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6 题号:1302327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尊为大司马。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B.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C.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D.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孽”,即庶子,指非正妻或宗族旁支所生的孩子。封建宗法时代,庶子比正妻所生的嫡子地位低。
B.“表”“漏”是古代测时器具,“表”以日影方向长短测定时刻,用于白天;“漏”以漏壶中的水下滴来标记时刻,用于夜晚。
C.“节”是符节,是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出使时用作凭证,如《汉书·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
D.“骖”是对古代拉车的一种马的称呼。驾车时,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的叫“服”,两旁的叫“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穰苴出身低微,却深受齐景公赏识。在齐国连遭败绩时,经晏婴推荐前去抗敌,主动请求君王派大臣来做监军。
B.田穰苴治军严厉。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被斩首于三军之前,君王的使者驾车闯入军中,也被处斩。
C.田穰苴体恤士卒,得到士卒的拥护。他深入士卒军舍,对体弱者关怀有加;他率兵抗敌,士卒都争先出战。
D.田穰苴劳苦功高,但晚景不佳。战胜回国后,齐景公先是对他礼遇,但听信谗言后解除了他的官职,最后他病发而死。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5.穰苴做将军后,为什么要求景公派宠臣监军?请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走归汉。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聚兵井陉口。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广武君策。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派水上,禽赵王歇。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诸将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
B.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
C.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
D.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古人把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叫阴,水北山南为阴,淮阴,指淮河的北岸区域。
B.布衣,本指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可穿麻布衣服而不能衣锦绣,又借指平民百姓。
C.足下,对对方的敬称,《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敢以烦执事”中“执事”也是如此。
D.平旦,指天亮时间,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中“旦日”表示的时刻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早年贫困,遭遇颇为不顺。他没能为吏,也不会经商,生活无着;参军后,在项梁项羽手下都没有受到重用,最后投奔刘邦。
B.韩信料事如神,设计偷袭赵军。井陉口一战,他笃定赵军会中计,便趁其倾巢出兵时,派出事先埋伏的两千奇兵,一举占领赵军营地。
C.韩信胆略过人,诸将都很信服。他巧妙运用兵法,背水布阵,激发士气,使士兵们奋起反击,大获全胜,大家都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D.韩信爱惜人才,特意赦免广武君。他认为广武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传令军中将士活捉广武君,后来,又亲自为其解开绑绳并拜为军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2)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2021-04-19更新 | 11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课文一、二段,完成下面问题。

项王军(①                     )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1)(②              )何楚人之多也!”项王(③              (④       )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⑤          )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⑥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⑦                 )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⑧        )夜(⑨            )围南出,驰走(⑩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2))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           )曰“左”。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             ),至东城,            )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遂霸有天下。然今          )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            )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3)为诸君溃(             )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对第1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为渲染英雄末路提供外在环境和客观场景。
B.面对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独白语言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加之一问一叹,突出项羽当时疑惑、叹息的矛盾心理,其实项羽的心理更是将士的心理。在这里以点及面,以小见大。
C.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写出了项羽被围垓下,兵困粮绝。楚歌四起,英雄末路:失意、伤感、无可奈何。连续用了五个动词,文气连贯,一气呵成。尤其“泣”字,值得深味。
D.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四面楚歌之时,在预料到失败的时刻,在痛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所以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这也体现出男人最柔情的一面。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
(2)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3)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2020-03-20更新 | 4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沛公击章邯军濮阳,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赐爵列大夫。……攻武关,至霸上,斩都尉一人,首十级,捕虏百四十六人,降卒二千九百人。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置车骑,从间道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更赐爵列侯,号为舞阳侯。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郎中守宫门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孝惠六年,樊哙为武侯。子伉代侯。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项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B.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C.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D.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是古时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舞阳”是其封地。在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在封地内行使统治权。后代封侯多无封地无食邑。
B.禁中,也称“禁省”、“禁内”、“宫禁”等。古时指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由此称。
C.古代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为“崩”。“卒”是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唐代以后“卒”则用作“死”的通称。
D.古代的君王、大臣或后妃死后,根据他们生平事迹、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就是谥号,例如“汉高祖”中的“高祖”。
3.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樊哙出身低微,原本是一个杀狗卖狗肉的屠户,在刘邦起兵之初就一直跟随他,作战勇敢无畏,曾经在攻城战中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池。
B.樊哙对刘邦非常忠诚,在范增设计要杀死刘邦的时候,樊哙得知消息,便带着铁盾冲入营帐,当面斥责项羽的过失。
C.刘邦的妻子吕后的妹妹叫吕须,嫁给了樊哙,刘邦对自己的妹夫比其他将领更亲近,因此在汉朝建立时,册封樊哙做了舞阳侯。
D.在绛侯和灌婴等重臣不敢劝谏的时候,樊哙曾率群臣闯入皇宫,痛哭劝谏,并以秦朝赵高为例说明皇帝不该亲近宦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置车骑,从间道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
(2)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郎中守宫门者无得入群臣。
2018-11-16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