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170956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挥斥:纵放、奔放
B.契阔谈䜩,枉用相存               相存:相互记住
C.秋月春风等闲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
D.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英雄们的业绩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打算写一篇文章,手机一响,就 A 地刷一刷信息,半天过去只写了几行字;想看会儿书,忽然想起阳台上的花还没浇,电费、煤气费也该缴了,忙活了几个小时,书还是没看几页。那些看似不怎么花时间,动动手指的小事,其实是消耗专注力的黑洞

①当我们总是 B ,难以全心全意地去专注某事,想要同时完成多件事,结果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却收获甚微。②有时候,并不是你的能力不足,而是你精力过于分散,导致 C 结果什么也没干好。而生活中,一个领域的高手,大多是非常专注的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地磨炼技能,持续精进,才能达到领域内的顶尖水平。③打磨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才能做好每件事。④终有一天,你也会 D ,成就更好的自己。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结果”与文中加点的“结果”,音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你看他一貌堂堂,后来不是没结果的。(李渔《巧团圆·解纷》)
B.我所剩的东西也有限,等我死了,做结果我的使用。(曹雪芹《红楼梦》)
C.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鲁迅《药》)
D.其实这是她的一片痴心,结果只苦了她自己,(巴金《怀念萧珊》)
3.下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有句话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很多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A.①处B.②处C.D.④处
2024-04-05更新 | 34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一场主题为“爱人类·爱地球·爱武汉”的音乐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伊丽莎白音乐厅举行。谭盾携其新作《武汉十二锣》登场首演,用_____的声音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鼓劲加油。

当晚,能容纳1800人的音乐厅_____。舞台上,两面直径超过1.5米的古铜色大锣分立前排两侧,另有10面大小不等的铜锣错落有致地摆放在音乐厅各处。指挥开始,一名乐手轻敲大锣,图锤由慢而快落下,锣声由远而近传来。少顷,镗镗锣声响彻大厅,忽高忽低,_____。

《武汉十二锣》的旋律_____武汉博物馆珍藏的《楚颂》。 “( ),最终选择《楚颂》这个有代表性的音乐符号进行了创作。”谭盾介绍其创作背景时说,“中国抗击疫情的行动获得世界支持和称赞。我身在海外,心系国家。作为音乐人,希望通过作品来为中国加油。”

“武汉钢锣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象征。”谭盾认为,武汉铜锣工艺精准、定音独到、音城宽广,是全世界交响乐团必不可少的必备乐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铿锵有力 座无虚席 扣人心弦 源自
B.铿锵有力 高朋满座 惊心动魄 缘自
C.字正腔圆 座无虚席 惊心动魄 源自
D.字正腔圆 高朋满座 扣人心弦 缘自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表达对武汉抗击疫情的支持,我特意发掘武汉当地的音乐素材
B.我是音乐人,只能通过创作公益歌曲来表达对武汉抗击疫情的支持
C.为了表达对武汉抗击疫情的支持,我在作品中加入了武汉铜锣元素
D.我想通过发掘武汉当地的音乐素材,以表达对武汉抗击疫情的支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武汉铜锣工艺精准、定音独到、音域宽广,是全世界交响乐团的必备乐器。
B.武汉铜锣工艺独到、定音精准、音域宽广,是全世界交响乐团的必备乐器。
C.武汉铜锣工艺独到、定音精准、音域宽广,是全世界交响乐团必不可少的必备乐器。
D.武汉铜锣工艺精准、定音独到、音域宽广,是必不可少的全世界交响乐团的必备音乐。
2020-07-27更新 | 2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_______。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令人沉醉。 通过阅读,让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提高。在这个意义上,阅读需要_______的精神,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心灵丰富、智慧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_______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长久坚持才能_______、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宵衣旰食       持之以恒       领受       循序渐进
B.废寝忘食       一如既往       领受       登堂入室
C.废寝忘食       持之以恒       领略       登堂入室
D.宵衣旰食       一如既往       领略       循序渐进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让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B.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C.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提高。
D.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如何与自己最终相处,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提高。
2022-10-22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