
C.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且靖康以来惟和战两言/遗无穷祸/要先立自治之策以应之
D.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且靖康以来惟和战/两言遗无穷祸/要先立自治之策以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廷试,又称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乡试中选者才能参与,一般由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主持。
B.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一般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有罪,需要皇帝下诏书才能拘捕入诏狱。
C.行在,也称行在所,它指的是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
D.言者,即言官,是封建官僚机构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负责监察各级官吏,劝谏君王的过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孝祥才思敏捷,颇受赏识。他读书过目成诵,下笔成文,词翰俱美,廷试夺魁;高宗看了他写的奏章,称赞他的诗词必定名传后世。
B.张孝祥能力出众,治政有绩。任平江府知府,不怕事务繁重,一一加以分析解决;担任潭州知府,处理政事简明易行,湖南平安无事。
C.张孝祥治洪有方,造福百姓。他在担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组织修筑了寸金堤,去除荆州水患;又设立万盈仓来储备漕运的粮食。
D.张孝祥仕途坎坷,屡遭罢官。金兵入侵时,他认为金国是想缔结盟约,被宣谕使弹劾而丢官;担任静江府知府时,又因谏官的意见被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
(2)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
5.汪澈担任御史中丞时,他为什么首先弹劾张孝祥,使其被罢职?请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文言文阅读2

张耆字元弼,开封人。年十一,给事真宗藩邸,及即位,授西头供奉官。尝与石知颙侍射苑中,连发中的,擢供备库副使、带御器械。

咸平中,契丹犯边,功迁南作坊使、昭州刺史、天雄军兵马钤辖。边兵未解,徙镇州行营钤辖。契丹围望都,耆与诸将从间道往援。比至,城已陷矣。耆与敌战,身被数创,杀契丹枭将。迟明复战,而王继忠为契丹所执。耆还,因言天道方利先举者,请大举讨之,及上兴师出境之日。帝以问辅臣,为不可。迁昭州团练使、并代州钤辖。明年,契丹兵复入,帝欲亲征,耆奏边事十余条,多论兵贵持重及所以取胜者。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耆请行。帝喜,命为驾前西面钤辖,令至澶州候契丹远近。耆驰骑往,改东面排阵钤辖。

先名旻,至是表改名耆。加尚书左仆射,历河阳、泰宁、山南东道、昭德军节度使,进兼侍中,封邓国公。章献太后左仆射、护国军节度出判许州,移襄、邓、孟、许、陈、寿六州,封徐国公。

耆为人重密,有智数,真宗在东宫,尝命授《论语》《左氏春秋》,后又赐《宸戒》二十条及《圣政记》《册府元龟》,故颇知传记及术数之学,言象纬辄中。章献太后微时尝寓其家,耆事之甚谨。及太后预政,宠遇最厚,赐第尚书省西,凡七百楹,安佚富盛逾四十年。家居为曲阑,积百货其中。御诸子严,日一见之,即出就外舍,论者亦以此多之。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太师兼侍中,谥荣僖。

(节选自《宋史·张耆传》)


[注]①钤辖(qián xiá):官名。宋代钤辖掌一州、一路或两路军旅屯戍、营防、守御政令。
1.下列句中加的“以”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功迁南作坊使     为不可     左仆射,护国军节度出判许州     ④尝命授《论语》
A.①凭借,用     ②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     ③因为,由于,表原因     ④把,拿,表示动作的对象
B.①把,拿,表示动作的对象     ②凭借,用     ③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     ④因为,由于,表原因
C.①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     ②因为,由于,表原因     ③把,拿,表示动作的对象     ④凭借,用
D.①因为,由于,表原因     ②以,以为,译为把……当成或动词认为     ③凭借,用     ④把,拿,表示动作的对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
B.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
C.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
D.召还入对/帝曰/卿尝请/北伐契丹/入塞与卿/所请兴师之日同/悔不用卿/策今领/守澶州而未得人如何/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历史上辽朝由契丹族建立。
B.团练使,官名。唐代乾元元年始置,掌军事。宋代团练使为武将兼衔。
C.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的称谓。崩也有崩塌、崩溃、崩裂、败坏等意。
D.《左氏春秋》,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是左丘明所编。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耆年幼供职,射技高超。他十一岁就在真宗的王府供职,后被授任西头供奉官。曾和石知颙在御苑里陪侍射箭,接连射中靶心,得到提拔。
B.张耆勇于担当,雷厉风行。契丹包围望都,他和众将领从小路去援救。皇帝命令他到澶州观察契丹的远近,他骑马飞奔而去,皇帝很是高兴。
C.张耆忠于朝廷,进言献策。在契丹军队再次入侵,皇帝想亲自出征之际,张耆上奏边事十多条,大多数是论证用兵贵在持重以及取胜的方法。
D.张耆为人慎重,得到厚报。章献太后曾寄居在他家,他侍奉她非常谨慎。太后参与政事后,赏给他七百间府第,使他安逸富足兴盛四十余年。
2020-07-17更新 | 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己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朱昭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知城事   摄:代理
B.昭率老幼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     
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             ②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③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   ④妻子不可为贼污
⑤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⑥昭跃马从缺城出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2019-01-30更新 | 112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晁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补之聪敏强记,才解事即善属文,王安国一见奇之。十七岁从父官杭州,稡钱塘山川风物之丽,著《七述》以谒州通判苏轼。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

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调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为太学正,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章惇当国,出知齐州,群盗昼掠途巷。补之默得其姓名、囊橐皆审,一日宴客,召贼曹以方略授之,酒行未竟,悉擒以来,一府为彻警。坐修《神宗实录》失实,降通判应天府、亳州,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徽宗立,复以著作召。既至,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民画祠其像。徙湖州、密州、果州,遂主管鸿庆宫。还家,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大观末,出党籍,起知达州,改泗州,卒,年五十八。

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尤精《楚词》,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

注:贼曹,汉、魏、两晋、南朝郡县均置,主盗贼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B.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C.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D.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补之,字无咎”,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B.“举进士”,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C.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明清两朝兼为最高学府。
D.“迁”与文中的“调”“除”“拜”“徙”都是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其中“迁” 指贬官。
3.下列各选项中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晁补之少有才名,颇具文采。苏轼看过他的《七述》后感到自愧不如,甚至觉得自 己可以搁笔了。
B.晁补之有治世之才。宋对安南用兵时,他著述《罪言》中的大意得到大家的肯定,体现他的政治才能。
C.晁补之仕途坎坷。晁补之犯修神宗实录失实的罪,降职通判应天府和亳州,不久又贬职监督处、信二州的酒科。
D.晁补之执政爱民,深得民心。他在河中府修河桥方便了百姓,老百姓都画了他的像进行祭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党论起,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民画祠其像。
(2)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
2018-12-23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