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王安石(1021-108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8 题号:1277870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推行新法失败,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床敷:安置坐具。③杖屦:扶杖漫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语奇妙,“取”“酬”二字赋予春风以生命,花虽凋谢,诗人却于清阴中倍感慰藉,透露出一种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
B.颔联紧承春风慷慨赐予的“清阴”,抒写小路的蜿蜒曲折,树木的葱茏茂密,屋宇的隐约可见,动静结合,更显生机与活力。
C.颈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刻画出园中主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得的心境。
D.这首诗对仗工稳,通过描写半山园的晚春景象和诗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感情。
2.清代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此诗:“寓感愤于冲夷(冲淡平夷)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这一评价赏析尾联用词的精妙。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童道上

王安石

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

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天童山溪上

王安石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注】①天童:指天童山,在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是我国禅宗五山之一。王安石时任鄞县知县。②桑柘:桑树和柘树,叶子皆可饲蚕。③梵王宫:佛寺,指天童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歌运用快镜头写行于天童山道时的整体印象,一句一景,视野开阔。
B.第二首诗歌写观览近景,以点带面,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尽现春山美景。
C.清人易顺鼎“此时闻松声,此时闻钟声,此时闻涧声”的诗句恰与两诗内容有相通之处。
D.两首诗皆着力写景,写出诗人渴望远离喧嚣纷扰、获得心灵的宁静、回应禅思的旨趣。
2.如果就两首诗的内容写一则天童山旅游文案,请列出宣传要点并简要分析。
2023-12-21更新 | 3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狼山观海

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善于炼字,诗中“凿”“拍”气势恢弘,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
B.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看,王安石登临狼山的时令应该是春末夏初。
C.诗歌写阆苑仙人、灵槎使者,用意是借神话故事说明狼山实是人间仙境。
D.诗歌远景和近景结合,实写与虚写结合,从多个角度描写登临狼山之所见。
2.这首诗歌创作于王安石早期。王安石晚年罢相退居金陵时曾写了一首诗歌《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述。
2021-07-07更新 | 12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苦 雨

王安石

灵场奔走尚无功,去马来车道不通。

风助乱云阴更密,水争高岸气尤雄。

平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已空。

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人忧国愿年丰。


【注】①灵场:祭祀仙灵神鬼的坛场。②京囷(qūn):储粮圆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总领全诗,其中“雨”字点明了写作对象,“苦”字透露了作者的感情。
B.第二句借道路不通表现雨之大,点明了首句中“奔走尚无功”的具体原因。
C.颔联写景,以风吹云乱、水冲堤岸写下雨之况,同时引出了沟洫多废的内容。
D.诗中的“古人”一词指的是古代忧国的圣贤之人,但其实也是指作者自己。
2.请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态。
2021-03-18更新 | 5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