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23995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夏天的雨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有时一点预告也没有,豆粒般的雨点随着雷声就打了下来。可这时的雨也并不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经过几场夏雨的浇灌,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杂草争先恐后地疯长着,蝉与蛙叫得更响了,远处的蝉声,,一起奏起了夏天的交响曲。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秋天来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忽然,在一个夜晚,有谁敲响了窗玻璃,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终于,人们在劳累了一个秋季后,!这沉静的秋雨与夏日的脾性完全不同,变得端庄而温柔,它绵绵密密,笼罩在田野上,飘洒在小路上,送来自然的馨香,抚平纷乱的心绪。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比喻、夸张B.排比、夸张、反复
C.拟人、比喻、反复D.排比、拟人、对偶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忽然,在一个夜晚,秋雨打在了窗玻璃上,它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1高三上·湖北荆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生在政治清明的太平时代,他会是一个温情丈夫。然而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封建王朝末期,他却成了为天下人蹈死不顾的铁血丈夫——二十四岁就被残害,匆匆与爱妻及腹中孩子诀别,从此长眠异乡。他,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林觉民以 的年纪英勇就义,与71位烈士一起埋骨于黄花岗。

13岁时,林觉民应父命参加童试,他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退出考场。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全闽大学堂,彻底摆脱科举。当时新学初兴,各种新思想、新学说 ,他阅读了《苏报》《警世钟》等大量进步书刊,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和推崇自由平等的学说。

1911427日,革命党人攻打两广总督署,与巡防营展开激烈巷战,林觉民受伤力竭被捕。24岁的他在堂上慷慨陈词,痛斥清廷,然后从容赴死。191110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同年119日,福州也打响辛亥革命福州光复之战。革命党人冲过当时闽江唯一进城的万寿桥,光复福州,验证了少年时代林觉民发出的那句的誓言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风雨飘摇的时代,那样的青年烈士又何止林觉民一人?他们抛却一切,一心想要换来民主和自由,哪怕身首异处也浇不灭心中革命的火苗。如今这美好的岁月,是曾经多少林觉民心里的愿景啊。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023-07-05更新 | 14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一簇红艳艳的杜鹃花从高大的老松上旁枝逸出,各色的绿色植物衬着它,可谓(①)。我不清楚,周围杂树丛生,藤蔓交错,它要经过多少的阻碍才能跃上这苍劲、伟岸的老松?它不顾一切地攀援而上,是为了照亮这茫茫群山,照亮这一路追寻的脚步吗?是的,它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你不由地被它牵引着,不由地为它(②)!

看着这一株昂然绽放的杜鹃,我不禁想起在井冈山黄洋界看到的那高高矗立的石碑,上面刻着毛泽东同志(③)的八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年,革命的火种就是从井冈山上传播出去,传遍神州大地,并且熊熊燃烧起来,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照亮了万里河山。

这一枝红艳艳的杜鹃,并不因游人的驻足或惊叹而改变姿态,它依然那么静静地燃烧着。最深最美的情愫,在它的花蕊叶尖上流淌着。井冈山杜鹃,静静绽放着,已经唱成一首歌;它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唱!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众望所归   乐不思蜀   遒劲有力B.众望所归   流连忘返   铿锵有力
C.众星捧月   流连忘返   遒劲有力D.众星捧月   乐不思蜀   铿锵有力
2.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B.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
C.啊啊!力哟!力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D.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闻一多《红烛》)
3.请结合材料中“杜鹃”的内涵,补写下面这首小诗。

恍惚中,

这一株杜鹃,

化作了汩汩流淌的源泉,

____________

化作了熠熠生辉的灯盏。

这一株株杜鹃,

汇成了奔流千里的波澜,

汇成了凌云直上的烽烟,

____________

把井冈山的火种带下山,

把井冈山的精神带下山,

……

2023-11-01更新 | 5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随着大陆纬度的增加①____,大陆中部地区的年降水量仅有5毫米。在南极点附近,②____,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所以,南极是③____。其主要原因是固态的冰雪降落在大陆后形成巨大的冰盖,加之极端寒冷的气候和极少的日照量,冰盖的累积量还略大于消融量,形成干燥的白色沙漠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1-12-29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