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185054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央视《经典咏流传》这个       的节目推动了多首歌曲的广泛传播。不同于以往以诗词入歌的碎片化做法,该节目的每首原创歌曲都蕴含一首中华经典诗词,同时融入词曲作者对诗词的体悟及对时代的思考,通过精彩演绎和阐释,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与当代思想气质       ,使这一文化瑰宝以接地气的形式更好地流传。听众在熟记歌词、演唱歌曲的同时,便等于背诵了一首诗或词,对青少年听众而言是        在此类流行音乐中,不仅人们接受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还受到美妙旋律的洗礼,“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在流行音乐阐扬西方文学经典方面,近来也有一些创作上的新尝试。创作者从西方文学经典中获得灵感,试图把一部文学作品的整体思想、情绪融合在一首歌里,赋予流行音乐创作以文学意义,抽取文学经典中蕴含着的描摹人性、精神等有价值元素,使其以今日流行的形式仍能         

流行音乐创作者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以丰富的文艺知识和素养,让流行音乐厚载文学经典,从而勾勒出更深远的意境和更广阔的世界,使听众以耳听之,心向往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   方枘圆凿   大有裨益   富丽堂皇
B.独具匠心   融为一体   大有裨益   熠熠生辉
C.独树一帜   融为一体   受益匪浅   熠熠生辉
D.独具匠心   方枘圆凿   受益匪浅   富丽堂皇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类流行音乐,人们不仅受到美妙旋律的洗礼,还接受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B.此类流行音乐,使人们不仅接受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还受到美妙旋律的洗礼。
C.在此类流行音乐中,不仅人们受到美妙旋律的洗礼,还接受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D.在此类流行音乐中,人们不仅受到美妙旋律的洗礼,还接受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需要“音乐家的耳朵”和“戏剧家的嘴巴”,更需要拥有文学家、思想家的眼界和运思。
B.不仅需要拥有文学家、思想家的眼界和运思,更需要“音乐家的耳朵”和“戏剧家的嘴巴”。
C.既需要拥有文学家、思想家的眼界和运思,又需要“音乐家的耳朵”和“戏剧家的嘴巴。
D.既需要“音乐家的耳朵”和“戏剧家的嘴巴”,又需要拥有文学家、思想家的眼界和运思。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鱼”“熊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希望工程”的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几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C.为了让火车能爬上坡度特别大的陡坡,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的轨道。
D.所谓“神不散”,主要指散文的立意,即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
19-20高二·江西南昌·期中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狮子在中国是外来物种,那么传统的狮文化是如何兴盛起来的呢?

狮子生活在西亚地区,最早在汉代时通过西域诸国进贡而来,在之后一千多年里,狮子作为祥瑞贡品一直被______给皇帝。少数见过狮子真身的宫廷艺人凭着对狮子的了解和大量中华文化的______,制造出了狮子石雕、狮头服饰等。后狮子文化逐渐积累,至唐朝时达到鼎盛,其中还包括舞狮艺术。

狮子在西方文化里是凶残暴躁的,代表强权和威严,来到中国后,起初也被奉为权威、庄严的代表。唐朝末年,烽烟不断,狮子慢慢地像“王谢堂前燕”一样从庙堂走入寻常百姓家。______,再加上儒家文化的引导,人们对狮子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民间把______中的祥瑞加之其身,使狮子乖巧祥和,最终成为中华瑞兽。狮子跃舞在佳节吉时之际、雄踞于高阁贵府门前,寄托着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西方狮子早就实际上被中华文化融合、吸收和改造,并被引进了全新的文化内涵。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呈献       融汇       长此以往       幻想
B.呈献       融会       久而久之       想象
C.呈送       融汇       久而久之       幻想
D.呈送       融会       长此以往       想象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西方狮子早就实际上被中华文化融合、吸收和改造,并被注入了全新的文化内涵。
B.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西方狮子实际上早就被中华文化融合、吸收和改造,并被引进了全新的文化内涵。
C.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西方狮子早就实际上被中华文化吸收、融合和改造,并被引进了全新的文化内涵。
D.看似入侵了中华文化的西方狮子实际上早就被中华文化吸收、融合和改造,并被注入了全新的文化内涵。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内容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2-01-30更新 | 31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旅游局介绍,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成为旅游市场亮点,各地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赏花游、采摘游、美食游等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
B.具有中国铁路“纯正基因”的亚吉铁路,正在成为中非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深化产能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C.一些发达国家的决策者和监管机构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并且充分地意识到金融市场正在扩大的风险,未能及时进行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
D.在谈及水下文物保护时,专家指出,白鹤梁题刻长期浸在水中,不仅要经受泥化、石化的侵蚀,还有藻类生物膜的“困扰”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2017-03-14更新 | 8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抗金名将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让大部分人对贺兰山             。如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时代早已远去,但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神秘的岩画世界,向世人展现了一条             、蔚为壮观的艺术长廊。

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着300多幅贺兰山岩画,这些岩画             广泛,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画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舞蹈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犷奔放,构图             ,具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山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其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远古先民刻画了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寻觅那些曾经留驻贺兰山的先民们的踪迹,(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耳熟能详             眼花缭乱       题材       朴实
B.司空见惯             扑朔迷离       体裁       朴素
C.耳熟能详             扑朔迷离       题材       朴实
D.司空见惯             眼花缭乱       体裁       朴素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来自远古的信息,隐隐地通过风传达出来,这些最初的印记镌刻在岩石上
B.只有这些镌刻在岩石上的最初印记,在风中向后人们隐隐传达着来自远古的信息
C.这些镌刻在岩石上的最初印记,是来自远古的信息,隐隐地通过风传达出来
D.这些最初的印记镌刻在岩石上,在风中向后人们隐隐地传达着来自远古的信息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三千至一万年前刻画了远古先民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B.记录了远古先民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C.刻画了远古先民在三千至一万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D.在三千至一万年前记录了远古先民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等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
2019-09-25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