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4 引用次数:289 题号:122885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一个文人必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了这个基础,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     ),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

除了这个基点以外,(   )还另有什么资禀使文人成为文人的话,依我想,那就只有两种敏感。一种是 。事事物物的忧乐可以变成自己的忧乐,事事物物的奥妙可以变成自己的奥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有了这种境界,自然也就有同情,就有想象,就有彻悟。其次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语言文字是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可是每个字在每一个位置有它的特殊价值,丝毫增损不得,丝毫搬动不得。诗人济慈说: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在恋爱中,除了眼中的爱人以外,一切都无足轻重;在文艺创作中, ,也一切都无足轻重。在那一刻中,全世界就只有我所经心的那一点真实,其余都是()。在这两种敏感之中,对于文人,最重要的是第二种。世间也有许多人能够感受到生死是一件沉痛的事,或是偶尔发现墙角一片阴影是一幅美妙的景象,可是他们无法用语言文字把心中的感触说出来,或是说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文人的本领(   )在见得到,尤其在说得出。说得出,必须说得恰到好处,这需要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有这敏感,他才能找到恰好的字,给它一个恰好的安排。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水到渠成因为虚假不只B.水到渠成如果虚幻不只
C.迎刃而解如果虚假不是D.迎刃而解因为虚幻不是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多是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根据明代文人的记载,每年中秋那天,苏州城万人空巷,人们浩浩荡荡地来到虎丘,外地唱曲家也纷至沓来。先是万众齐唱,比出优胜者数十人,再唱再比,优胜者渐次减少,最后在一片宁静中一位水平最高的演唱者登场,“声出如丝,穿云裂石,听者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张岱《陶庵梦忆》)清代李渔也记述过这种曲会,说赛曲过程中万众极其投入,声声喝彩把演唱者的情绪烘托得万分高涨:“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李渔《虎丘千人石上听曲》)在这种曲会中也演戏,但主要是唱曲,可见当时吴地全民对于昆曲剧目的熟悉程度。所谓全民,按张岱的记载包括“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奚僮走空之辈”,他们不仅是昆曲演唱的鉴赏者,而且也是昆曲演唱的投入者。一切没有在虎丘山曲会上亮过相的演员很难在昆曲界取得地位。总之,这种普及到社会每个角落的全民性活动又是当时昆剧艺术的最高评判场所。铺天盖地般的全民性痴迷形成了昆曲艺术生存的浓烈氛围,中国戏曲史上没有另一种戏曲唱腔范型具有过如此深广的社会渗透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2-02更新 | 45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B.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C.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D.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2020-05-09更新 | 16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020-05-20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