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6 题号:125563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新发明带来的新的艺术传播手段,在当代审美文化的传播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是______的,但也在审美接受领域里造成某些消极后果。以电视为例:第一,电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试听直观性,电视可以把它的传播对象的原初形态放大解剖、浓缩、解释,使其各方面的特征和魅力_____展示在屏幕上。电视的这种特点,一方面,的确使审美的接受障碍和困难减少了;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助长了接受的惰性,主体因为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所以感受、领悟、发现到的审美意蕴也大大减少了。第二,电视以及其他复制品作为一种副本,在传播自然风光、人文和______ 其他艺术类型原本时,必然有所减损。听电视转播或听唱片,与在音乐厅中听交响乐的效果是不同的。同样,( )长期流连于电视以及其他复制品则必然会钝化我们的审美感兴力。在现阶段要想根本克服科技发展对审美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能的。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           经过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然后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努力减少这些消极影响,使科技发展对于审美的消极影响尽可能地向积极方面转化。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容置疑       淋漓尽致       景观       必须
B.不容置喙       酣畅淋漓       景观       必需
C.不容置疑       酣畅淋漓       景致       必须
D.不容置喙       淋漓尽致       景致       必需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主体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所以发现、领悟、感受到的审美意蕴也大大减少了
B.因为主体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所以发现、感受、领悟到的审美意蕴也大大减少了。
C.主体因为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所以发现、领悟、感受到的审美意蕴也大大减少了。
D.主体因为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所以发现、感受、领悟到的审美意蕴也大大减少了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美术馆里欣赏一幅画的原作,同在电视画面或画册中欣赏到这幅画也有很大距离
B.一幅画是在电视画面或画册中欣赏,还是在美术馆里欣赏,两种途径有很大距离
C.在电视画面或画册中欣赏到一幅画,同在美术馆里欣赏这幅画的原作也有很大距离
D.一幅画是在美术馆里欣赏,还是在电视画面或画册中欣赏,两种途径有很大距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经常性的收入更可协助他们获得长期贷款以_____ 现时这段过渡时期。
②要查清国有企业现存财产状况,以防个别企业、个别人借改革之机_____国家财产。
③方小义总是_____ 自己生不逢时,错过了求学的大好时光。
④对待革命的进步期刊可以公开传抄复印,汇集出版,_____宣传。
A.度过 鲸吞 抱怨 大肆
B.渡过 侵吞 报怨 大事
C.度过 侵吞 抱怨 大事
D.渡过 鲸吞 报怨 大肆
2017-05-17更新 | 3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人用皮带,有皮带扣;古代人也用腰带,也有扣,名曰带钩。带钩,            ,就是我国古代用来束腰或佩挂物品的挂钩。它曾经是古人的日常用品,尤其是贵族、文人与士兵,已知目前最早4000多年前的玉带钩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址。由于其使用于服装外饰,所以和今天皮带扣上那大大的Logo一样,也演变出一些礼仪和身份区别的意味。至于带钩在古代社会中身份标识的作用,汉代《淮南子》           满堂之坐,视钩而异。《庄子》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典故。窃钩者何以被诛?因为带钩体现一个人的地位、财富,无怪乎有人心为财动,            去盗窃一个小而不起眼的带钩。带钩被视为祥瑞之物,最有名的还数钩弋夫人荣辱集于一钩的故事。据说,当年汉武帝巡游打猎经过河涧这个地方,听说有一奇女子,十分美艳,但就是一手握拳,却从未打开。武帝一见,对她十分            亲触其手,发手得一玉钩,故得名为钩弋夫人。带钩之制,初以石骨木藤,后渐发展为金、玉、铜、铁等,(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顾名思义   一语道破   铤而走险   倾慕
B.望文生义   一针见血   孤注一掷   倾慕
C.顾名思义   一语道破   孤注一掷   倾心
D.望文生义   一针见血   铤而走险   倾心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曾经是古人尤其是贵族、文人与士兵的日常用品,已知目前最早的玉带钩4000多年前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址。
B.它曾经是古人的日常用品,尤其是贵族、文人与士兵,目前已知4000多年前最早的玉带钩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址。
C.它曾经是古人的日常用品,尤其是贵族、文人与士兵,已知目前最早的玉带钩出士于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
D.它曾经是古人尤其是贵族、文人与士兵的日常用品,目前已知最早的玉带钩出士于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形态各异,质地不一,反映了带钩在实用基础上进一步艺术化,已集装饰、实用、工艺于一体。
B.其质地不一,形态各异,反映了带钩在实用基础上进一步艺术化,已集实用、装饰、工艺于一体。
C.其质地不一,形态各异,已集装饰、实用、工艺于一体,反映了带钩在实用基础上进一步艺术化。
D.其形态各异,质地不一,已集实用、装饰、工艺于一体,反映了带钩在实用基础上进一步艺术化。
2021-11-19更新 | 11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鸣沙山,我又来了,来看你。

在敦煌城里,若是遇上合适的角度, 一抬头,就 见了你。你的身子一半在阳光下,另一半在阴影里,你微微翘首,严峻地仰望着天空,沙脊的轮廓如刀刻一般刚硬,又如漫坡流水一般柔软。你的脚下是无垠的黄沙、起伏的沙丘,伸展延绵翻腾。你 着,比周围的沙丘要高出许多,                                      。那些细米粒状的黄沙,究竟是何时或如何变成硬的山呢?我只看见,那么多年过去,你站在城郊那个固定的位置地方一动不动,仍如我当年见到的样子——稳稳当当、笃笃定定,不增不减,不高不低。

时光已过去多久了?上一次来敦煌,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光阴如同一条内陆河, 入沙漠腹地消失无踪。二十五年倏忽而过,人已两鬓微白。而鸣沙山,你的沙依旧、你的山依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偶尔      屹立   
B.偶然      屹立   
C.偶尔      耸立   
D.偶然      耸立   
2.在选文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你不再是沙丘,所以你站在沙丘之上,而被称为沙山,不仅是聚沙成塔而是聚沙成山。
B.由于你站在沙丘之上,所以你不再是沙丘,而被称为沙山,不是聚沙成塔而是聚沙成山。
C.由于你不再是沙丘,所以你站在沙丘之上,而被称为沙山,不是聚沙成塔而是聚沙成山。
D.由于你站在沙丘之上,所以你不再是沙丘,而被称为沙山,不仅是聚沙成塔而是聚沙成山。
2020-05-11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