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1290126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1.第一则材料中“数”的意思是__________,第二则材料中“道”的意思是__________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评析儒家的“交往观”。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 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 末之难实。

(《论语·宪问》)

材料二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论语·子罕》)

材料三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注】①麻冕:麻做的丧帽。
1.“深则厉,浅则揭”中的“厉”意思是______________,“揭”意思是____________
2.荷蒉者说孔子的磬声中透着固执,事实上他也有变通的一面,孟子就称赞孔子是“圣之时者也”,请谈谈孔子的变通思想在后两则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1-06-01更新 | 150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1.(1)从行事的风格来看,《论语·先进》材料中的求与由分别对应《论语·子路》中的            
(2)上述材料都体现了中庸思想,试从《论语》中再找一个能体现中庸思想的语句。
2.作为儒家重要思想的中庸,其实也是一种道德观念。请依据上述材料,简述该如何做到中庸?
2022-06-29更新 | 66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请结合对以上选文的理解,分别阐述文中三个“乐”的含义。
2021-11-09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